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Revit对于网架结构的建模存在很大问题。常规手动建模的方式几乎难以完成,而采用体量建模,所有的网架球和杆件类型相同,不符合工程实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分别研究了Revit Extensions和Dynamo软件进行网架结构的建模解决方法,重点介绍了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在Revit自动建模上的应用。对于设计人员,Dynamo参数化编程工具相对容易掌握。本文编制的Dynamo程序,通过读取网架数据,能自动生成精确的网架模型,网架球和杆件的尺寸及定位与实际情况相符,提高了建模效率和模型质量。  相似文献   

2.
用结构设计软件对一个上部网架、下部混凝土结构的体育馆进行了设计分析,采用整体建模计算和局部建模计算的方式进行了结构对比分析。通过对4种模型的周期、位移、挠度对比分析得出:建立整体结构模型进行结构计算是更符合实际情况,而对网架屋盖的设计,在合理考虑下部结构刚度后,可以按单独模型进行计算;铰接支座网架计算可能偏于不合理、不安全。说明了上部网架及下部结构整体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跨桥梁索塔有限元模型修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先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大跨桥梁索塔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和简化模型,运用环境振动实测结果对简化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和精细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建立的精细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动力特性与索塔现场环境振动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小,而未经修正的简化模型误差较大,由此说明:大跨桥梁在有限元建模时应尽可能详细地反映结构的几何与材料特性,在此前提下,对于设计资料全面的桥梁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时就只需要修正那些无法用数学和物理方法模拟的不确定因素。对于缺乏实测信息的在建桥梁工程,则可以应用精细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暂时代替实测结果对简化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4.
无梁楼盖是地下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目前多采用经验系数法或等代框架法进行计算,两种计算模型与地下单层无梁楼盖结构存在假设差异。以实际工程尺寸建立力学计算模型,根据弯矩分配法推导实际内力分布情况,通过数据对比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Revit网架建模存在很多弊端。常规建模方法由于杆件数量过多导致建模工作量繁重,难以检查修改。应用体量模型建模速度虽快但整体模型不够准确,构件参数不能单独设置。为了提高设计效率、提升建模精度,本文采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studio2015开发平台,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编写网架自动化建模程序。本程序通过读取LOG文本加载焊接空心球节点族和杆件族,快速、方便、准确地生成Revit焊接空心球网架模型,适用于非曲面标准网架。生成的网架可以按照LOG文本更换对应构件的种类,网架整体尺寸与实际情况相符,极大的较少了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建模质量。  相似文献   

6.
全张力体系是近年来结构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全张力体系理论要求严格,其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困难。在系统地阐述了全张力体系的定义及特点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全张力思想设计单体模型,并在完成简单模型设计制作的基础上,对较复杂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设计了可调节、可拆卸、美观大方的空心球节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建筑结构中复杂曲面的高精度建模要求 ,提出采用NURBS建模方法建立建筑结构中复杂曲面的几何模型 ,通过建立模型 ,为进行复杂建筑结构的强度分析仿真和进行城市规划的视景仿真提供高精度的几何模型数据  相似文献   

8.
肖南  张晨征  郭泳 《山西建筑》2015,(7):254-257
针对电厂设计土建专业参与三维协同过程中遇到的建模困难问题,提出了土建计算模型转三维模型的技术方案和流程,基于PDMS三维设计平台,采用模型转换软件接口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大幅提高了建模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郝素锋  李光  兰磊  陈金波  王璐 《建筑机械化》2020,41(3):36-38,51
通过对软土刀盘结构分析,建立结构间参数关联关系,梳理模型之间的参数传递规则与逻辑,研究了软土刀盘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及技术,阐述了盾构刀盘三维参数化建模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完成软土刀盘骨架模型建立及三维参数化建模,并基于Creo4.0及VS2012开发环境,开发了软土刀盘参数化设计导航系统,简要描述了在参数化建模及设计导航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经实际应用,该设计导航系统能够实现软土刀盘的三维参数化快速设计及改型产品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0.
某新建办公楼总高90 m,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考虑到安全储备,严格按照考虑双向地震(X向,Y向)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均小于50%进行设计;地下室顶板在满足嵌固的构造及刚度比要求的条件下,模型建立时计入地下室作整体分析,所得周期及位移比参数相比把地下室当作大底板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最后通过底部剪力墙截面面积与楼面面积之比判断剪力墙数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为了保证设计质量,人们将BIM技术应用其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根据实际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总结了BIM技术特征,并从BIM技术在建筑结构建模、钢结构建模、建筑结构性能、构建关联性结构模型、建筑结构协同五方面,论述了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对相关工作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某文物建筑改造工程的屋架为复杂不规则钢结构桁架,针对其竣工图纸与现场实际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采用了多种BIM建模方案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了通过Revit族套族的方式来建立钢桁架模型的优化方案。实践证明,该优化方案可实现高效、准确建模,极大地保证了复杂钢桁架和机电管线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斜拉桥桥塔桩基的等效计算,归纳总结了一种简单的桩基截面尺寸及桩长来替代实际比较复杂的桩基结构及桩所穿越的多种土层的方法,指出在桥塔设计时,应按照等效的桩基建立桥塔计算模型,使得桥塔有限元计算模型简单而且不失真,准确反映桥塔实际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从混凝土技术要求、配合比、施工、质量检验与控制、验收5个方面介绍了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工程实际表明,采用天津豹鸣Ⅱ型HCSA膨胀剂并配合良好的施工方案可有效保证超长结构的质量.混凝土配合比及节点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保证,必须严格对待,施工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工程进度及防水效果良好,节省了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挖掘导热系数高维数据的内在结构特征,提出运用投影寻踪回归(PPR)无假定建模技术对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采用数据"还原拟合"与"预留检验"相一致的"精度一致检验法"准则来评定模型的稳定性;并基于建立的PPR模型对导热系数进行仿真计算,以此对混凝土导热系数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该建模方法避免了采用证实性数据分析(CDA)方法进行建模时存在的人为假定和求解结果因人而异等不确定性问题,具有较好的学科通用性.研究成果不仅为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场的精确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对各学科试验优化设计、高维数据建模分析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尾矿库的渗流稳定分析是尾矿库设计的重要内容。随着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的发展与成熟,用有限元程序来模拟尾矿库的三维渗流过程,进而为实际尾矿库工程提供渗流稳定性评价,已成为尾矿库设计的一大发展趋势。目前,CAD/CAM软件行业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三维建模软件,这些三维建模软件大都与现行数值分析软件有着良好的数据接口功能。据此,本文提出了采用三维建模软件3D-Mine来建立尾矿库的三维模型,并用Hyper Mesh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使得建立的模型能与商业有限元程序ABAQUS实现良好的数据对接。将其应用于四川某尾矿库的三维渗流计算建模中,证明了该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在Revit中快速建立线性工程模型问题,通过采用Revit的二次开发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编制了标准化的程序模块,实现了在Revit中快速建立线性工程BIM模型。首先,通过提取线路数据,在Dynamo中建立三维空间曲线模型;然后,建立线性工程标准构件族和非标准构件族,在Excel表格中列入构件的具体装配桩号和尺寸等信息;最后,在Dynamo中,获取线路模型各构件所在桩号的坐标系信息,通过移动和旋转实现构件准确定位,并将模型合并和展示在Revit中。采用该线性工程装配方法进行了实际工程建模,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建模方法可以应用到道路、桥梁、隧道、管廊等各种线性工程建模中;通过编写标准化数据模板和Dynamo程序模块,提高了自动化建模效率;可通过调整基础数据,快速实现批量更改各类参数,能较好地适应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反复调整方案的需求;建立的模型精确度高,可用于进行碰撞检查、施工模拟、施工算量、工程漫游、指导施工等。  相似文献   

18.
某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域,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采用环梁节点连接,地上结构43层,高度为198.9 m。为研究该超限复杂结构的抗震性能,并探究多尺模型的建模方法,首先采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建立结构常规单元模型,之后针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环梁节点建立精细单元模型,将其植入到整体结构模型中完成多尺度模型建模。对两种模型进行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尺度模型可同时获得整体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响应以及环梁节点在地震下的细观损伤,证明了多尺度模型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也为实际工程应用多尺度模拟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美国研究人员开展了具有复合楼板的钢框架建筑的性能化消防设计方法研究。研究首先定义了性能目标和相关的火灾场景,火灾场景包括多室火灾和柱失效等情况。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研究了不同设计的结构响应情况,计算方法基于三维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建模。讨论了火灾下钢框架建筑计算建模的最佳方法,对结构连续性和约束的影响给出了建模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性能化的消防设计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模型来检验多种设计方案和危险场景下的火灾结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自重是逐层施加的,施工过程中结构自重只作用于已施工完成的结构上,对上层未建结构内力无影响,而常规设计方法是以整体结构为计算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因此设计的计算模型与实际施工情况不吻合,结构内力的设计值将与实际值出现偏离.本文根据结构力学原理以多高层框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采用常规设计法计算所得的梁、柱弯矩偏离实际值大小的相对差公式.进而分析了结构的层数、结构的跨数、梁柱线刚度比、结构的自重荷载等各种因素对框架梁、柱弯矩偏离实际值的影响.当采用常规设计法以整体结构为计算模型时,由本文提供的梁柱弯矩相对差曲线对结构各构件控制截面处内力进行修正,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