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冷中子源是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作为应用平台开展中子散射实验的重要系统。本文建立了可开展冷中子源装置氢系统物理方案研究的计算程序和方法。对影响核发热和冷中子增益的多种因素进行了计算和优化选择,确定了氢系统物理方案。分析结果表明:符合CARR冷中子源自身特点且在国际上具有创新意义的月牙形冷包结构,在核发热量较小的条件下获得了较好的冷中子增益。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堆内部分由真空容器及堆内组件组成,包括热虹吸系统、主法兰和与冷中子源堆外系统的连接管线部分,称为冷源堆内装置。CARR冷中子源堆内装置安装在重水箱内,冷包及热虹吸回路装置安装在真空容器内,氘系统管线、氦制冷系统管线、真空管线在堆水池内需要安装固定并与冷包及热虹吸回路装置连接。冷包处在堆芯活性区中心标高位置。CARR冷中子源堆内安装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冷中子源堆内安装具有难度大、精度高、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的技术难点,研究采用国际上尚无先例的带助冷冷包结构及带助冷两相热虹吸自然循环冷却方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新冷却方式下冷包内液氢形状的优化,对不同冷包结构下的中子性能进行分析,优化出较好的冷包结构。针对该冷却方式,开展了对冷中子源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的自稳特性的研究,推导出具有一阶惯性环节的自稳特性方程。通过对方程解的分析,证明了CARR新冷却方式具有较好的自稳特性并可据此开展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研究堆冷中子源装置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介绍了研究堆冷中子源(CNS)慢化中子的原理和研究现状,并对国外CNS装置的慢化剂、冷包材料及形状、冷却方式及主要组成系统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ANSYS软件包对某研究堆冷中子源(CNS)的冷包在内外压共同作用下的强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冷包的原设计不甚合理,冷包的局部应力超过了设计应力。变更原结构的几何尺寸后进行了进一步计算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强方案。改进后冷包的计算结果表明,补强后的结构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冷包的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冷中子源装置,开展中子散射实验研究是CARR堆的重点应用之一。由冷中子源装置获得的冷中子,其良好的波动特性,可为生物学、凝聚态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极为有用的研究工具,给出明显优于其他研究手段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装置采用单相液氘作为冷中子慢化剂,液氘慢化剂通过堆内装置热虹吸回路封闭式自然循环和氦气夹层内低温氦气(约19 K)的冷却维持在液态状态。CARR冷中子源氘系统充氢调试的主要目的是采用氢替代氘进行首次氢装载、运行考验和氢卸载试验,验证氢装载/卸载操作程序;通过氦气制冷系统中氘气体分析仪测量氦气中的氢含量以进一步检查冷包及热虹吸回路的密封性。在充氢之前不开堆情况下启动冷源系统备用模式(SO)运行,采用含有200ppm氘气的混合氦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装置采用单相液氘作为冷中子慢化剂,液氘慢化剂通过堆内装置热交换器热虹吸回路封闭式自然循环和氦气夹层内低温氦气(约19K)的冷却维持在液态。CARR冷中子源系统充氘调试主要目的为:1)实现首次氘装载、冷中子源冷态运行考验及带核综合试验,验证冷中子源系统满足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2)测量冷中子源热负荷、冷中子源运行模式运行参数验证以及冷中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CARR高核功率、低富集度下冷包壁面的高热流密度及冷中子源装置的开堆-开源和开堆-停源工况等难题,提出了带助冷的两相热虹吸自然循环冷却方式;建立了冷包内氮气、各层冷包材料和液氢之间的换热简化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分析了指定条件下的换热量;从理论上推导和建立了该冷却方式的自稳特性方程,并进行了自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种冷却方式不仅解决高热流密度和开堆停源等热工难题,还证明了该冷却方式具有一定的自稳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以氟利昂R113为工质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CNS)两相氢热虹吸循环回路进行了全尺寸模拟试验。以气液密度比、体积蒸发率相等为相似准则,试验研究了循环特性、冷包液位、截面含气率与热负荷的关系。实验观测到,各工况下的模拟回路均能建立稳定的循环,在冷包内形成了内筒含气、环形空间充满一定含气率的气液两相混合物的慢化剂结构。随热负荷变化,模拟系统冷包液位具有自调节性。  相似文献   

11.
The cold neutron source (CNS) is a facility to increase cold neutrons by scattering thermal neutrons in liquid hydrogen or deuterium around 20 K. For extracting a stable cold neutron flux from the CNS, the liquid quantity in the moderator cell should be maintained stably against disturbance of nuclear heating. Th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CIAE) is now constructing the China Advanced Research Reactor (CARR: 60 MW). and designing the CARR-CNS with a two-phase thermo-siphon loop consisting of a condenser, two moderator transfer tubes and an annular cylindrical moderator cell. The mock-up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full-scale loop with Freon-113,for validating the self-regul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op, the void fraction less than 20% in the liquid hydrogen of the moderator cell,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establishing the condition under which the inner shell has only vapor. The density ratio of liquid to vapor and the volumetric evaporation rate due to heat load are kept the same as those innormal operation of the CARR-C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op has the self-regul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ner shell contains only vapor, while the outer shell liquid. The local void fraction in the liqui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f the loop pressure.  相似文献   

12.
在现有的冷源设计中,两相氢循环因其换热能力强而被广泛采用,但它最大的缺点是存在含气率影响慢化的稳定性。能否采用单相循环代替两相循环实现高热流密度的热量输出,是待研究的重点。为兼顾循环流量等宏观特性和流场、温度场分布等细节参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的耦合算法,将一维理论公式与三维数值仿真模型相结合,用于分析中国先进研究堆单相冷包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单相循环只能带走约30%的核发热,但由于冷包增加了氦冷却套,其余热量全部通过氦气对冷包壁面的直接冷却带走。温度场的分析显示液氢和壁面的最高温度分别为21.7和23.7 K。这说明冷包得到了充分冷却,单相循环及单相冷包结构可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3.
流体物性对冷中子源冷包截面含气率的影响模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压法测出了冷中子源模拟冷包中环形通道内不同层面的平均含气率,发现液相的表面张力与密度的比值是决定截面含气率的主要物性因素;此比值越大,含气率越低。氟利昂113的表面张力与密度的比值比液氢的相应值低。故可以选用氟利昂113作为模拟工质对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中气液两相氢循环的含气率进行模拟研究,且试验结果将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14.
CARR核功率达60MW;其慢化室中液氢产气量大,含气率高,对于系统的慢化能力、反应堆的安全等都有重大影响。为了降低慢化室与内筒间环形通道中的截面含气率,本文采取在慢化室内筒顶端开孔的措施,以导出慢化室内筒下部金属及液氢核发热产生的氢气。通过对一系列小直径短管的流量与压力关系的测量,获得了小直径短管的流量与压力关联式,并以此关联式为依据,得到了最佳开孔数与最佳直径。论证了此方法在核功率变化时的自我调节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低温制冷技术在反应堆冷中子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国外有关冷中子源方面的资料 ,分析了近几年来国外冷中子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并从技术上对采用不同慢化剂材料、制冷循环模式及冷却方法的系统进行分析与比较 ,指出了不同系统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实际经验 ,归纳出建设冷中子源系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问题 ,为我国下一步冷中子源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