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化学法、荧光光谱法等分析手段,研究猪肉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等化学作用力对凝胶强度的影响,探索化学作用力对猪肉凝胶网络结构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形成凝胶的过程中,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对凝胶强度影响显著,离子键对凝胶强度影响较小,随着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的增加,猪肉凝胶强度增加,维持猪肉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化学作用力为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  相似文献   

2.
以猪肉为原料,添加面筋蛋白,通过测定凝胶的蒸煮损失、保水性、质构、化学作用力、流变特性、微观结构以及水分迁移等指标,研究面筋蛋白对猪肉糜凝胶特性及水分分布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面筋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蒸煮损失持续下降(P0.05),T_2弛豫时间始终向短时间方向移动,不易流动水的比例显著增加,面筋蛋白提高了凝胶的保水性,但添加量超过6%,保水性上升不明显(P0.05);添加面筋蛋白,凝胶硬度与咀嚼性上升明显,弹性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在添加量为6%时最大,回复性持续增加,在添加量为6%时,为0.329,与添加量8%、1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是面筋蛋白肉糜凝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G′随面筋蛋白添加量增加而升高。面筋蛋白可以提高猪肉糜凝胶的形成能力,添加6%的面筋蛋白,猪肉糜凝胶致密均匀、光滑细腻,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猪肉糜为原料,用菠萝蛋白酶酶解后,再添加TG酶对其进行交联,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水解度和失水率为考察指标,研究TG酶对酶解后的猪肉糜营养物质的捕集能力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G酶的猪肉糜水解度和失水率比不添加的明显降低,水解度从5.76%降到4.04%,失水率从23.64%降到9.38%。由正交实验得出,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加酶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TG酶添加量0.5%,作用温度35℃,作用时间1h,猪肉糜的水解度和失水率都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4.
来睿  刘洁  刘亚伟 《食品科学》2023,(10):100-105
为探究经冷冻-解冻处理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与玉米醇溶蛋白复合凝胶部分替代猪肉糜的可行性。将不同KGM和玉米醇溶蛋白添加比例(8∶1、2∶1、1∶2、1∶8)的冷冻复合凝胶以不同添加量(20%、40%、60%、80%)加入到猪肉糜中,研究不同KGM和玉米醇溶蛋白添加比例的冷冻复合凝胶及其不同添加量对猪肉糜的色泽、质构特性、压力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冻复合凝胶的添加量为20%时,复合猪肉糜的颜色、硬度、弹性与纯猪肉糜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并且冷冻复合凝胶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猪肉糜的压力失水率。此时KGM与玉米醇溶蛋白比例的变化对复合猪肉糜的硬度、弹性以及压力失水率无显著影响。由此可知,冷冻复合凝胶能够部分替代猪肉糜,具有制备低脂肉制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法测定超高压猪肉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变化,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猪肉凝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进而研究化学作用力和蛋白质构象对凝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上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增加,β-折叠会部分转变成β-转角和无规卷曲。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是凝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β-转角和无规卷曲是维持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蛋白质构象。  相似文献   

6.
以质量分数25%和50%猪血浆蛋白乳化棕榈油替代猪背膘,研究其对猪肉糜凝胶特性、流变性、水分分布 状态和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化棕榈油可显著提高猪肉糜凝胶的L*值、b*值、蒸煮得率、硬度 和弹性(P<0.05),在替代量为50%时猪肉糜凝胶有最高的L*值、b*值、蒸煮得率、硬度和弹性。在80 ℃,猪背 膘替代量为50%时猪肉糜的G’最高。低场核磁共振结果表明:添加乳化棕榈油猪肉糜凝胶的T22起始弛豫时间较短, T21的峰面积比例增加,而T22的峰面积比例降低,说明水分可移动性降低,不易流动的水分含量增加,猪肉糜凝胶 的保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鹰嘴豆分离蛋白对减盐猪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不同添加量对2种盐含量(质量分数1.4%和2%)猪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将猪瘦肉与猪背膘斩拌成肉糜,分别设置不同盐含量和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处理组并加热制成凝胶。测定猪肉糜凝胶的色泽、乳化稳定性、质构、水分分布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不添加鹰嘴豆分离蛋白的条件下,1.4%食盐质量分数的猪肉糜凝胶的汁液流失和硬度值显著高于2%食盐浓度的猪肉糜凝胶;相同食盐浓度条件下,随着CPI添加量的增加,猪肉糜凝胶的a^*值、b^*值、硬度、弹性、咀嚼性以及不易流动水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动态流变储能模量G'值升高,汁液流失率显著降低(P<0.05),并在CPI添加量为1.2%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在相同CPI添加量条件下,1.4%食盐1.2% CPI的猪肉糜凝胶的储能模量G'值高于2%食盐1.2% CPI的猪肉糜凝胶,且2组凝胶的不易流动水比例、乳化稳定性、质构特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鹰嘴豆分离蛋白的添加能够在降低食盐用量的同时提升猪肉糜的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8.
探究茶多酚对羊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将不同添加量(0.00%、0.01%、0.05%、0.10%、0.50%、1.00%)(w/w)的茶多酚添加到羊肉糜后测定其保水性、乳化稳定性、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茶多酚添加量的增加,羊肉糜的保水性和乳化稳定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和回复性显著降低(P0.05);当茶多酚添加量不超过0.10%时,茶多酚的添加有助于形成致密、形状规则且分布均匀的羊肉糜凝胶,显著改善羊肉糜的乳化稳定性和保水性(P0.05),其蒸煮损失和解冻损失在0.10%添加量时有最小值,分别为14.13%和0.99%。说明添加0.01%和0.05%茶多酚使羊肉糜凝胶网络结构紧密、孔径较小,乳化稳定性提高,添加0.10%的茶多酚可显著改善羊肉糜的保水性,而过量的多酚物质可能使蛋白质过度聚集,形成大分子聚集体,从而导致羊肉糜的凝胶特性变差。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淀粉-鱼糜为研究对象,探讨添加仙草胶(hsian-tsao gum, HG)对淀粉-鱼糜复合凝胶感官特性、凝胶特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凝胶形成作用力、微观结构)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添加HG可改善凝胶感官特性和质构特性,添加0.5%(质量分数)HG时淀粉-鱼糜凝胶破断力、形变和凝胶强度均最大。添加HG可促进蛋白质聚集,增加淀粉-鱼糜凝胶形成作用力(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增强凝胶网络结构,改善淀粉-鱼糜凝胶质构特性,添加0.5%(质量分数)HG时,淀粉-鱼糜凝胶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最大;但添加HG降低了淀粉-鱼糜凝胶体外分解率和蛋白质消化率。经主成分分析,疏水相互作用与样品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呈现正相关性,二硫键与样品弹性、黏性和凝胶强度呈现正相关性;凝胶体外分解率和蛋白质消化率与疏水相互作用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与样品硬度、胶着性、咀嚼性、黏性、弹性和凝胶强度呈现负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添加HG改善淀粉-鱼糜凝胶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和卡拉胶为对照,研究黑木耳多糖对猪肉糜的质构特性和氧化特性的影响。分别将0.6%、1%、3%的黑木耳多糖,0.2%的BHA和0.1%的卡拉胶添加到猪肉糜中,4 ℃冷藏9 d,测定其硬度、弹性、回复力、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总巯基含量及羰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3%的黑木耳多糖可以显著降低猪肉糜的初始硬度(P<0.05),添加1%的黑木耳多糖可以延缓猪肉糜硬度的增加,但对弹性和回复力没有明显的影响;经过9 d的贮藏,添加黑木耳多糖的各组猪肉糜TBARS值均小于空白组(2.09 mg/kg),而总巯基含量则高于空白组,此外添加3%的黑木耳多糖可以较好地抑制羰基的产生,这种作用效果与0.2%的BHA相近。黑木耳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添加到猪肉糜制品中,可以改善肉糜的质构特性并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部分替代合成类抗氧化剂BHA。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大豆为原料提取7S 球蛋白,并对其进行酶法水解。以质构特性、凝胶强度、肉肠得率为评价指标,比较添加不同水解度和不同添加量的7S 酶解蛋白对猪肉肠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肉肠专用比,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7S 球蛋白水解度为11%、添加量为1.5%。  相似文献   

12.
以中豆36为原料,提取11S球蛋白,用胰蛋白酶进行水解。研究不同水解度酶解产物的乳化性、持水性、持油性等功能特性,比较不同水解度产物添加到猪肉肠中对其质构及得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度为12%时,11S球蛋白酶解产物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最高并且对肉肠质构特性和得率影响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不连续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所选不同大豆品种中蛋白质的亚基组成及其比值(7S/11S)进行了测定,得出品种间差异对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变化影响较明显。然后将所选大豆品种添加到肉肠中,通过测定肉肠品质(质构、凝胶强度、得率),将其与亚基组成及7S/11S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各亚基对肉肠品质参数的影响显著程度各不相同。其中α-亚基和A3酸性亚基与肉肠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凝胶强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性;β-亚基与肉肠的硬度、咀嚼性、凝胶强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与弹性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性;7S/11S与肉肠的弹性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咀嚼性和凝胶强度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与硬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得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中豆36为原料,提取7S球蛋白,用菠萝蛋白酶水解对其水解。研究了不同水解度酶解产物的、持水性、吸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疏水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水解度为7%时7S球蛋白酶解产物的吸油性、持水性、疏水性最高。并将不同水解度的酶解蛋白添加到猪肉肠中,水解度为7%的酶解蛋白可以明显的改善猪肉肠的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菠萝蛋白酶对大豆7S球蛋白进行限制性水解,将不同水解度的7S球蛋白酶解产物添加到猪肉肠中进行应用研究.以质构特性、肉肠得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水解度和添加量的7S球蛋白酶解产物对猪肉肠品质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猪肉肠专用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7S球蛋白水解度为6%,添加量为1.5%.  相似文献   

16.
大豆7S球蛋白凝胶光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深入地研究了大豆7S球蛋白凝胶光学和流变学性质与蛋白质浓度、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形成蛋白质凝胶(蛋白质浓度≥7.5%)的前提下,低的蛋白质浓度有利于大豆7S球蛋白形成透明性凝胶,但凝胶强度较低;温度>85℃有利于蛋白凝胶透明性和强度的提高;加热60min.较为适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显示大豆7S球蛋白透明凝胶具有有序微观结构;探讨了大豆7S球蛋白形成透明凝胶机理。可为进一步研究大豆蛋白凝胶的光学性质和研制透明的大豆蛋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更好地揭示大豆蛋白质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为肉糜类制品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将鸡胸脯肉和大豆蛋白质中的含量最多和最重要的肌球蛋白与11S大豆球蛋白分别进行了提取,并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凝胶电泳对蛋白质进行了鉴定;采用质构仪、低场核磁共振仪、扫描电镜等现代生物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了11S大豆球蛋白添加浓度对肌球蛋白凝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取的两种蛋白质纯度都达到了90%以上;低浓度的11S大豆球蛋白对肌球蛋白凝胶的保水性有提高作用,较高浓度的添加显著降低凝胶保水性;11S大豆球蛋白能对肌球蛋白凝胶强度影响不大;高浓度的11S的添加能够使肌球蛋白凝胶形成空洞直径较大的不均匀的微观结构。综合考虑,4%11S的添加量能够获得理想的肌球蛋白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碎肉为试验对象,研究2.4%葡萄糖酸内酯(GDL)介导下的蛋白在低温(4 ℃)交联过程中,鱼糜凝胶的化学作用力和质构特性随交联时间(0~24 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低温酸诱导过程中γ-羧酰胺基和伯胺产生的交联键、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使得碎肉蛋白之间发生交联从而形成了高强度的凝胶。鱼糜凝胶在交联过程中,蛋白凝胶的持水性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凝胶特性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交联时间为20~24 h时,鱼糜凝胶强度均显著高于5~15 h(P<0.05);硬度在20 h达到最高,而咀嚼度在15~20 h时达到最高(P<0.05)。综上所述,罗非鱼碎肉蛋白在低温酸诱导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20 h为最佳交联时间。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was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AOT reverse micelle on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7S and 11S globulins from soy proteins, and compared with aqueous buffer extr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 surface hydrophobicity and SH groups of 7S and 11S globulins and SS bonds of 11S globulin, using AOT reverse micelle extraction, were augmented, and SS bonds of 7S globulin decreased. The therm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7S and 11S globulins extracted using the two methods were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rheometery.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ak denaturation temperature and heat of transition of 7S and 11S globulins with aqueous buffer extraction were different from that with AOT reverse micellar extraction. The AOT reverse micelle did not affect the gel properties of 11S globulin, while it influenced 7S globulin’s. Hardness, springiness, gumminess, adhesiveness and chewiness of 7S globulin from AOT reverse micelle were lower than that from aqueous buffer extraction, but gumminess was hig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