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食品工业科技》2013,(01):206-210
基于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的协同絮凝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进行澄清脱色处理。实验中,通过先后加入壳聚糖、γ-聚谷氨酸实现协同絮凝,应用于赤砂糖回溶糖浆的澄清脱色,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实验探讨了壳聚糖用量、pH、γ-聚谷氨酸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澄清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对糖浆澄清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量0.5g/L;γ-聚谷氨酸量0.06g/L;pH5.0;反应温度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到66.5%。   相似文献   

2.
采用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这两种絮凝剂协同对含有多种单糖的混合糖浆进行脱色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此种脱色法除了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效果显著,对于本试验室研制的混合糖浆的脱色作用也良好。优化出的最佳脱色条件为:在100m L 25°Bx混合糖浆中,壳聚糖溶液0.25g/L、p H 4.5、脱色温度30℃、脱色6min、γ-聚谷氨酸溶液0.07g/L时,得到脱色率为65%。  相似文献   

3.
采用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这两种絮凝剂协同对含有多种单糖的混合糖浆进行脱色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此种脱色法除了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效果显著,对于本试验室研制的混合糖浆的脱色作用也良好。优化出的最佳脱色条件为:在100m L 25°Bx混合糖浆中,壳聚糖溶液0.25g/L、p H 4.5、脱色温度30℃、脱色6min、γ-聚谷氨酸溶液0.07g/L时,得到脱色率为65%。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和氢氧化镁的絮凝最佳pH值差异较大,复合或同时使用效果较差。因此,采用两步法工艺,分别使用壳聚糖和氢氧化镁2种助剂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进行澄清脱色,获得了较好的澄清脱色效果。试验中,首先用壳聚糖进行第一步絮凝脱色,絮凝迅速,絮体大而密实,易于过滤;然后往滤液中加入镁盐,同时使用CaO作为碱化剂进行第二步絮凝。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探讨了pH值、壳聚糖用量以及镁盐用量等因素对澄清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量0.2g/L、镁盐量5g/L、壳聚糖絮凝pH值为4.8、氢氧化镁混凝的pH值为11.2,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到87.7%。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赤砂糖回溶糖浆絮凝过程中Zeta电位的研究,探讨基于Zeta电位优化回溶糖浆絮凝澄清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pH、氯化钙、氢氧化钙、絮凝剂用量等对赤砂糖回溶糖浆Zeta的影响规律,分别以Zeta电位、脱色率、浊度为指标,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氢氧化钙量5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4g/L,最佳工艺Zeta电位达到-3.02mV;氢氧化钙量4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4g/L,最佳工艺脱色率达到41.95%;氢氧化钙量5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6g/L,最佳工艺浊度达到865.26。以Zeta电位、脱色率、浊度为指标,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基本一致,证明以Zeta电位法优化赤砂糖回溶糖浆絮凝澄清工艺具有可行性。由于Zeta电位更能反映澄清絮凝过程的本质,可为澄清剂、絮凝剂的遴选及其最佳用量的确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丈就新生柠檬酸钙沉淀对赤砂糖回溶糖浆澄清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氢氧化钙用量、柠檬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聚丙烯酰胺用量等因素对赤砂糖回溶糖浆澄清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澄清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柠檬酸在制糖工业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当固体氢氧化钙与回溶糖浆(10°Bx)重量比为0.5:100,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工艺试验,研究使用CO2饱充结合磷浮清净技术,对碳酸法糖厂本榨季赤砂糖及陈旧赤砂糖(存放时间6个月以上)回溶糖浆进行澄清脱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CO2饱充结合磷浮清净技术对陈旧赤砂糖回溶糖浆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脱色率达60%以上,但对榨季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效果不明显,总脱色率仅为30%左右。主要原因是CO2饱充对贮存不同时间赤砂糖的脱色作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对碳酸法糖厂刚生产的赤砂糖几乎没有脱色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pH条件下硫酸镁和两性含2%二氧化硅聚硅酸锌对回溶糖浆的脱色效果及机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条件为:镁离子用量500mg/L、含2%二氧化硅的聚硅酸锌用量1.57%、pH值11、温度30℃。该条件下脱色率高达92.36%。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位分析仪对混凝物和糖汁体系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脱色机理为电中和吸附。  相似文献   

9.
聚γ-谷氨酸的分离提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乙醇沉淀、酸沉淀、透析等方法从纳豆中分离提纯了γ- PGA。 15 0g纳豆中分离提纯出 0 . 5 92 5 gγ -PGA ,提取率 0 . 39% ,纯度 75 %。  相似文献   

10.
γ-氨基丁酸发酵液的絮凝和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对γ-氨基丁酸发酵液的絮凝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絮凝工艺条件为pH 5.0、壳聚糖用量0.1g/L以及温度20℃,此条件下絮凝率可达97.3%,γ-氨基丁酸损失率仅为1.2%.然后采用大孔脱色树脂对絮凝后的发酵液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用440nm的吸光度能准确表征发酵液中的色素浓度,SD300大孔吸附树脂对GABA发酵液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和GABA得率,优化的脱色pH和脱色温度分别为pH 5.0和25℃.该研究结果为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γ-氨基丁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对γ-氨基丁酸发酵液的絮凝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絮凝工艺条件为pH5.0、壳聚糖用量0.1g/L以及温度20℃,此条件下絮凝率可达97.3%,γ-氨基丁酸损失率仅为1.2%。然后采用大孔脱色树脂对絮凝后的发酵液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用440nm的吸光度能准确表征发酵液中的色素浓度,SD300大孔吸附树脂对GABA发酵液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和GABA得率,优化的脱色pH和脱色温度分别为pH5.0和25℃。该研究结果为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γ-氨基丁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不同浓度下γ-聚谷氨酸稀溶液的黏度,由哈金斯(Huggins)方程和克拉默(Kraemer)方程结合外推法求得室温下γ-聚谷氨酸在中性水溶液中的特性黏度[η]为7.830 L/g,并推导出由溶液的相对黏度ηr与增比黏度ηsp计算γ-聚谷氨酸溶液浓度的公式。依据溶液黏度与浓度的关系,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估算出γ-聚谷氨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李天密  屈思佳  韩俊华 《食品科学》2019,40(17):270-276
以壳聚糖(chitosan,CS)、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为成膜材料,添加姜黄素(curcumin,Cur)制备可食性复合膜,对膜的厚度、水溶性、透明度、表面结构等进行研究,并对其在培根和火腿表面的抗菌保鲜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γ-PGA的添加可减小复合膜的厚度,增加膜的水溶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CS/Cur/γ-PGA复合膜的表面较为紧密;通过分析各单一成分和复合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初步推测,复合膜液中CS、Cur、γ-PGA三者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将不同涂膜处理的培根和火腿于28?℃、相对湿度50%条件下贮藏3?d,与市售保鲜膜包装组相比,CS/Cur/γ-PGA复合膜涂膜组肉制品感官品质更优,且菌落总数约低1(lg(CFU/g))。因此,CS/Cur/γ-PGA可食性复合膜的开发有望在食品抑菌保鲜等方面发挥潜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聚-γ-谷氨酸(γ-PGA)在热、酸、碱、超声波及微生物处理条件下的降解量,以及降解产物谷氨酸的生成量,研究γ-PGA的降解特性.试验表明:γ-PGA可在热、酸、碱、超声波条件下发生降解.在热、酸、超声波水解过程中,从γ-PGA分子内部任何位置随机断裂酰胺键.在碱性条件下,γ-PGA酰胺键的水解从分子的末端开始较为容易.从土壤中分离的γ-PGA生产菌株B.subtilis CCTCC202048能降解γ-PGA,通过PCR扩增从该菌株中得到了γ-PGA降解酶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一株产聚γ-谷氨酸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豆瓣酱等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菌株L536,其代谢产物通过紫外扫描分析、纸层析及氨基酸组成分析,确定其为聚谷氨酸,本文报道了聚γ-谷氨酸产生菌株的筛选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γ-聚谷氨酸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筛选出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γ-聚谷氨酸,并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逐因子试验法寻找出各因素的参考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显著影响γ-PGA产量的3个主要因素:酵母粉、谷氨酸钠和CaCl2。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产γ-PGA的区域。然后利用Box-Behnken试验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酵母粉、谷氨酸钠和CaCl2的最佳浓度分别为4.18g/L、76.89g/L和0.1422g/L。在优化后发酵培养基条件下,γ-PGA的产量达到了43.26g/L,比初始γ-PGA产量提高了1.035倍。  相似文献   

17.
γ-聚谷氨酸吸附金属离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γ-聚谷氨酸的阻垢性能以及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性。试验表明,在pH8、温度为60℃、γ-聚谷氨酸的含量为0.32 mg/mL的条件下,吸附钙离子24 h,可达到最高阻垢率77.07%;pH6、温度为60℃,γ-聚谷氨酸的量为0.04 mg/mL条件下,γ-聚谷氨酸对24μg/mL铬离子液中六价铬的吸附率可达72.50%。  相似文献   

18.
新型生物材料-聚γ-谷氨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丽  刘建军  赵祥颖 《酿酒》2008,35(3):19-21
聚γ-谷氨酸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水溶性的生物可降解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多功能新型生物制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制造、食品加工,化妆品工业等许多领域,开发、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聚γ-谷氨酸的性质、生产现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γ-聚谷氨酸的性质与生产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是由L-谷氨酸(L-Glu)、D-谷氨酸(D—Glu)通过γ-酰胺键结合形成的一种多肽分子,结构式如图1。  相似文献   

20.
夏芳  蔡皓  陈守文 《食品科学》2008,29(3):56-59
研究表明聚γ-谷氨酸(γ-PGA)有延缓磷酸钙沉淀形成的能力,在γ-PGA添加量达到200mg/L的条件下,体系中减少磷酸钙沉淀形成率达83.4%,延缓达到最人沉淀量所需时间20min。同时还研究了γ-PGA与钙离子螯合形成螯合钙的条件,结果显示在温度37℃、pH6、3%γ-PGA、羧钙比2.5:1的条件下螯合率最高,螯合反应在15min完成;螯合物的钙含量为11.06%。γ-PGA能与钙离子形成可溶性钙,可开发成一种新型的补钙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