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深溪沟水电站工程是一个典型的"短、平、快"工程。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工程筹建到大江截流的转折,创造了让大渡河水电开发为之自豪的"深溪沟速度";创了导流洞围堰爆破拆除距闸室间距不足20厘米的近距离爆破国内纪录以及导流洞洞挖作业无人身死亡、高边坡直立面锚束施工高排架架设等项目的国内施工作业纪录。  相似文献   

2.
深溪沟水电站工程位于大渡河大峡谷中,坝区河谷两岸高山耸立,谷坡陡峻,大渡河在此段水流急,流速大,加之河床由漂卵石层组成,覆盖层深达60m.为保证截流工程成功实施,特委托长江科学院对大渡河深溪沟水电站进行了整体水工截流模型试验,深溪沟水电有限公司按照模型试验提供的参数组织实施,并对截流期的水文要素进行了实测.实测资料数据反映其基本符合模型试验中各水力要素的变化特征和相关关系等规律,验证了模型试验提供的各项参数基本符合现场实际.此次模型试验各项参数的正确选择,为工程截流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也为大渡河流域其他工程的截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付峥 《人民长江》2010,41(18):36-39
由于深溪沟水电站导流洞进口地形狭窄,给导流洞进口施工围堰和大坝基坑的布置设计带来极大困难。结合施工场地、地形和地质条件,经比选,导游洞进口围堰采用在7 m高的岩埂上建14 m高的混凝土重力式围堰外加锚索加固的方案。大坝基坑上游围堰从保证工期和便于利用基坑岸坡开挖料考虑,将其设计为碾压式土工膜斜墙围堰,即完成防渗墙施工和堰体填筑后,再在上游迎水面铺设复合土工膜并与混凝土防渗墙连接,形成封闭防渗体系。围堰建成后,历经2 a的运行及"5.12"大地震的考验,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4.
结合深溪沟水电站枢纽布置情况和现场的施工组织实践,概括了深溪沟水电站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对其它类似工程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深溪沟水电站工程在广大建设者精诚团结、奋勇拼搏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技术难题,做到了截流工作在技术上没有瑕疵,方案上没有纰漏,组织上没有疏忽,实施上没有闪失,圆满实现了"安全、正点、有序、漂亮"的"完美截流"的目标.深溪沟水电站工程成功截流,对大渡河流域的开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也将积极推动深溪沟水电站工程向着国内水电建设的先进行列迈进.  相似文献   

6.
张逢银 《人民长江》2010,41(18):31-35
深溪沟水电站为大渡河干流规划的第18级电站,坝址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州甘洛县接壤处。其上一梯级为已投产发电的瀑布沟水电站,下一梯级为正在建设的枕头坝水电站。根据电站坝址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经多专业综合比较和物理模型验证,选定的最终枢纽布置方案为:左岸布置3孔泄洪闸、右岸利用2条泄洪冲沙洞(与导流洞结合)承担泄洪任务,泄洪闸与厂房之间布置1孔排污闸排泄库内污物,主河床布置河床式厂房,右岸布置窑洞式安装间。水库正常蓄水位660.00 m,总库容3 200万m3,电站安装4台单机容量165 MW的轴流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60 MW,年发电量32.35亿kW.h,电站按100 a一遇洪水设计,1 000 a一遇洪水校核。  相似文献   

7.
深溪沟水电站位于大渡河大峡谷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场地狭窄,施工难度大.深溪沟水电有限公司作为工程现场管理机构,在进度目标控制上,加强施工组织,对工程关键线路的项目主动预控,提前做出分析、预测并指导工程施工,严控关键线路上施工项目的进度,鼓励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加快工程建设.整个工程建设历时21个月,较合同工期提前2个月完成了导流洞工程建设,达到了国内同类工程建设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登水电站截流模型试验的研究,分析了导流洞进出口围堰残埂对截流的影响。主要从上游水位变化、截流过程中的水力学参数变化及截流抛投材料变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试验成果表明:进出口围堰残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截流难度,且进口围堰残埂对泄流能力的影响较大;随着泄流量的增加,残埂对导流洞泄流能力的影响逐渐降低。因此,应尽量将导流洞进口施工围堰拆除到设计高程。  相似文献   

9.
深溪沟水电站的施工导流设计充分考虑了同右岸两条水工泄洪洞的结合利用,大大节省了工程投资,方便了工程布置。围堰采用了土工膜斜墙加全封闭混凝土防渗墙,给基坑创造了干地施工条件。文章介绍了深溪沟水电站的施工导流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深溪沟水电站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同时,执行水保环保法规、实施水保环保措施的情况,总结了在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力学整体模型试验,分析龙口截流过程中水力学要素的分布规律,研究确定了澜沧江黄登水电站截流工程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截流水力学参数及进占过程中抛投方式的选择,同时研究了水流对1#导流洞进口全年围堰爆破后的冲渣情况及对导流洞分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导流洞进口爆渣为何种形式,在Q=695 m3/s(11月中旬P=10%)至Q=1 380 m3/s流量下都无法将爆渣冲出导流洞,模型试验为工程施工及技术方案的编制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两河口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95.00m,采用断流围堰挡水、隧洞导流,大江截流由两条初期导流洞分流,文章对其截流布置及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力学整体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了澜沧江黄登水电站截流工程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截流水力学参数及进占过程中抛投方式的选择。模型试验也研究了水流对1#导流洞进口全年围堰爆破后的冲渣情况及对导流洞分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导流洞进口爆渣为何种形式,在Q=695~1 380 m3/s流量下都无法将爆渣冲出导流洞,模型试验为工程施工及技术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深覆盖层河床上采用立堵法截流,河床冲刷及截流材料损失一般会比较严重。官地水电站河床覆盖层最大厚度达33 m,如何采取工程措施减少河床冲涮、降低截流难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充分分析各种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官地水电站工程截流特点,通过大量的技术研究和试验,巧妙利用地形实施了龙口护底,有效减少了河床冲刷及截流材料损失,实现了设计方案因地制宜,为截流护底设计技术另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安桥工程利用1号导流洞单洞分流下进行大江截流,截流流量为829 m3/s,龙口最大落差4.72 m,最大流速达7.15 m/s,截流段河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截流模型试验各种工况的试验成果基础上,结合截流的现场地形条件、分流特点、截流填筑材料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后确定了上、下游土石围堰一次断流、右岸2条导流洞全年导流和60 m宽戗堤右岸单向进占立堵的截流方案,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  相似文献   

16.
大渡河瀑布沟水电工程截流落差大、施工难度较大.参照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确定了该工程截流戗堤布置、龙口位置选择、龙口段和非龙口段划分、截流施工进占抛投方式.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探讨了降低截流难度、提高截流抛投强度的工程措施,为安全实施截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滩坑水电站"先闭气后截流"导流方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鑫 《水力发电》2006,32(10):60-62
滩坑水电站第一个汛期施工工期紧、难度大,风险大。为此,采用了“先闭气后截流”导流方式并将防渗墙顶高程抬高至截流后上游水位以上,原计划2005年截流后施工的龙口段防渗墙在汛前施工完成,截流后在防渗墙挡水情况下导流洞宣泄全部上游来水。以上措施为坝基开挖、上游围堰填筑争取到1个多月的施工工期,大大降低了第一个施工高峰期的施工强度,提高了围堰在低高程施工时的挡水标准,解决了山区河流来水暴涨暴落对初期度汛带来高风险的问题,顺利完成了汛前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8.
大岗山水电站截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大岗山水电站截流工程成功实施 , 进行了截流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大岗山水电站工程截流方案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截流过程龙口的水流特性,确定了不同龙口宽度时抛投材料的粒径和合理的抛投强度,推荐采用单戗双向截流的较优方案,为工程截流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戈兰滩水电站坝址处地形、地质和工程布置特点,施工导流采用了两岸隧洞泄洪,河床一次性断流的导流方案。在对河流水文、地质特性等方面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导流洞布置、断面尺寸和支护方式,确定了导流围堰的结构、防渗和防护措施,以及有针对性选择截流方案。本枢纽导截流工程的选择,对于类似工程的导流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