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其范围为东经118°10′~119°15′,北纬37°15′~38°10′,属弱潮多沙摆动频繁的陆相河口。黄河口可分为三部分,即河口段、三角洲和滨海区。河口段是受周期性溯源堆积和溯源冲刷影  相似文献   

2.
王恺忱  王开荣 《人民黄河》2002,24(2):10-11,23
黄河下游河道善徒,河口河段尤甚。河口三角洲尾闾流路始终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循环演变之中。河口拦门沙主要受制于河流人海水沙条件和河口滨海潮汐等海洋动力特性,它随河口口门的改移而变化,极不稳定。当前,关于黄河口拦门沙治理的观点还不一致,经济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可行性均缺乏较为全面可靠的论证,难以制定具体有效的治理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河泥沙含量高达20%以上,为世界大河之最,造成善淤、善决、善徒,而要根治黄河水患,彻底化害为益,必须治理河口。历次的治黄经验,特别是1988年东营市、胜利油田和黄河修防处(黄河口管理局的前身)联合启动的史无前例的黄河口人工治理试验上程,即采取工程措施,强化黄河自身动力和海动力,提高河口输沙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黄河入海水沙量的趋向性减少和黄河口治理研究水平的提高,应改变不断改道入海流路的黄河口治理思路,全面推进稳定入海流路综合治理,在流路改道点附近建设黄河口水沙控制工程,实施科学的管理调度,以长期稳定河口入海流路,消除河口淤积延伸及相对稳定流路造成的影响,为黄河下游河道长期稳定、安全提供稳定的下边界条件,也为黄河三角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6.
黄河口水沙变异与调控II--黄河口治理方向与措施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86年以来,黄河口的来水来沙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在对黄河口水沙变异特征、影响黄河口来水来沙的因素及水沙变异造成河口演变新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黄河口治理的新认识和新时期黄河口治理的方向。分析了稳定黄河口流路的思路与方案,采用数学模型对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及长期稳定清水沟流路方案进行了研究,认为长期使用清水沟流路(3汊或4汊)是可能的,把钓口河流路作为长远的备用流路和分洪道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黄河口治理与水沙资源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泽刚 《人民黄河》2001,23(2):32-34
通过分析黄河的入海水沙变化、海岸的严重侵蚀以及水沙资源利用的不平衡状况,证明建设西河口水利枢纽,可实现灵活调度和利用进入河口地区的水沙,使河口海岸处于动态平衡,消除河口淤积对下游的影响,为清水沟流路长期稳定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优化了河口地区水沙综合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8.
程义吉  周丹 《人民黄河》1998,20(6):13-14
黄河口疏浚采用挖、推、拖、冲、爆等综合措施来降低河床、扩宽断面、清除拦门沙阻水障碍,提出了在疏浚的同时,需充分利用泥沙淤滩固槽、加固堤防、改良盐碱荒地和填海造陆,实现海油陆采,提高河口区防洪抗风险能力,实现长期稳定现行流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岔路河是我县六大河流之一。该河从星星哨水库坝下到官厅乡吴家屯出口处,流经岔路河、三家子、万昌、官厅四个乡镇,全长53.2公里,流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 岔路河由于多年淤积,河底增高,河床乱滚,严重影响了星星哨水库的正常泄洪。泄流超过250m~3/s时,河水出槽,沿岸乡镇  相似文献   

10.
黄河口入海流路安排使用问题是河口治理的主要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山东黄河艾山站以下河段的防洪大计,同时也关系到河口三角洲,特别是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黄河防洪安全与油田开发建设的关系应该是:根据防洪需要安排入海流路,尽量照顾到油田开发建设;而油田开发建设须服从防洪安全。根据以往黄河口河道演变规律和山东黄河河道整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黄河含沙量居世界第一位。中游黄土高原的泥沙,通过干支流,每年以约12亿吨带至河口地区。除公元1128至1855年黄河夺淮从黄海入海,经历七百多年的沧海桑田,留下今天的苏北浅滩外,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从山东半岛北部由渤海入海以来,泥沙  相似文献   

12.
挖沙降河试验与黄河口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殿魁 《人民黄河》1998,20(5):23-25
1997年水利部部署在黄河下游实施挖沙降河工程,并选定河口区垦利河段进行挖泥降河试验,为整个挖沙降河工程的实施做好科技准备。要确保试验成功,必须用好“三约束”理论,正确选择试验区段,采取正确的试验方法,做到“五个结合”,并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合理黄河的工程项目。如此,半可开创黄河治理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新局面。为石油开发晚好的基础条件、为黄河治理提供成功经验,将有力地推动沿黄经济的发展,使黄河滩区成  相似文献   

13.
从漭河治理谈水体自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自净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而自然降解,使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有的水质状况。在漭河治理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科学论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加大了河道污染的治理力度,保留水体自净的自然环境,恢复了水体自净的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治理陡河谈城市河道建设李广泉编者按:许多城市沿河流而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天然河流变为城中河道,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许多城市河道面临着治理建设。现将唐山市陡河河道管理处主任李广泉同志撰写的唐山市治理陡河的经验体会献给大家,供城市河道建...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受上游来水来沙和海洋动力条件的综合影响,河道淤积延长、摆动改道极其剧烈复杂。本文概述了近代黄河口入海流路的演变.阐明了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较长的原因与此期间的来水来沙条件、人工治理以及工程防御洪水的强度和入海口门处的海洋动力增强等因素有关;展望了清水沟流路的行河年限。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黄河口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异特点、河口演变的大小循环、河口改道后的滞后响应特征及近期河口冲淤演变的新特点,总结了以往关于黄河口演变对下游河道的影响、河口冲淤的临界水沙条件、未来河口水沙条件及河口生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往多数研究认为河口延伸引起的溯源淤积可影响到下游艾山或泺口河段,而对艾山以上河道是否受溯源淤积的影响争议较大,仍需深入研究不同时间尺度黄河口演变对下游河道的影响;以往研究认为维持黄河口造陆与侵蚀平衡的临界来沙量为2.74亿~4.21亿t/a,维持清水沟冲淤平衡的临界来沙量约为1.5亿t/a,后续研究需从径流、潮汐、海洋、海岸和河口河道边界条件等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出发,建立统一的临界水沙量的计算方法。此外,需深入开展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黄河口未来水沙通量的预测研究及河口生态响应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河口引黄灌区渠道淤积危害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渠道淤积是黄河口引黄灌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渠道进行清淤后,引黄灌区方能正常运行。依据泥沙运动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黄河口引黄灌区渠道淤积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口引黄灌区渠道淤积的治理对策,试图为科学治理黄河口引黄灌区渠道淤积危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林怡然 《治淮》1996,(11):10-12
1996年6、7月淮河洪水,是1991年洪水以来出现的一次较大洪水。在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后,经过5年治理,淮河正阳关以上河道部分堤距已展宽,一些重要堤防也进行了加固处理。1996年洪水虽然量级不大,但淮河干流临淮岗以上河段水位较高。淮河干流除东风湖行洪区外,其它行蓄洪区却没有启用。因此,分析1996年淮河干流洪水特性,对于了解河道泄洪能力,合理确定整治措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流域概况 澧水发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北源),由西向东注入西洞庭湖,流域全长388公里,面积18496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338万人,耕地392万亩。整个流域处在武陵山区,两岸高山峻岭,山势陡峭,河谷深切,滩险毗连,河床坡降大,水流湍急。石门至小渡口为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时,地势平缓开阔,河床坡降小。小渡口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