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唐草纹是敦煌壁画艺术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纹饰,同样作为一种装饰题材在敦煌装饰图案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唐草纹在敦煌壁画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辨析唐草纹的起源,深入了解唐草纹的演变与发展。其次,通过搜集并学习敦煌石窟中的唐草纹,了解唐草纹在壁画中装饰的特点,总结唐草纹在其中的形式美。唐草纹作为宗教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不仅表现出来旺盛的生命力,在与不同花草纹样结合起来又有着不同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2.
在皮雕工艺中,最为大众及皮具爱好者所熟知的当属唐草,殊不知除了唐草这种表现形式外,还有皮革塑形这种工艺,最常见的乃皮革铃铛。唐草本属于皮革塑形工艺中的一种,但由于唐草在皮具中应用较为常见,而其他皮革塑形种类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少见,且专门从事皮塑的人相对较少,因此皮塑中其他种类在日常生活中相对少见。具有立体化形式的皮塑的应用应该被挖掘出来,并呈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3.
博源 《丝绸》1983,(10)
牡丹素称“花中之王”,是锦缎图案常用题材之一。牡丹在锦缎图案中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用于其他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并体现出各种截然不同的装饰特点及多种装饰风格。至今,她仍活跃在锦缎图案这块百花齐放的艺苑里,为广大的消费者所喜闻乐见。追本溯源,早在隋唐时期,当花草缠枝图案得到发展而成为“唐草纹”时,牡丹也随葡萄、石榴、月季、菊花、梅花等奇花异草出现在各种工艺美术品上。据记载,在隋唐以前,并无牡丹之称,牡丹属芍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出土文物研究,发现缂丝至晚出现在唐代,前身为缂毛。唐代舞俑缂丝束腰带是目前中国发现距今年代最为久远的缂丝实物。缂丝技艺由唐发展至宋,内陆地区发展快于新疆地区。印金缂丝狩猎纹残片显示元代缂丝技艺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富春山居图》原作史料为参考,以"金玉合璧,久久归一"为思想灵魂,将国家愿望、民族情结、艺术境界、工艺传承等完美融汇于一体。以珠联璧合的和合玉璧点睛《无用师卷》和《剩山图》山水合璧之意;顶部及底部镶嵌大小玛瑙各一枚,如同隔水相望的眼睛,辅以"回纹"、"盘长纹"、"同根草纹"、"双龙献宝纹"等吉祥元素,寓意两岸同根,和平统一,永享盛世。  相似文献   

6.
《丝绸》2021,(6)
古代织锦中"狮子纹"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地域特征,从经锦狮纹到纬锦狮纹的流行不仅是中西织锦货物贸易的关系,也是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难得实例。文章以北朝至唐时期遗存狮纹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类型学、纺织科技学、艺术考古学等方面再解读,从狮纹锦的艺术特征和织造特点两方面,探析狮纹锦本土化演绎历程。研究认为:起于丝路贸易模仿的狮纹锦,并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在模仿中不断改进织锦技术,最终形成具有本土文化属性的狮纹锦。本土狮纹锦的成因与社会文化背景、织工自身的知识体系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7.
温柔的荒芜     
冷莹 《美容院》2016,(4):39-40
如果相逢已无爱,她知道,他已经给了她最好的礼物。失重的鸟一个人的时候唐草在屋里转圈。左脚的鞋跟抵在右脚的鞋尖上,替换,紧凑的脚步环成小小一圈。唐革展开手,模仿一只鸟的姿势。却总是无法平衡,微微向圆圈的中心倾斜,像一只失重的鸟。这个过程令她有一些凌乱的心事。其间也想起李河卫生间里那支磨钝的牙刷。该换一支了,她想。唐草不知道李河是她的什么。她叫他喂、哥、老骗子,有时候也叫叔叔,任何可能用来作称呼的东西。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他  相似文献   

8.
《西部皮革》2008,(3):19
crocs,春夏首次在中国大陆推出限量款Karaqusa(唐草)和Celeste Lace Up(缚带莎丽丝),这两款鞋型是由crocs亚洲配饰经理Yamane Satoshi首次为crocs设计的08全新春夏鞋款,体贴的满足了亚洲顾客市场的品位。  相似文献   

9.
0前言乙草胺(Acetochlor),又名禾耐斯,是选择性除草剂,被杂草幼芽、根吸收后,干扰核酸代谢与蛋白质合成,抑制光合作用。乙草胺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好,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差,主要防除马唐、稗草、狗尾草、早熟禾、看麦娘、牛筋草、野黍等,对鸭跖草、铁苋草、  相似文献   

10.
火草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纺织技艺中的古老纺织原料,为了对火草纤维进行系统研究并实现在纺织领域的推广应用,选取云南野生火草,通过手工方式从其叶片背部剥离火草纤维绒网。通过实验表征了火草纤维及其绒网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火草纤维直径在1.05~5.76 μm之间,为超细纤维,其纵向形态为特征性的带状转曲,表面有褶纹沟槽,横截面呈不规则腰圆形带中腔结构;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晶度为55.52%,具有较好的耐热性,热分解温度为240 ℃;纤维中脂蜡质含量为6%,与水的接触角约为129.5°,有较好的疏水能力,回潮率为11.69%,含水率为10.47%,与棉纤维相比较高;火草纤维常温下耐酸碱性好,纤维水萃取液的pH值为7.23,对人体皮肤友好。  相似文献   

11.
唐三彩与绞缬是中国唐代极为流行的一种装饰艺术,两者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性。经比较研究,其在纹样造型、构成形式、色彩搭配等方面均具有相对一致的可比性,唐三彩纹样中具有的晕化、几何构成等特点都反映出唐代绞缬技艺的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分析唐代服装艺术特点以及唐代服装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探索如何在尊重唐代服装艺术的基础上,创新地将唐代服装的美学特质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  相似文献   

13.
刘翔  王锐明  徐秋妍 《丝绸》2022,59(2):87-93
唐昭陵保存了初唐时期大量壁画资料,但服装出土实物少,给服装结构的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对唐昭陵壁画中的女装款式、比例的统计分析,以出现率最高的半臂套装和襦裙套装为研究对象,利用比例换算、CLO3D虚拟试衣实验法测量推算出服装尺寸,并进行试穿实验,复原出服饰结构。通过服装比例比较、可穿性、变形率及压力等评价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虚拟复原的可行性。研究得出,壁画中主流款式的服装结构构成形式、服装与身高的比例关系、穿着方法对形态的影响等相关结论,为初唐女装结构与形象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唐代女子服饰无疑是最亮眼的一朵瑰丽之花.唐代女性在其政治开明、国富民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服装追新求异,诞生了无数女性形象,是女子服饰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也为后人设计唐代风格服饰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本文从分析唐代女性服饰的典型特征、服装样式和审美入手,以影视剧中的经典唐代女子形象为案例,分析影视...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唐代经济、文化的特点.阐述了唐代的经济和文化对唐代服饰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莫高窟唐代团花纹样研究》选取莫高窟唐代团花纹样,结合唐代政治和文化生态的变迁,对团花的形式语言演变展开探索性研究。此书将莫高窟团花纹样的研究范畴设定在莫高窟唐代四个时期,分别展开团花纹样形式语言、特征变迁等方面的探讨,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化、同质化和艺术效果呈现,对其造型和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建设性地采用解构式、量化分析研究方法,系统地对团花纹样展开调查和研究,归纳总结出唐代四个时期团花纹样造型演变特点、纹样表意特征的变迁等,并进一步从文化历史层面对团花纹样个体和集群变迁表现进行深入挖掘。此外,作者从横向角度比对唐代同时期世俗工艺美术团花案例,并分析其与现当代设计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7.
左双喜  郑怀湘 《纺织学报》2012,33(1):116-120
 唐代服饰风格千姿百态、多彩多姿,服饰文化表现为华丽、开放,唐代服饰上的开放得益于胡、汉文化乃至异域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从融汇艺术的角度全新的诠释唐代服装特点及成因,针对外来文化和内衣外穿的形式分析其款式特点;对唐代融汇胡服特色和多种文化元素的女装进行剖析,唐代服装的融汇艺术形式新颖,拓展了服装融汇艺术的设计域面,对现代服装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曹喆  孙晔 《纺织学报》2006,27(6):111-115
紫色是唐代高等级官员才可使用的色彩,统治阶级对紫色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考证了唐代的紫服制度。自唐代开始有了独特的紫、绯衣赏赐制度,将紫色和绯色的服装赏给有功的官员。后赏赐的范围越来越大,没有资格穿紫服的人也穿上了紫服,在唐代形成了所谓的借服制度。虽然唐代对色彩使用作了等级森严的规定,但下层阶级往往会越级使用服色,并屡禁不止。还探讨了唐代紫色的色彩倾向,认为唐代官服使用的紫色应该是深青紫。  相似文献   

19.
朱毅  ;刘亚萍 《家具》2014,(4):94-98
从唐代东北地区的历史、地理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参照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对唐代东北地区的家具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其风格特点,目的是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东北地区的家具发展历史唐代家具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明清时期,从地域的角度,我们对家具的研究又往往集中在中原地区,而对于东北地区的家具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在几百年前的封建王朝,政治经济得到极大发展的年代,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人们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家具文化,唐代家具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唐代鄂尔多斯高原地域的盐、夏、灵诸州分布着众多的盐池,成为唐代第二大池盐生产地。隋唐时期生产技术明显发展,垦畦吹晒法的普遍推行使该地域的池盐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对于该地域的盐业管理,经历了前后两个明显不同的时期。唐代前期继承隋代宽松的盐业政策,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池盐。唐代后期则经过几次盐法改革,开始逐步实行食盐专卖制度,由国家垄断盐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