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复制急性MIRI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血清及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体外血栓长度及干、湿质量,全血及血浆黏度的影响。结果:滁菊总黄酮能显著减小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降低血清CK、LDH活性,升高血清和心肌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体外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湿质量,改善全血黏度。结论:滁菊总黄酮对大鼠MIRI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滁菊总黄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Ⅱ导联心电图J点、心肌梗死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血栓素(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结果:滁菊总黄酮能够明显抑制AMI大鼠心电图J点抬高,减小心肌梗死范围,升高血清中SOD活性和6-Keto-PGF1α含量,降低血清CK、LDH活性及MDA、TXB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滁菊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艳辉  李波  吴霖生 《食品科技》2011,(5):283-285,290
为快速测定滁菊总黄酮含量,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Al3+形成荧光络合物原理,以芦丁为标样,发射波长和激发波长的差值Δλ为40nm,狭缝均为10nm,测定437nm处的同步荧光强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6×10-8g/mL,线性范围在0~4.28×10-6g/mL之间,线性回归方程:y=26.6868x+17.7878,相关系数R2为0.9904,平均回收率96.5%~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0.732%。本法操作简便、快速,能够准确测定滁菊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递增负荷训练和力竭运动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研究,探讨递增负荷训练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运动训练可以使血液流变性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复合酶系对土鳖虫药材进行仿生酶解,产物经除盐、超滤、纳滤、DA201-C型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G-25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获得纤溶活力最强的土鳖虫活性肽组分。并研究其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四项指标和血清内一氧化氮(NO)、超氧化歧化酶(SOD)、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维蛋白(FIB)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鳖虫活性肽组分F2能显著降低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P<0.05);与模型组相比,土鳖虫活性肽组分F2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液内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P<0.05);大鼠血液中NO、SOD、t-P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血清内FIB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土鳖虫经仿生酶解、分离纯化后制备的土鳖虫活性肽组分F2具有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四项指标和改变血液因子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13,(07):211-214
为优化滁菊活性成分低温浸提工艺,以滁菊总多酚及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时间、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浸提工艺。结果表明,滁菊低温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液固比为30:1、浸提时间为50min,在此条件下,总多酚及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5.905、53.138mg/g。滁菊浸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IC50为32μ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葡萄籽粉对高脂膳食喂饲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葡萄籽粉低、中和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高脂模型和葡萄籽粉各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0.33 g/kg·bw、1.67 g/kg·bw和3.33 g/kg·bw的葡萄籽粉,连续28 d后,分别测定大鼠血液流变性指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葡萄籽粉干预能显著(p<0.05)降低高脂膳食大鼠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提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使血清SOD活性明显增强,MDA生成量显著降低。结论:葡萄籽粉对高脂膳食喂饲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降低血液粘度,提高血液流动性,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预防血管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8.
研究黄芪豆豉对气虚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其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益气活血作用及其机制。采用饥饿加疲劳的方法建立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考察各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和因子,分析其益气活血作用。在血流变学指标方面: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黄芪豆豉高、中、低剂量组的低切、高切,差异极显著;空白组,黄芪豆豉低、中组的全血相对指数低、高切及高剂量组的低切差异极显著;而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在相关因子方面:模型组大鼠血栓素B2 (TXB2)和6-酮前列腺素-PGF1α (6-keto-PGF1α)含量比值为0.009 9;黄芪豆豉高、中、低剂量组TXB2与6-keto-PGF1α比值分别为0.003 5, 0.002 9和0.004 6。黄芪豆豉通过降低气虚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液流变学相关因子含量比值,来改善气虚血瘀状态,从而减轻“血瘀证”,具有活血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性水对模拟失重大鼠内毒素引起微循环障碍模型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地面模型组、尾吊模型组、尾吊模型+市售某活性水组、尾吊模型+自制活性水组5组,前3组分别自由饮用纯净水,后2组分别自由饮用市售某活性水、自制活性水30d后,地面对照组腹腔注射注射用水,其余各组均由腹腔注入内毒素5mg/kg体重造成炎症刺激引起微循环障碍模型后进行实验。造模完成60min后由心脏取血,采用赛科希德SA-6000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地面模型组相比,尾吊模型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有升高的趋势,说明模拟失重状态下可出现一定程度的血液流变学障碍。与尾吊模型组相比,尾吊大鼠饮用自制活性水30d后能明显降低模拟失重微循环障碍大鼠低切全血黏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并且使其达到地面正常水平(P>0.05);对红细胞变形性无明显影响,这与血液黏度的变化是一致的。此外,市售某活性水对模拟失重大鼠微循环障碍模型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的影响效果不明显。结论:自制活性水能较好地改善由内毒素引起机体血液黏度、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姜黄素灌胃组。成模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肾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常规制作石蜡切片,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改变。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血糖、血肌酐、24h尿蛋白及肾脏MDA含量明显下降,而肾脏抗氧化酶T-SOD活性及CAT含量则显著上升,肾脏形态明显改善。结论:姜黄素能够提高肾功能及肾脏抗氧化能力,具有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Fenton法测定了八角茴香总黄酮(FIVR)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并与维生素C(VC)进行了比较,采用FRAP法测定了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FIVR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g·d)。实验48 d后处死动物,称量体重,计算器官指数,测定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发现,八角茴香总黄酮(FIVR)对·OH、O2-·的清除率和T-AOC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模型组小鼠体重、肝脏、脑指数及血清、肝、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建模成功;而FIVR各给药组及VC组小鼠体重、肝脏、脑指数及血清、肝、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力均高于模型组。说明八角茴香总黄酮(FIVR)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德国洋甘菊中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组(盐酸二甲双胍150 mg/kg)、德国洋甘菊低(78.86 mg/kg)、中(157.73 mg/kg)、高(315.46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w后,测定小鼠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分别测定各组小鼠口服葡萄糖0、30、60、120 min后的血糖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the curve,AUC)。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德国洋甘菊总黄酮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德国洋甘菊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糖耐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GS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胰岛素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国洋甘菊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武功山紫红米黄酮提取的最佳方法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过筛程度、乙醇浓度、回流提取时间及次数等条件对武功山紫红米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用芦丁作标准品,以NaNO2-AL(NO3)3为显色剂,于510nm处测定紫红米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武功山紫红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过0.355 mm筛, 50%乙醇、提取2 h重复3次,此条件下测得武功山紫红米黄酮含量为6.162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适用于武功山紫红米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崔珏  李超  苏颖  周丽 《食品工业科技》2013,(22):324-327
鼠曲草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首先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通过检测连续21d灌胃不同剂量的鼠曲草黄酮对糖尿病小鼠体质量、糖耐量、糖化血清蛋白含量、肝糖原含量和血脂代谢的影响,研究鼠曲草总黄酮调节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连续21d灌胃鼠曲草黄酮(50mg/kg·d)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糖耐量、降低体内的糖化血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糖尿病小鼠的肝糖原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鼠曲草总黄酮具有有效调节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闪式提取法提取山杏花总黄酮,并以X-5大孔树脂进行分离。通过测定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速率,以VC和β-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研究了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分离后抗氧化活性得到明显提高;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能力均强于β-熊果苷弱于VC,其IC50值分别为2.24、3.08 mg/m L。综上所述,分离前后山杏花总黄酮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剂浸提法从马尾松花粉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马尾松花粉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脱脂处理对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没有明显影响;乙醇是马尾松花粉总黄酮类物质的最适提取剂,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5%,料液比为1:25,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3.52mg/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高脂饲料喂养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复制T2DM模型,模型成功后随即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桑叶总黄酮高、中、低(200、100、50 mg·kg-1·bw-1)剂量组,各药干预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值;称重肝脏,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测定肝脏中肝糖原水平,葡萄糖激酶(GK)活性;对肝脏进行HE染色,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桑叶总黄酮高剂量组能降低T2DM大鼠的体重,为(390.79±77.27)g;降低TC、TG和ALT水平,分别为(2.25±0.58)mmol·L-1、(0.92±0.36)mmol·L-1和(69.36±5.58)U·L-1;增加肝糖原含量,为(12.22±1.50)mg·g-1;提高GK活性,为(10.33±1.30)m IU·min-1·mg protein-1;减轻肝脏脂肪变性,改善肝脏病理。结论:桑叶总黄酮在预防和改善T2DM肝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选取青海省种植最为广泛的肚里黄、北青三号、北青六号3个青稞品种的鲜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中总黄酮含量,并研究了总黄酮含量随种植季节、生长期的变化情况;并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详细考察乙醇浓度、固液比、浸提时间和温度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75%、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h是浸提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总黄酮的得率达0.3%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黄酮含量,对直接显色、AlCl3显色和Al(NO3)3显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lCl3显色方法最适合黄芪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0.1%AlCl3显色,常温下显色15min,在261nm波长下测定为最佳测定条件。该法可应用于黄芪总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