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铆连接集中了胶接的连续密封性能、耐疲劳性能和铆接的抗剥离性能。本文选取SY-H2糊状胶粘剂,综合对比了胶接试样、铆接试样和胶铆试样的力学性能和耐疲劳性能。胶接能够提供连续的面连接,有利于减轻结构重量。胶接和胶铆试样的疲劳性能优于铆接试样,在相同频率下的破坏应力或循环周期都高于铆接试样。  相似文献   

2.
汤友森 《粘接》1989,10(6):38-40
在机械产品的制造与维修中,胶接如同铆接、焊接、螺接等一样,也是一种现代连接材料的方法,亦可与传统连接方法并用。对于某些零部件,我们将传统的连接方法或机械结构稍作改进,使胶接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一、我厂生产的6135G型淡水泵叶轮组合件(图1),原采用手工铆接工艺,不但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铆接操作中稍有不慎,还会造成叶轮材料损坏或因零件结合面离缝超差而报废,降低了成品率。由于铆接工艺繁多,经常影响产品交付  相似文献   

3.
李栋 《橡胶科技》2015,13(1):14-18
以A型和B型氟橡胶(FKM)为主,综述国内外FKM的硫化、粘合和胶浆抗凝胶配合技术特点;详介FKM快速硫化体系所用硫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助交联剂、防焦剂以及硫化工艺;概述FKM与金属粘合的硅烷法、环氧树脂法、间-甲-白法和胶接层法;简述FKM胶浆抗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4.
1、金属粘接接头的优缺点无论什么都一样,要获得好的结果,就必须要扬长避短. 金属粘接的优点如下: (1)可以将应力分散.由于粘接是面接触,可减少铆接和点焊时那种应力集中现象.因此在要求相同强度的情况下,用薄板粘接比铆接和点焊更为适用,还可减轻重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一九五八年在北京一号飞机上采用胶接结构以来,飞机结构胶接已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已获得明显的效益。例如某战斗机操纵舵面采用胶接代替铆接,疲劳寿命大增,从根本上解决了铆钉松动、薄蒙皮撕裂的现象;某水上飞机采用胶接壁板代替密封铆接结构,获得了良好的密封性,解决了  相似文献   

6.
胶接比焊接和铆接具有施工简单、不变形、不受厚度影响、不产生应力集中和重量轻等优点。所以,它在工业、农业、国防和人们生活各个领域里受到普遍欢迎,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应用中也提出许多新问题,如胶接性能的无损检测,需要拆开胶接  相似文献   

7.
<正>特种胶包括导电胶、导磁胶、点焊胶、厌氧胶和光敏胶等品种.本文重点阐述点焊胶、厌氧胶和光敏胶特性及其有关粘接技术.一、点焊胶点焊胶一般分为先涂后焊点焊胶和先焊后涂点焊胶两大类.由于一般铝合金、点焊  相似文献   

8.
陈久明 《粘接》1991,12(2):28-29,36
一、前言现代航空工业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胶接结构,这是因为胶接工艺跟传统的焊接、铆接、螺栓联接的工艺相比,具有结构重量轻、疲劳性能好、气动性能好、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如果使用高精度的夹具来保证胶接结构的尺寸,那么胶接技术就更能发挥其特长,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在工作中运用组合夹具胶接了一个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我单位研制的某型发动机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验证机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就进八模型机的生产阶段,为了缩短研制周期,模型机采用了不少验证机的零部件,排气管就是其中的一件,安装时需在排气管中部增加一个固定的“O”型环。由于排气管要完好回收,“0”型环在排气管使用完后必须易于拆除,这就排除了焊接、铆接和螺栓联  相似文献   

9.
混合连接工艺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连接技术的结合,如焊接、铆接和胶接。结构胶粘剂是混合连接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为连接提供了优异的连接强度、耐久性和灵活性,并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和其他行业。综述了结构胶胶接接头在混合连接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舸 《粘接》2004,25(2):41-44
对飞机制造中的点焊胶接工艺进行了分析;应用工艺能力计算方法和生产关键特性控制的方法进行了工艺统计控制的论证。论证表明可以在点焊胶接件上应用抽样检验。这个论证过程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工艺项目上。  相似文献   

11.
夏文干  杨洁 《粘接》2000,21(3):34-36
1 前言早在1965年,美国机械杂志就发表了用热固化环氧胶胶接导弹发射电子机柜骨架的文章,结论是胶接比铆接和焊接都好。1996年,国内也有热固化胶胶接机柜骨架的报道[1,2],但热固化需加热设备,热夹具很难与工件膨胀系数协调一致,尺寸精度难以保证,给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们对室温固化胶接体系经过8年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 铝型材机柜骨架的室温胶接体系铝型材机柜骨架的室温胶接体系由胶粘剂、型材和胶接接头设计、胶接表面处理及装配工艺组成。21 胶粘剂我们研究的HHRT室温固化胶为甲、乙…  相似文献   

12.
从油箱喷塑固化工艺条件出发,以环氧树脂(EP)和小分子聚酰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两种不同配方的汽车油箱用点焊密封胶。测试了点焊胶在90#汽油和0#柴油中的耐油性和粘接强度,并对三种不同连接接头(胶接、点焊、胶焊)的粘接强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点焊胶的固化工艺与汽车镀锌板类油箱表面漆层的固化工艺相同,故不必增加点焊胶的固化设备和工序;两种点焊胶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其T型剥离强度分别为89.0kN/m和92.0kN/m,拉伸剪切强度分别为13.3MPa和12.9MPa;两种点焊胶在90#汽油和0#柴油中浸泡360d后,试样的粘接强度降幅不明显,说明其具有一定程度的耐油性;将两种点焊胶用于汽车油箱的密封中,既具有良好的粘接密封性能,又解决了镀锌板类油箱渗漏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使用摆碾铆接、胶接和摆碾-胶接混合连接技术对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连接,通过拉伸试验检测该连接方式下的静强度。比较了不同连接方式的连接效果,分析了胶接时间、有无垫圈、多铆钉对连接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摆碾-胶接混合连接能够有效提高连接件强度;垫圈对抗拉伸性能影响最大,加垫圈试件承载能力可显著提升29.46%;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胶接时间的延长可以大幅度提高连接件的静强度;然而与拉伸方向一致的双铆钉使用不能提升板料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4.
1前言在汽车制造业,胶接点焊工艺具有点焊部位气密、水密性好,抗锈蚀能力强等特性,因此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由于硫化型点焊密封胶的固化温度在130-180℃之间,所以一般不适合作为大型客车生产的点焊密封剂。YM-1非硫化点焊密封胶是我厂为提高客车产品质量而研制的一种不干粘着型点焊胶,使用这种点焊胶后,不需加热后处理就能达到最佳密封防腐效果。YM-1非硫化型密封胶是以混合树脂为主体材料,加入其他助剂混炼而成的黑色糊状物,分为刮涂与刷涂两种类型,都具有施工方便,气密、水密性好,抗锈蚀能力强、点焊缺陷率低…  相似文献   

15.
1.前言环氧树脂胶接工艺是现代粘接技术的重要分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诸如,化工陶瓷铠装设备的封口、刚玉柱塞的胶接、泵并帽的胶接等都离不开环氧树脂。采用环氧树脂胶接,主要问题是在胶接工件时的固化速度较慢和胶接强度较低。改进传统配方,寻求新的添加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  相似文献   

16.
<正>点焊胶粘剂分先涂后焊点焊胶、先焊后注点焊胶两大类。先涂后焊点焊胶的特性是强度高、抗疲劳性好、耐酸(碱)性优、对点焊工艺有特殊要求以及被点焊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受限制;先焊后注点焊胶的特性是强度高、抗疲劳性好、耐  相似文献   

17.
陈宏让 《粘接》1989,10(1):37-38
ZQDR-410直流牵引电动机的观察孔盖与毛毡密封垫的连接,原工艺采用铆接。按工艺要求,铆好后的铆钉端面要低于密封毡垫的平面2~3毫米,以保证良好的紧固和密封性能。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落后的手工铆接工艺,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其原因是钢板厚度仅2毫米,而毛毡厚度达10毫米,这样薄厚、软硬差异很大的两种材料,靠挤压铆钉连接工艺生产的观察孔盖,密封性能很差,漏风积尘。特别是在潮湿地区运行,是造成ZQDR-410直流牵引电动机某些故障的直接原因。我们采用胶接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胶接工艺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  相似文献   

18.
《水泥》1975,(2)
皮带输送机是一种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的连续输送设备。皮带胶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输送机的运转率,所以提高皮带接头的胶接质量是一项值得研究的技术问题。皮带胶接基本上有三种方法:木炭加温法、蒸气加温法和电加温法。我厂以前曾用木炭加温法,缺点很多,主要是温度不易控制,且因灰尘多,胶接面不易保持清洁,胶接质量无保证。以后我们采用了电加温法,消除了上述缺点,胶接质量大大提高。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工业用粘接材料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按照汽车制造工序介绍国外汽车工业折边用胶粘剂、点焊胶接用胶粘剂、车身密封胶、车身底涂料、窗玻璃用单组份湿气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以及纤维增强树脂用结构胶粘剂等主要胶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向。讨论了我国汽车工业用胶粘剂的现状和差距,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复材/复材二次胶接胶接质量及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尺寸的高温结构胶-双马基碳纤维层压板的二次胶接试验,对二次胶接过程中影响胶接内部质量和胶接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胶接反应过程中,复材板与复材板之间的实际配合间隙大于复材板制造的叠合公差,准确测量配合间隙及适当进行胶膜补充是提高胶接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模拟胶接过程来测量配合间隙可行。对大尺寸胶接界面,通过提高胶膜的流动性能够提高胶接质量,但却降低了胶接强度。胶接强度随胶膜厚度增加而增加,但达到极值后随胶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