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潮 《有色矿山》1994,(5):43-44
雨淞型覆冰对绝缘子电气强度的影响很大。本文特别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雨淞型覆冰绝缘子及其放电特性的研究状况,通过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出了几条重要结构。文中指出,影响覆冰绝缘子放电电压的主要因素是冰水电导率。当绝缘子被冰桥接且冰表面附有一层水膜时,其放电电压最低。  相似文献   

2.
以往我厂在处理原生铜锌硫矿石时,在优先选铜过程中,一直采用氰化钠和硫酸锌抑制闪锌矿和黄铁矿分选铜的工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凯歌声中,1971年10月开始了新工艺的工业试验,在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优先选铜工艺中,逐步取消了氰化钠、硫酸锌,实现了无抑制剂分选铜锌硫的新工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四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在处理原生铜锌硫矿石时,只要严格控制pH值为9.5~9.8,适当降低捕收剂用量,掌握好工艺操作,不用氰  相似文献   

3.
用新型抑制剂Yn对某难选铜锌矿石抑锌浮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某待开发难选铜锌矿石将来拟采用铜锌依次浮选工艺流程进行选别。由于矿石中一部分锌矿物与铜矿物可浮性相近,为了能取得较好的优先浮铜效果,采用一种新型小分子有机抑制剂Yn与酯类捕收剂Z-200配合进行了抑锌浮铜试验,获得了铜品位为23.15%、铜回收率为78.24%、锌含量为5.61%的铜精矿,与采用ZnSO4+Na2SO3为抑制剂相比,铜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提高4.59和8.83个百分点、锌含量降低2.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某铜锌矿石铜锌分离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敬忠  贾帅  李成 《金属矿山》2013,42(1):76-79
国内某铜锌多金属硫化矿中次生硫化铜含量较高,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微、嵌布关系复杂。试验采用磨矿-铜锌混合浮选-混合粗精矿再磨-铜锌分离流程对该矿石中的铜、锌矿物进行了选矿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用试验确定的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铜品位为22.72%、铜回收率为82.26%的铜精矿,锌品位为57.63%、锌回收率为62.92%的锌精矿;尾矿中黄铁矿的回收研究将留待后续进行。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栾川县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北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栾川矿集区西北部,南泥湖钨钼矿床外围西侧。矿区主要赋存有硫铁矿、锌铜矿,伴生白钨矿、辉钼矿、萤石等多种矿产 。为了对骆驼山锌铜多金属资源总体情况进行可靠的预测评价,利用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已有的小比例尺地形地质图、钻孔资料、地球化学数据、重力数据、磁法数据、电法数据等,建立了多元地学信息三维地质模 型,对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定量预测,并进行了深部工程验证,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据最新勘查成果,在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区深部及外围控制了4条锌铜多金属矿体,新增资源量铅金属量3.97 万t、锌 金属量56.97 万t、铜金属量3.61 万t、银金属量30.68 t,为一大型锌铜多金属矿。综合研究认为:位于栾川矿集区的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与周围的钼钨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相似,属于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为岩浆热液交代型层状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统自深部至外围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即深部为南泥湖岩体,岩体内外接触带为南泥湖钨钼矿床,中上部(600~1 500 m范围)为矽卡岩型铜锌多金属矿床(中高温), 上部为脉状铅锌银矿床(1 500~2 500 m范围)。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成矿系统中上部(600~1 500 m范围)中间过渡带,仅为其中的一部分,找矿潜力巨大,沿背斜轴向西,以及背斜的北翼均有成矿的可 能,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成为一个超大型锌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栾川县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北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栾川矿集区西北部,南泥湖钨钼矿床外围西侧。矿区主要赋存有硫铁矿、锌铜矿,伴生白钨矿、辉钼矿、萤石等多种矿产 。为了对骆驼山锌铜多金属资源总体情况进行可靠的预测评价,利用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已有的小比例尺地形地质图、钻孔资料、地球化学数据、重力数据、磁法数据、电法数据等,建立了多元地学信息三维地质模 型,对成矿有利部位进行了定量预测,并进行了深部工程验证,深部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根据最新勘查成果,在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区深部及外围控制了4条锌铜多金属矿体,新增资源量铅金属量3.97 万t、锌 金属量56.97 万t、铜金属量3.61 万t、银金属量30.68 t,为一大型锌铜多金属矿。综合研究认为:位于栾川矿集区的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与周围的钼钨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相似,属于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为岩浆热液交代型层状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系统自深部至外围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即深部为南泥湖岩体,岩体内外接触带为南泥湖钨钼矿床,中上部(600~1 500 m范围)为矽卡岩型铜锌多金属矿床(中高温), 上部为脉状铅锌银矿床(1 500~2 500 m范围)。骆驼山(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成矿系统中上部(600~1 500 m范围)中间过渡带,仅为其中的一部分,找矿潜力巨大,沿背斜轴向西,以及背斜的北翼均有成矿的可 能,通过进一步勘查有望成为一个超大型锌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多金属矿石中矿物种类繁多,嵌布关系复杂,锌品种波动大。采用快速优先浮选直接得出部分优铜精矿,有利于调节铜锌比例,是降低铜精矿含杂和提高回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铜锌矿物分选中,大多采用抑制锌矿物浮选铜矿物的工艺,因此对闪锌矿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对于提高铜锌矿浮选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铜锌矿物浮选分离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无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和组合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实践,并指出了研制高效、廉价、环保、无毒抑制剂是未来铜锌分离抑制剂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内某铜锌硫化矿中锌以极为少见的纤维锌矿形式存在,并且与黄铜矿的嵌布关系极为复杂。由于锌矿中锌与锰、镉构成完全类质同相固溶体,具有易浮难抑的特点,造成铜精矿中锌的含量超标。通过大量的纤维锌矿的特效抑制剂和黄铜矿的高选择性捕收剂试验,最终选择GY316做抑制剂,GYT做捕收剂,获得了铜品位为20.05%、回收率为66.07%的铜精矿,其中含锌为6.91%,实现了铜精矿降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沃诺斯(Vuonos)铜锌矿是奥托昆普公司所属的一个现代化中型企业,也是芬兰第一个采用液压凿岩的地下矿山。该矿位于奥托昆普东北6公里处,1965年开始勘探,1972年投产,1979年矿石产量55万吨。矿床呈板状产于石英岩中,倾斜平缓,距地表50~200米,走向长3.5公里,宽50~200米,平均厚度6米。矿石储量600万吨,平均品位:铜2.5%,锌1.5%,铁22%,硫15%。主要矿物有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与钴镍黄铁矿。  相似文献   

11.
斯特肯约克(Stekenjokk)铜锌矿是博立登公司最近新建的一个采选企业,年产矿石40万吨(2000吨/日)。1973年开始筹建,1975年小露天投产,1976年上半年地下矿全部建成。小露天可采矿量仅25万吨,不久即将结束生产。地下矿机械化程度较高,全部使用无轨自行设备,而且据称是国外第一个完全实现液压凿岩的矿山。该矿位于瑞典北部与挪威毗邻的山区。矿体走向长约2000米,倾角13°,延深500米,围岩为绢云母  相似文献   

12.
赛尔拜(Selbaic)铜锌矿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北部朱特勒(Joutel)区西北82公里处。朱特勒区以魁北克省西北部的第四东-西火山沉积群著称。产出的主要金属是铜和锌,金和银的含量也都很高。  相似文献   

13.
对高硫铜锌矿采用粗磨后混合浮选流程,该流程具有回收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但混合粗精矿的铜-锌-硫分离一直是金属选矿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云南思茅地区高硫铜锌矿,含Cu 3.03%、Zn 3.90%、S 27.44%,采用"全混浮—再磨脱硫—铜锌分离"工艺,研究了再磨细度、药剂用量等因素对混合浮选和铜-锌-硫分离的影响。混合浮选抛尾量为37.61%,混合粗精矿Cu回收率96.34%,Zn回收率98.37%,S回收率98.87%。当粗精矿再磨细度-38μm占90%时脱硫,获得硫铁精矿含S 45.74%,S回收率74.43%;铜锌分离闭路试验获得的铜精矿含Cu 24.01%,Cu回收率86.76%;锌精矿含Zn 52.30%,Zn回收率87.12%。结果表明对高硫铜锌矿采用全混浮—再磨脱硫—铜锌分离工艺可实现各矿物较彻底分离。  相似文献   

14.
CCE组合抑制剂用于铜锌分离浮选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CE组合抑制剂在铜锌分离中对在矿床中被铜离子活化了的锌是一种去活剂,在该药剂作用下同时添加硫酸锌、亚硫酸钠即能使锌矿物在铜锌分离中得到很好地抑制,从而达到铜锌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高硫铜锌矿采用粗磨后混合浮选具有回收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但混合粗精矿的铜-锌-硫分离一直是金属选矿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云南思茅地区高硫铜锌矿,含Cu3.03%、Zn3 .90%、S 27.44%,采用“混合浮选-再磨脱硫-铜锌分离”工艺,研究了再磨细度、药剂用量等因素对混合浮选和铜-锌-硫分离的影响。混合浮选抛尾量为37.61%,混合粗精矿Cu回收率96.34%,Zn回收率98.37%,S回收率98.87%。当粗精矿再磨细度-38μm 90%时脱硫,获得硫铁精矿含S 45.74%,S回收率74.43%,铜锌分离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含Cu 24.01%,Cu回收率86.76%,锌精矿含Zn52.30%,Zn回收率87.12%。表明对高硫铜锌矿采用 “混合浮选-再磨脱硫-铜锌分离”工艺可实现各矿物较彻底分离。  相似文献   

16.
试验矿样为广西某选厂铜锌混合精矿,该混合精矿铜锌矿物相互间嵌布粒度细,再次磨矿产生的次生铜离子对闪锌矿具有活化作用。针对该矿样的性质特点,试验采用混合精矿再磨-浮选分离的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抑制剂DT与硫酸锌组合能有效除矿浆中的铜离子,高效抑制锌矿物。在混合精矿铜品位12.48%,锌品位12.75%的条件下,闭路试验经过一粗二扫一精得到铜精矿铜品位21.75%、铜回收率68.54%,锌品位降至6.88%,实现了铜锌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7.
18.
乌登(Udden)铜锌矿位于瑞典北部,是博立登公司近几年新建的一个现代化的“第三代”地下矿山。1968年开始基建,小露天于1971年投产,1974年底结束。地下开采始于1973年,现已全部转入坑内,年产矿石32万吨。地下矿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主要特点是无轨采矿并全面实现了液压凿岩。矿床产于火山岩系中,围岩为斯卡隆化凝灰岩。矿体呈扁豆状,倾角约80°,延深300米。在-100米和-200米水平,矿体范围最大,走向长370米,宽10~35米,面积约7500米~2;到-300米水平,矿体面积减至2000米~2,矿石平均含铜  相似文献   

19.
皮赫札米(Pyhasalmi)铜锌矿位于芬兰中部,是奥托昆普公司所属的一个现代化中型采选企业。矿床于1958年发现,翌年开始基建和下掘主井,1962年3月投产。由于地表复盖层厚度仅3米,采用露天地下联合开采。露天矿设计产量60(万吨/年),1976年已全部转入地下开采。全年共采出矿岩96.6万吨,其中矿石90万吨。矿体赋存在绢云母石英岩中,伴有云母片麻岩带,围岩不甚稳固。矿体外形不规则,在平面上略呈S形,中部厚,两端窄(图1)。走向长约650米,上部最大宽度85米,125米水平以下宽度减至25~  相似文献   

20.
在挪威的勒肯地区,金属矿的开采已有300余年历史。目前的地下铜锌矿开采作业已全部实现机械化并采用最新的设备和方法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