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马鞍山市1981~2010年的气象数据计算选取典型气象年,绘制了不同季节及全年的风频风速玫瑰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风速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马鞍山市典型气象年全年静风较少,主导风向相对较为明显,盛行东风,除冬季主导风向为西西北风外,其余季节及全年的主导风向均为东风,全年主导风向的风速皆小于2 m/s.马鞍山市...  相似文献   

2.
城市用地分类是具有空间属性的,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也是一种抽象的规划行为。笔者通过对旧国标和新国标中工业用地分类的评析和思考,认为当前工业用地分类不利于工业用地的规划布局和管理,应依据工业用地产生的污染干扰程度和污染类型划分工业用地,以解决工业用地分类不利于规划和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合肥市风场的一般规律 为了摸清合肥市地面风场的特征,我们利用合肥市1957—1978年22年逐日四次(02、08、14、20时)风向风速资料,进行了污染风和非污染风的统计分析,并绘制了常规风向频率图、污染风玫瑰图及污染风累积频率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合肥市地面风场有以下特征: 1.全年风向基本上以东北偏东风——南风为盛行风向,其中以东北偏东风向频率为最大,达8.6%;东、东南偏东、南风均达  相似文献   

4.
吴南  刘征 《小城镇建设》2011,(10):97-99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小城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确立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互相促进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量城市工业企业外迁至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中,或是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小城镇地区重新选址建设。小城镇工业用地布局的合理性与适应性直接影响着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从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小城镇工业用地布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气输送通道的布置与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污染源一定的条件下,城市的风(风向和风速)对城市的空气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微风条件下城市街道峡谷中的大气污染浓度变化与路面温度、街道空间结构及风等的关系。提出城市应规划顺风向的城市交通干道作为城市排气通道,其宽度、空间结构、绿化种植及路面铺装等均应以街谷内大气污染浓度快速降低为原则设置。城市应另外开辟以城市绿地为主的鲜风通道以供新鲜空气进入城市进行空气更新,并探讨了鲜风通道的布置原理和宽度计算方法;比较了不同布置形态的城市所需鲜风通道的宽度和面积的差异,得出合理的城市规划布局可以有效节省鲜风通道面积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孙浩  刘念 《规划师》2015,(1):18-22
研究通过对2000年、2006年及2011年合肥市工业用地圈层和扇区分布的分析,揭示工业用地时空变化规律,并以城市发展、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分析其变化原因,结合现状工业用地布局分散、产业集聚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工业用地布局优化对策,为合肥市工业空间布局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5,(Z1)
研究通过对2000年、2006年及2011年合肥市工业用地圈层和扇区分布的分析,揭示工业用地时空变化规律,并以城市发展、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分析其变化原因,结合现状工业用地布局分散、产业集聚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工业用地布局优化对策,为合肥市工业空间布局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根据徐州地区的主导风向和风速数据,采用Fluent软件对8种苏北地区典型布局方式的农村住宅建筑群的室外风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布局建筑群室外风场的优劣,提出合理的住宅建筑布局方式,优化农村住宅布局设计,为苏北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可有效改善建筑室外微气候,提高室内居住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GIS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可对现状和规划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和布局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工业用地整合模式,为规划决策提供强有力数据支撑。本文以杭州市区为例,运用GIS工具针对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开展规划决策研究,针对城市工业用地存在的规模结构偏大、空间布局混乱、低效使用情况突出等问题,提出盘活存量、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以促进工业用地高效的空间布局,进而释放创新活力与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住区风环境直接影响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以及人的健康和舒适程度。通过调查分析合肥市混合住区现状,从不同规划布局、不同建筑高度、不同建筑朝向三个方面得出合肥市混合住区的典型布局形式。同时运用软件Phoenics分别模拟了在夏季主导风向与冬季主导风向影响下的三方面住区空间布局室外风环境,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南部开敞,北部紧凑式的布局、偏向与东西向的夹角控制在15°左右的住宅;西面开敞式空间布局的住区在合肥地区混合住区群体空间处理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齐月芹  刘灵灵 《工业建筑》2011,41(7):120-124
以干煤棚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设计和试验研究的需要,对干煤棚建筑结构进行了风洞试验。考虑风向角、仰角和堆煤等对干煤棚风载体型系数的影响,经对不同工况下各测点的体型系数分析,得出体型系数的极值。考虑到干煤棚结构形状和不同工况的影响,分别将其表面划分为7段区域和21块区域,得到不同工况下网壳结构表面的分块体型系数,横...  相似文献   

12.
武汉是典型夏热冬冷城市,2012年起武汉市开展城市风道规划以缓解城市夏季高温。本文基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27个气象站点实时监测数据,借助ARCGIS10.0和Origin8.0对武汉市多年夏季一天风速风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受城市中心区地表粗糙度的影响,中心区风速远小于近郊区风速,随着中心区高强度开发,全天中心区与近郊区风速差呈现增大趋势;离长江、湖泊较近的站点的风向会受到内陆湖风的影响,与当日盛行风不一致。研究还发现因城市中心区下垫面复杂,影响风速因素较多,仅从城市建筑形态分析与各站点风速相关性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3.
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上海陆家嘴区域高度简化的建筑群风环境进行研究,重点对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同时还对风场类型对建筑群风环境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使用修正的壁面函数,来流边界条件得到较好的模拟,进一步提高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地面附近D类风场的风速比大于B类风场的风速比。沿来流方向,建筑物迎风面的两侧以及两建筑物之间出现高风速比区域,而在建筑物上游和下游出现低风速比区域,这分别是由于分离流、沟道效应、驻点效应和遮挡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对矢跨比分别为1/4、1/6、1/8的3个拱形屋面进行了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分析风荷载和结构参数对平面拱形桁架风振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规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 0°风向时,高矢跨比屋面的最大负压幅值出现在屋顶,而低矢跨比的出现在迎风前缘。从方便工程应用的角度,采用简化振型函数表达针对结构多个位移和杆件应力响应的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在工程常用范围内,分析结构矢跨比、跨度、屋面质量、设计风速和风向等参数对中部和端部平面拱形桁架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的影响,得到可用于指导该类结构抗风设计的等效静风荷载风压系数建议值,且经校核,在该等效静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与实际动力响应极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作者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与研究成果,发现国外有关规范中根据风洞试验数据给出的横风向脉动风压谱与原型观测数据有一定的差异,文中通过对作用在结构上脉动风荷载进行对比分析,对横风向风振响应计算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从而达到不低估设计基准期内最大风速的横风向风振反应值的效果。由于超高层的横风向振动可能大于顺风向振动,文中建议在风振反应分析中,应同时考虑顺、横两个方向引起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6.
北大体育馆屋盖结构风荷载分布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江生  丁洁民 《建筑结构》2007,37(2):114-117
风荷载是控制大跨度钢屋盖结构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结合北京大学体育馆屋盖结构的风洞模拟试验,以屋盖上的平均风荷载和脉动风荷载为研究对象,对屋盖上的风荷载分布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认为:整个屋盖所受风荷载主要以负压为主,屋盖悬挑部分在迎风时产生“上吸下顶”的叠加作用,其他风向为“上吸下吸”的抵消作用;屋盖角部的风荷载一般也很大,在结构设计时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脉动风荷载对于总的设计风荷载来说不能忽略,准定常理论不适合用来计算大跨度屋盖的风振响应。  相似文献   

17.
区别于标准等高柱面双跨屋盖的风荷载特性,不等高屋盖之间形成较强的干扰作用,形成特有的分布形态和数值。针对高低跨柱面屋盖结构,采用风洞试验方法进行测压试验,获得全风向角下的测压数据,并对典型风向角下的平均风压、脉动风压和全风向极值风压的分布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屋盖表面平均风压以负压为主,但是受到屋盖高跨部分与低跨部分相互之间的干扰效应,生成区别于等高柱面双跨屋盖的气流分离与再附效应,特别对于檐口、屋脊及屋檐角部位置,会出现负压极值乃至局部负压梯度极值。  相似文献   

18.
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并未给出椭圆形平面鞍形屋盖的风荷载体型系数,针对这个问题,基于数值风洞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结果采集更为全面等显著优点,利用 CFD 知识,运用 FLUENT 软件,对椭圆形平面鞍形屋盖的平均风压力系数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讨论了风向角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为合理确定椭圆形平面鞍形屋盖的平均风压...  相似文献   

19.
在均匀流场、市郊地貌及城市地貌中对包括双坡、球壳及柱壳的几个典型屋盖进行了风洞试验,利用同步多点压力扫描技术得到屋盖的风压数据。将分布于屋盖的局部体型系数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不同地貌及风向角对屋盖风压的影响,分析了各风向角下的绝对值最大的负局部体型系数及出现的位置。发现位于双坡屋盖的屋角、屋檐及屋脊区域的风压远大于其它区域的风压,均匀流中这些屋盖的平均风压是市郊地貌屋盖的2至3倍,而市郊地貌屋盖的平均风压又是城市地貌屋盖的2至3倍。  相似文献   

20.
在求得结构不同风向、风速下风致响应以及结构所在位置处的风速风向联合分布函数的基础上,基于经典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一实际不对称支撑圆形截面钢结构进行风致疲劳寿命估计。通过实例分析的结果,讨论了风向、结构表面粗糙度、涡激共振以及平均风速等重要因素对结构风致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风向对结构的风致疲劳累积损伤影响较大,在出现概率大的风向区间内造成的疲劳累积损伤较大;2)结构表面粗糙度对结构的风致疲劳寿命影响也较大,疲劳寿命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3)涡激共振对结构的疲劳寿命有一定的影响,在计算结构的风致疲劳寿命时,不应该忽略涡激共振的影响;4)平均风荷载对结构的风致疲劳寿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