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新颖的固态光源。近十年来由于它在民用和工业以及其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发展迅速。1985年全球约有47亿只发光二极管投入市场。以往的十年中每年的产量增长率平均为15~20%,据估计增长率还会提高,其技术开发也在不断取得进展。一、目前达到的技术水平和主要用途发光二极管分为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光发光二极管两类。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波的波长约为400~700nm,能为肉眼所见。红外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波的波长约为800~1500nm,肉眼是看不见的。发光二极管的优点是:发光均匀柔美,耗电省,寿命长和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2.
开关电容电路是驱动白色发光二极管最常用的选择,因为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和高性能的特点。但电感升压电路是一种更具效率的方案,随着白色发光二极管电压降的减少,它将成为具有更高电源效率的方案。白色发光二极管正在成为便携应用中彩色LCD显示屏背光照明的普遍选择。白色发光二极管更耐用。比较其它白光技术而言,白色发光二极管以其较小的尺寸和正在下降的价格而成为优先选择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1980年3月,日本三洋电气公司推荐了一种采用发光二极管的平板式彩色电视机,它具有6144个彩色图象单元或彩色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仅仅4毫米厚。当由一个沿垂直方向排列的公共正电极和两个沿水平方向排列的负电极给每个图象单元供给电流时,图象单元会显示出彩色。  相似文献   

4.
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发光二极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需求越来越迫切。研究了国内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标准制定和标准体系框架,分析了SJ/T 11281—2017《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测试方法》中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机械、光学及电学性能参数和对应的测试方法,介绍了近几年测试方法相关研究进展,提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对于整个LED显示屏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月 《光机电信息》2001,(12):11-14
描述了节能型路灯系统及其照明特性。该系统由白色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系统构成。由两个发光二极管光源构成的样灯已安装完成,其中每个光源包括700个10cd级的白色发光二极管。白色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主要分为控制单元、电源和发光二极管灯三部分,照度一般为801x。当人距离灯约2m之内时,系统内传感器会感知到他的位置。此时照度增加到6601x左右,比白色白炽灯亮约50倍,显色指数约为85,与三基色荧光灯相近,照度分布可根据最近开发的“多源发光二极管灯”的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科学家最近在近红外塑料发光二极管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塑料发光二极管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因此变得光明起来。以聚合物材料为基的塑料发光二极管,因为成本低、柔性好、易于加工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目前,可以发出可见光的塑料发光二极管已经在平板显示器等产品中得到应用。但光纤通信业所期望的可在近红外波段工作的塑料发光二极管研究,却一直停滞不前,主要问题是工作效率过低,仅仅为0.01%左右。造成近红外塑料发光二极管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其中的聚合物会产生分子水平上的振动,耗费掉绝大部分的近红…  相似文献   

7.
《实用电子文摘》2005,(12):24-25
为了得到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最大亮度和最长寿命,需要用适合的电流来驱动,超过电流的容许值会大大降低器件的寿命,采用整流电源或电池再加一个小阻值的限流电阻来供应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并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法,因为不仅电阻发热要消耗能量,而且即使选用小电阻降低了损耗,但外加电压点小变化,将会引起流经管子电流的大变化,众所周知在最佳工作点附近发光二极管具有较小动态电阻,这就造成了电流的大变化,因此需要设计出比简单串联电阻更好的电路来对发光二极管供电。  相似文献   

8.
前景看好的固体照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的器件设计、大功率封装以及荧光粉转换技术的进展已使发光二极管(LED)实现了商品化。这在几年前还是无法想像的。1968年,首批商用发光二极管的光通量仅为0.001lm。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用发光二极管仅作为指示灯用以照亮仪表盘上的数字和汽车转弯时闪烁的信号等。然而在过去的32年中,发光二极管技术始终遵循Haitz定律发展,即每18~24个月,发光二极管的光输出(光通量,用流明为单位)翻一番(见图1)。随着发光二极管技术不断发展,大功率可见光发光二极管为固体照明开创了广阔的新市场,例如节能型交通信…  相似文献   

9.
彩色小灯     
本文介绍的这种彩色小灯,可以为您节假日增添情趣。该电路由两只电阻、一只T(BC547)以及D1~D7七只发光二极管组成。电路采用12V电源供电。发光二极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如果D1~D7选择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会产生十分奇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发光二极管及其芯片研究和生产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是制作显示器件的重要材料,随着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发光二极管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文章主要介绍日本及中华台北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1.
发光二极管是光端机的主要器件,其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光端机的多项主光纤传输效率。通过观察光机运行情况,统计发光二级管的工作电流值等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试对发光二极管使用做一些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用直流和脉冲电流的方法研究了氮化镓基紫色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和功率特性.结果表明,紫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中心波长在直流情况下随电流的增加发生红移,在脉冲情况下随电流的增加发生蓝移;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中心波长在直流和脉冲情况下都发生蓝移.两种发光二极管的功率在直流情况下会发生饱和,并随电流的进一步增加而急剧减小,以上现象可能是由于热效应和量子阱中的压电效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用直流和脉冲电流的方法研究了氮化镓基紫色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和功率特性.结果表明,紫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中心波长在直流情况下随电流的增加发生红移,在脉冲情况下随电流的增加发生蓝移;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中心波长在直流和脉冲情况下都发生蓝移.两种发光二极管的功率在直流情况下会发生饱和,并随电流的进一步增加而急剧减小,以上现象可能是由于热效应和量子阱中的压电效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用直流和脉冲电流的方法研究了氮化镓基紫色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和功率特性.结果表明,紫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中心波长在直流情况下随电流的增加发生红移,在脉冲情况下随电流的增加发生蓝移;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中心波长在直流和脉冲情况下都发生蓝移.两种发光二极管的功率在直流情况下会发生饱和,并随电流的进一步增加而急剧减小,以上现象可能是由于热效应和量子阱中的压电效应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李建胜  方志烈  李琳 《中国电子商情》2009,(12):84-84,86,88
发光二极管作为半导体照明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的优点,但是它在工作时大部分能量都转化成热量,只有小部分能量转化为光能。如果散热问题不解决好,热量的积聚会导致发光二极管PN结的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6.
发光二极管自问世以来就存在着安装问题.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需要焊接。焊接还需用夹具固定;若焊接时温度过高,还会影响器件使用寿命降低光输出,所以焊接时宴特别留心。水平安装还得弯曲引脚。  相似文献   

17.
崔鸿忠  李正佳  范晓红 《激光技术》2006,30(6):638-642,656
综述了国内外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光疗法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从动物体试验,动物细胞实验和医学临床进行了分析,对医学临床进行了重点的分析研究。并从安全性、经济性、使用性等多方面比较分析了发光二极管光源疗法与其它光源疗法的优缺点。发光二极管光源疗法将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在产品商业化上也会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白光无机发光二极管的广泛应用很可能是源于政府和工业界对其所持的态度过于乐观。一些业内人士竟然预测到发光二极管(LED)将会在10年内成为“破坏性技术”,完全取代如今的白光灯技术,例如白炽灯、荧光灯和金属卤化物。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发光二极管发光效能的不断提高,发光二极管无疑为近几年来最受重视的光源之一.一方面凭借其轻、薄、短、小的特性,另一方面借助其封装类型的耐摔、耐震及特殊的发光光形,发光二极管的确给了人们一个很不一样的光源选择,成为各国照明厂商在照明方面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 过去几年,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巨幅的扩展,其中成长最快也最具潜力的市场是液晶显示屏(LCD)的背光应用,几年间白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随着小型显示屏的背光应用逐渐普遍,目前几乎所有移动电话中的彩色液晶面板都由发光二极管提供背光,最近白色发光二极管更开始迈入需要更高性能和更长工作时间的膝上型显示屏背光应用,然而发光二极管在进入大尺寸显示屏,如个人电脑显示屏与电视应用的路途上并未顺利,因为除了更佳性能和更长工作时间外,大型液晶面板需要使用如红、绿、蓝(RGB)这类发光二极管来创造更丰富的色彩范围,才能提供比使用CCFL背光更好的采购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