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老柞山金矿接替资源勘查中,物探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矿区内利用激电测深、地-井IP 测量发现物探异常,配合地质追索已知矿体延伸,在矿区外围进行普查找矿。通过使用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地-井IP 测量及激电测量等方法,阐明了这些物探方法在本区的应用效果,进而说明运用综合物探方法在该区寻找隐伏金属硫化物矿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衡阳盆地及其外围的区域地质背景,以典型矿床为例分类概述区域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简述了各类型矿床的一般成矿规律。结合前人地质工作、科研成果,尝试从地幔热柱角度来解释该区区域成矿地质作用特征。最后结合区域物探工作成果,简略评价盆地内及边缘外围的综合找矿潜力,提出衡阳盆地地区长期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河北汤道河化探异常查证区位于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AS17异常区,该区构造位置特殊,地表矿化蚀变明显,同时化探和物探效果显著,在物探和化探效果显著的地区的ZK0501中见到较好的矿化层位。通过对该区的地质、化探和物探特征分析,结合都山岩体外围的金长峪、峪耳崖和三家金矿区进行研究对比,认为这是由本区的构造特征和成矿温度造成的,同时该区的成果也为下一步继续围绕物化探异常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查证地质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加大,对于地质找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找矿力度也不断加大,虎斑石地区的找矿工作也受到了地质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文结合以往地质研究工作成果,对虎斑石地区开展物探地质勘查工作,通过激电测深勘查Ⅰ号矿化蚀变带取得较大找矿突破,对指导该区今后找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仓上金矿位于三山岛—仓上断裂西南部,西邻渤海湾,是我国大型露天金矿之一。至2005年闭坑后,在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一直未取得新进展。为加大勘探深度,探查矿区外围和深部断裂及岩体的空间展布情况,寻找深部金矿资源,采用CSAMT方法在该区开展了测深剖面勘查工作,并与以往的物探资料及331号地质剖面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F1推断断层与三山岛—仓上断裂相吻合,提出验证钻孔1个。经钻探工程验证见金矿体,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找矿效果,为下一步开展地质找矿提供了有价值的地球物理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物探方法在坦桑尼亚PL9961勘查区的应用,阐述了物探综合方法在该区地质找矿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磁、电异常识别,结合地质成矿规律,在厚覆盖区划出重点异常区(带),提出钻探验证孔位,从而达到指导找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对铁格特地区1∶5万化探异常开展1∶1万岩石地球化学查证基础上,结合地质工作,对铁格特地区W异常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存在寻找石英脉型钨矿的良好潜力。该类型钨矿主要产出于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尤其在研究区南部,在1∶5万W异常分布区开展1∶1万大比例尺岩石(或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00 m×20 m)是快速缩小找矿靶区的有效方法,结合地质、物探工作布设钻探施工查证,有望实现该区钨矿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8.
深覆盖区的地质条件与构造比较复杂,在地质工作中,选择最适合的物探方法开展深覆盖区的地质构造划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阐述分析综合物探方法在深覆盖区地质构造划分中的应用,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物探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为一处隐伏的中小型斑岩型爆破角砾岩钼矿床,对该区成矿地质背景、钼(铜、铅)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矿区的重磁电物探找矿成果,建立了找矿模式,总结物探综合找矿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矿体产出地质部位、形态特征及与围岩的关系,结合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对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进行了探讨。在对该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该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提出今后找矿方向应以沉积型锰矿为主攻目标,运用地质、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在含锰岩系深部进行找矿,通过以点带面的突破来带动全省锰矿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1.
广东河台金矿矿体赋存规律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伟  戴塔根  黄满湘  贺辉 《黄金》2006,27(3):9-13
在分析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糜棱岩带赋存工业矿体的条件.总结了矿体矿化富集规律和产出特征,通过对金矿体赋存规律的研究,并结合物探、化探和遥感等找矿方法,在生产区及矿区外围提出了5处具有较好找矿前景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1:1万激电中梯电法勘探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雅干地区多金属勘察中的具体应用,结合该地区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在两个找矿靶区(Ⅰ区、Ⅱ区)布设了电法测量,对野外测量数据处理解释,圈定了两个异常区,并对异常进行了定性解释,了解了测区视电阻率、视极化率等电性特征,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次工作通过物探方法与地质找矿方法相结合,对详查区金矿体东、西部延伸方向有利成矿区块进行了1/1万激电中梯测量工作,进一步追索了已知矿体在东西方向上(普查区)的延伸情况,全面总结了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主要控矿要素,重点开展了普查区物探异常与详查区异常的研究与对比,通过对视充电率衰减率的分析,甄别异常源类型,建立初级地质-地球物理模型,配合适量的钻探工程对矿化蚀变地质体、异常源等进行深部验证,提出了下一步勘查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甘肃省白银市Ⅰ号铜铅锌金银矿普查区的地质条件,利用地电化学提取测量、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大功率瞬变电磁法等物化探方法进行找矿预测研究。通过对物化探异常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特征,确定在该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在测区内圈定了4个深部找矿靶区,首选3个深度均在300~600 m范围的2-Ⅲ、10-Ⅰ和10-Ⅱ号找矿靶位进行优先验证,据此综合研究结果,可知利用此类物化探方法组合在该区寻找隐伏矿床是可行的,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赵超  徐传波  张艳昌  刘超  马俊 《黄金》2021,42(3):19-24
头道桥铌钽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主脊断裂带西北部,该断裂带是寻找多种有色金属、稀土及稀有金属矿产的重要地段。通过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结合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测量结果,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满克头鄂博组、深部花岗斑岩、含有烧绿石的岩石均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高阻低极化异常为矿区找矿的地球物理标志;矿区成矿作用以Nb、Ta为主,Li、Be、Th可作为找矿的指示元素;对圈定的土壤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探获了矿体,表明由Nb、Ta等主成矿元素组成的异常可作为找矿的地球化学标志。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找矿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可为周边地区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东乘公麻金矿是由青海省地质矿产局地球化学勘查院开展异常查证时发现的,开展了地质普查工作,后来因外部原因而终止对其深入研究。通过对矿区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了成矿条件,得出东乘公麻金矿床是青海省巴颜喀拉造山带北缘Au-Sb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早三叠世昌马河组下段为主要的含矿地层,NW-SE向构造是矿区主要的容矿构造,燕山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研究表明,该区具备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标志,已发现金矿脉18条,金矿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7.
阿吉勒金及多金属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该区是武警黄金部队于2009 年预查工作中发现的一处具有良好成矿远景的多金属成矿区。矿区构造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矿化蚀变破碎带十分发育,地表可见较强的高岭土化、硅化及铁锰碳酸盐化等矿化蚀变。矿区附近多金属矿床(点)星罗棋布,构造活动形成的碎裂岩、角砾岩、蚀变破碎带,具有各种蚀变和矿化的地质体,物探激电中梯测量圈定的极化率异常区以及物化探异常叠加部位是寻找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阿吉勒地区具有找到大中型金及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8.
没确桑昂地区位于雪山峰一布尔汗布达华力西期钴、金、铜、玉石成矿带中部,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强度大、分布广、浓集中心明显,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综合区内地质、物探、化探成果,认为激电异常、化探异常与NWW向断裂带的套合部位为区内较好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物探技术作为矿山地质资源调查中必备的技术手段,人们利用物探技术可能够了解矿山的地质构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可是因为物探方法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导致单一的方法很难对矿山的地质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基于此,提出矿山地质资源综合调查方法研究,通过辐射定标,影像分割,影像融合流程对地质资源调查中进行全面定位。根据实验结果的对比可知,本文设计的综合调查方法相比与传统方法而言,在调查精度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全面、精准的绘制出矿山地质类型和资源分布,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地质调查由浅入深已成未来发展趋势。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可以了解矿区结构矿架,直观地展示地质体空间展布与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矿产的三维预测研究。本文通过GOCAD软件,以钻孔数据为建模数据源对赛博铜矿区进行三维模型构建。通过获取的初步地质模型成果为后续结合地球物理数据构建更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