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烟熏食品中苯并(a)芘的产生机理及防止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从当前备受关注的烟熏食品的安全问题出发,简述了烟熏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苯并(a)芘(benzo(a)pyrene)的产生机理、毒害、检测及防止方法,为今后更好的研究苯并(a)芘,控制其在烟熏食品中的含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市售不同类型(广味和川味)、包装方式(散装和包装)和不同发酵时间的中式香肠,分析几种市售中式香肠中以3,4-苯并(a)芘为代表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含量和来源,为香肠质控措施的完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散装和包装川味香肠中苯并(a)芘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42、0.20μg/kg,散装和包装广味香肠中苯并(a)芘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5、0.10μg/kg;随着发酵天数的增加,川味香肠中苯并(a)芘的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川味香肠中苯并(a)芘含量明显高于广味香肠,散装香肠苯并(a)芘含量高于包装香肠;香肠中苯并(a)芘主要来源于烟熏工艺过程,同时其自身发酵过程也会产生微量苯并(a)芘。   相似文献   

3.
苯并(a)芘由于其强致癌性,引起各国科学家对其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介绍了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食用油中苯并(a)芘分析方法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2):125-129
概述了食用油中苯并(a)芘残留现状,介绍了当前在食用油苯并(a)芘残留分析中应用的液液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色谱法、光谱法等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提出了我国食用油中苯并(a)芘检测技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来源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食用植物油中强致癌物苯并(a)芘(BaP)超标事件的相继报道,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强烈关注.根据已有文献报道,总结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中BaP的主要来源及迁移变化情况,并结合非食品领域BaP形成机理的报道,分析食用植物油中BaP的形成机理,为食用植物油中BaP来源和形成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以利于有效控制食用植物油中BaP含量方法的建立,达到降低和控制食用植物油中BaP的污染,保证人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检测精准度,避免检测中不同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较大干扰,提出基于HPLC-FLD法的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检测方法研究.通过实验检测,确定最佳苯并(a)芘检测方法为选取HiCapt Benzo作为固相萃取柱,利用丙酮完成固相萃取柱洗脱,控制用量为3 mL.实验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式及不同来源的油茶籽原油中苯并(a)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油茶籽在焙炒前进行粗约粉碎时,由于油茶籽壳很薄、很脆、水分低、不含油,很容易形成小碎片;而油茶籽仁含油量高,有一定的韧性,粉碎时不容易破碎,形成的颗粒较大.在焙炒过程中焙炒程度 以较大颗粒为标准,从而导致小粒榨料烧焦和炭化,生成苯并(a)芘残留在榨料中.这些榨料进入榨机后又由于压力瞬间升高,榨料之间发生强力摩擦并同时产生热量,在这种高温、高压下榨料中的苯并(a)芘会继续升高,同时部分随油茶籽油流出,而另一部分残留在油茶籽饼中.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的苯并(a)芘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芝麻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适量样品溶解于正己烷中,经中性氧化铝柱吸附,用正己烷洗脱苯并(a)芘,采用荧光检测器检测.苯并(a)芘在0.1~20 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1.226x-0.7335,R2=0.9998;对芝麻油样品进行苯并(a)芘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为...  相似文献   

9.
植物油加工中苯并(a)芘的产生途径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并(a)芘是三大强致癌物质之一,油脂在加工过程中易受其污染。探讨植物油在加工过程中苯并(a)芘的可能来源,从预防和去除两方面对苯并(a)芘的控制措施进行阐述,并对避免苯并(a)芘产生的新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改进了食用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Elipse PAH色谱柱,以乙腈-水(88/12,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 μL,以384 nm为激发波长,412 nm为发射波长测定荧光强度.方法的检出限为0.4μg/kg,在0.000 8~0.4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在85%以上.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且前处理简单,可直接用于食用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可追踪系统在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发达国家在食品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应用可追踪系统(技术)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管的应用和近年来,我国的食品领域在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并提出了该技术本身和在应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台湾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和国外先进国家相关标准的差异,研究明确我国食品存在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就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如何加大管理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放心食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食品冷链中的食品安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我国食品冷链系统的发展现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并对今后冷链系统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我国目前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现状,报道了我国兽药安全管理采取的措施,分析了我国兽药管理体系和法律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兽药安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在食品营养及安全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分析食品中营养成分和食品安全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食用香精的系统介绍以及其在糖果,饮料,调味料,乳制品和烘焙制品等食品工业中的作用,阐述了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食用香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食品工业过滤用无纺布滤料的生产方法和原材料选择。利用气流成网针刺无纺布生产线,通过喂料开松、计量配棉、梳理成网、针刺复合、整烫定型,可得产品。原材料采用三种不同纤度的涤纶短纤维,其配比为:1.35dtex×51mm为35~40%、2.25dtex×51mm为30~40%、5.40dtex×51mm为30~40%,这三种不同纤度纤维制得的滤料,单重400g/m~2以上,其过滤效率达98.5%以上,透水性达260L/m~2·s以上,压力损失低于14000Pa。  相似文献   

20.
动物性食品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动物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可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可靠、灵敏和实用的检测分析技术是关键。介绍了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分析方法的进展,特别是样品的前处理及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