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尾矿库堆积坝浸润线的埋深与坝坡安全直接相关,对照《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2013中有关控制浸润线的要求,整理了浸润线预警阈值的计算方法和逻辑控制关系,并结合实际工程,建立了浸润线计算模型,研究了浸润线最小埋深与稳定性、渗流边界等的关系,为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浸润线预警阈值的设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支持尾矿库的现场安全监管与决策,根据粗糙集和贝叶斯决策理论,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的尾矿坝浸润线预警方法以确定合理的尾矿坝浸润线预警阈值。首先,根据尾矿渗透性与干滩长度的不确定性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计算得到离散尾矿坝体安全系数对应的浸润线的多点位(埋深)数据;其次,以粗糙集属性重要度分析为前提,采用贝叶斯决策法建立坝体安全系数与浸润线埋深的多属性决策模型,以互信息熵表示安全系数对浸润线多点位埋深数据的依赖程度;最后,用条件概率量化浸润线重要点位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最大后验概率确定浸润线埋深预警阈值。通过对陕西某尾矿坝的实例研究,得出堆积坝标高1 220. 03、1 200. 03、1 180. 03、1 150. 03 m处的浸润线高于37. 33、19. 9、17. 6、11. 6 m时,尾矿坝存在潜在不稳定风险,应采取措施降低浸润线高度。结果表明,浸润线预警阈值能客观反映尾矿坝稳定性状况,完善了尾矿库的现场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尾矿坝的渗流状态是影响尾矿坝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坝体浸润线是尾矿坝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以浙江龙泉尾矿库为例,通过尾矿坝渗流场的模拟,对传统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浸润线进行对比验证,以确定坝体浸润线,并设计采用辐射井降水技术降低坝体浸润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4.
鉴于当前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中关于浸润线埋深预警值的选定上存在困难,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浸润线在线监测系统,从坝体稳定性角度,分析研究了尾矿坝坝体浸润线监测的预警值,提出了汛期尾矿库坝体最不利浸润线的确定方法,将预警参数分为企业、县安监局、市安监局三级预警,并针对不同工况确定三级预警参数,此研究成果可为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尾矿库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建筑,属于矿山三大控制性工程之一,亦是矿山最大的危险源.尾矿坝是尾矿库的主要构筑物,它的浸润线是尾矿库的生命线,是尾矿库稳定性评价的关键基础资料,也是尾矿库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此,我们利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对不同库水位情况下尾矿坝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获得尾矿坝浸润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排渗管和坝高对尾矿坝浸润线的影响程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尾矿库不同工况下浸润线位置 进行研究。 采用 Midas-GTS 软件渗流分析模块对尾矿坝在增设排渗管前后、不同坝高、不同运行水位工况下渗流场分 布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不同工况下浸润线位置。 结果表明:增设排渗管后,浸润线与实测浸润线耦合较好,相对误 差在合理范围内;坝高 100 m 时,每隔 7 m 高程差布设排渗管的方案可有效控制坝体内浸润线的埋深和分布,防止发 生渗透破坏,使尾矿库安全运行。 本次研究考虑了尾矿库的复杂性及排渗管对渗流场的直接影响,为尾矿库三维渗 流安全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影响尾矿库渗流场的因素及降低浸润线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了初期坝排渗能力、尾矿堆积坝干滩长度、坝内各层渗透系数之比以及尾矿堆积坝下游坡比等因素对坝体浸润线的影响程度以及降低浸润线的措施,从而为尾矿库的设计、施工、运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对保证尾矿库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尾矿库是矿山企业中十分重要的生产和环保设施,尾矿坝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环境保护及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尾矿坝安全运行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然而,尾矿库浸润线过高往往会影响坝体稳定,造成坝体破坏。介绍的垂直水平联合排渗技术可有效降低坝体浸润线,加速尾矿固结,增强坝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控制尾矿坝的浸润线,保证尾矿库的安全,承德某铁矿尾矿库初期坝采用透水堆石坝,堆积坝排渗采用盲沟水平排渗形式。在实际生产运行中有效降低了坝体的浸润线,使浸润线保持在较低水平,符合安全要求,为同类型尾矿库地施工及管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云南某尾矿库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尾矿坝稳定性日渐变差等问题,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堆坝模型试验的浸润线分析结果和室内渗透系数试验等方法,根据室内土工实验的尾矿体渗透系数实验结果,参考国内外尾矿坝渗流计算的渗透系数经验值,考虑到尾矿坝中尾矿体的各向异性问题,选取合理的计算参数,分析尾矿库在不同工况下尾矿坝浸润线的埋深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试验结果与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较吻合,能够反映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柿竹园公司多金属井下铲运机出矿采用人工计量的形式来完成。这种方式存在计量效率低、浪费人力成本、计量不准确、作业环境差等诸多问题。结合铲运机装载量电子秤技术、无线射频技术、2.4GWIFI技术、组网技术等,完成了多金属井下铲运机自动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动计量和远程实时监控,在实际生产运用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雍建军 《中州煤炭》2020,(6):130-133,136
为了满足综采工作面自动化要求,需将刮板输送机直线度控制在许可范围内,分析了煤矿刮板输送机自动校直技术,在刮板输送机构成及形态的基础上,分析了刮板输送机直线度控制误差以及检测误差。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系统,研究了刮板输送机的直线度控制,设计了刮板输送机直线度控制仿真试验,分析了2种刮板输送机的形态的调整。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对刮板输送机直线度进行准确调整。研究可为实现煤矿智能化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种全新的煤矿井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使液压支架与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联动、自动控制,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全自动化生产。目前在神化集团神东煤炭公司等矿井已经广泛使用这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郑嘉璐  鲁杰  张望杰 《煤》2022,31(1):23-28
煤矿智能化已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大发展方向。加快推进煤炭智能化发展是“双碳”目标背景下的一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重大举措。基于先进智能化技术与矿井主要设备相融合的发展需求,阐述了采煤机定位、记忆截割、姿态感知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分析了采煤机实现自主截割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技术,探讨了液压支架姿态感知、自动跟机技术发展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分析了刮板输送机煤流量检测与自动调速、故障自动检测相关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指出了未来刮板输送机实现智能化需要突破的方向。最后,结合定位、感知、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发展动态,对综采工作面“三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刮板输送机的选型过程,参照矿井的实际,结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参考《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煤矿综采新工艺新技术与机械设备选型实用手册》的推荐算式精确计算,最后确定刮板输送机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上的自动化检测技术也由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模式向新型的全自动控制技术演变。PLC自动控制检测系统在矿井排水系统中运用较为广泛,利用其自动检测机制和重要参数控制技术,根据水仓水位的高低以及系统的用电机制进行峰值的测量,成功地控制水泵的运行,达到矿井自动合理排水的效果。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详细地阐述了PLC在矿井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功能,并对PLC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某型刮板输送机为研究对象,对刮板输送机主要结构及运动方式进行分析,基于PLC设计了刮板输送机链条保护系统,并对刮板输送机链条保护原理及控制程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刮板输送机链条的张紧程度对链条实际使用寿命及故障率影响较大,该保护系统可以对刮板输送机张紧装置进行实时智能化控制和调整,从而实现对刮板输送机链条的保护,为刮板输送机及其他煤矿装备自动智能化控制及升级、刮板输送机链条故障率降低和使用寿命的延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适应新采矿方法的需要提高充填体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富家矿原应用的采矿方法是电耙出矿的胶结充填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原来的采矿方法出现了采场出矿效率降低、损失贫化增大、劳动强度加重、选矿技术指标下降等问题.为此,采用了铲运机出矿的高分层胶结充填法.但是,新方法对充填体强度要求增高.因此,经过多方实验,使充填体强度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9.
CZ-620/40T型刮板链条拆装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刮板链条输送机在拆链、接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链条拆装设备。重点介绍了链条拆装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主要技术参数,从力学角度论述了链条拆装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经过现场试验和实践证明,该设备具有重量轻、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等突出优点,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刮板输送机拆接链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应用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实现矿用汽车在线自动计量系统的基本原理。结合无线射频标识卡识别技术,该在线自动计量系统可实现整个露天采场运矿汽车装载矿量的计量与数据统计。该系统对提高采场运矿汽车的装载系数及改善采场配矿精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