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联轴器作为连接主从动轴的关键部件,对轴系扭振性能有显著影响。文中以匹配典型高弹性联轴器和大刚度联轴器的柴油发电机组轴系为对象,采用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轴系固有特性;进而在相同激振力矩作用下,分别对稳态均衡、非均衡工况时两种轴系曲轴自由端扭振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联轴器特性对电机转子振动的影响;在启动停机过程的研究中,指出匹配高弹性联轴器的轴系会发生扭振共振,联轴器会产生远大于机组在正常工作转速时的交变扭角差,这是目前国内外相关标准(GB15371-2008和ISO3046-5)尚未提及但值得评估的问题;针对匹配大刚度联轴器的轴系扭振共振问题,提出了通过优化轴系关键参数等方法进行轴系的减振设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型柴油机发电机组扭振计算报告和扭振测试报告的分析,了解了该机组轴系的扭振特性。利用开发的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计算分析软件TVCA2006进行了针对性的计算和参数调试,对自由扭振和强迫扭振计算结果进行了验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3.
林新队 《机械》2006,33(4):58-60
通过实例提出了船舶柴油机组轴系扭振事故等问题,对引起船舶柴油机组轴系扭振的主要原因,轴系扭振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振和减振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在电力系统发生次同步谐振时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扭振特性。建立了机电统一模型,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并利用动模机组和模拟电网进行了一系列同步扭振试验。研究表明,次同步谐振对轴系的影响与机组特性参数和运行参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往复式压缩机轴系的扭转振动是影响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而轴系各部分扭振参数的合理配置对其扭振特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其扭振参数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以飞轮的转动惯量、联轴器的转动惯量及其扭转刚度为设计变量,分析其对轴系扭振特性的影响。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方法进行采样,获取25组样本点,建立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其扭振响应;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最大扭振角位移和一阶扭转固频与倍频程的中心频率分开裕度的二阶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建立的近似模型寻优,得到前沿解集。结果表明,所建立响应面模型能够有效的描述影响因素与目标间的关系,且优化后的轴系扭振特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朱伟  申秀兰  蒋俊 《机械工程师》2013,(12):169-170
针对某电厂一台600MW汽轮机低压转子磨损前及修复后的轴系振动特性和扭振疲劳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低压转子修复后,该机组轴系的振动特性参数与原设计基本一致,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扭振疲劳强度也满足材料的强度要求,机组可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模拟机的扭振测试系统,并对模拟机轴系扭振动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测试系统配置合理,测试结果准确可靠。通过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模拟机的轴系扭振动特性参数的测试分析表明,汽轮发电机组扭振模拟机的前几阶扭振固有频率、振型与被模拟对象基本吻合,因此模拟机轴系扭振动特性已达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8.
以某型燃气轮机轴系作为对象研究其动力学特性,采用ANSYS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机组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燃气轮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的自由振动固有特性。在支撑结构模拟中,考虑到油膜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以ANSYS COMBI214单元模拟滑动轴承支承结构,对该轴系系统地进行了扭振模态、临界转速等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基本上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扭振弹性波的解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弹性连续体扭振模型,提出了求解复杂阶梯轴系扭振波动方程的解析方法。计算了一台200MW机组转子轴系扭振波动特性的精确解,并与离散系统计算结果做了比较。根据机组扭振干扰力矩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利用该方法进行了网机耦合作用下的扭振强迫振动考核。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轴系中,联轴器的功能主要在于连接轴系,并实现扭矩传递。根据联轴器性能的不同,内燃机轴系扭振同样不同。本文简要分析了联轴器影响内燃机轴系扭振的表现及其原理。基于此,主要对定刚度橡胶联轴器、大刚度联轴器的受力特点以及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最终拟定了联轴器的优化匹配方案。通过对减震效果的观察,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陈德广  赵少汴 《机械强度》1995,17(3):101-104,100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主要为焊接结构,本文根据某新型国产装载工作装置的实际结构,模拟简化了七种焊接接头,试验研究了这些接头的疲劳强度,给出了不同接头的10条S-N曲线,同时还就焊脚尺寸对不同载荷形式下十字接头及丁字接产砂疲劳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不同载荷形式临界焊脚尺寸的大小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试验所得S-N曲线及国产装载机动臂的实际载荷谱,对三种机型动臂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国产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工程计算法(即主应力法)对金属超塑性状态下反挤压时变形力进行推导,得到其单位平均压力,对锌铝共析合金作了计算,与试验所得值接近。可作为近似地变形力估算来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超塑性力学方程式S (ij)=2/3K(ε e){sup}(m-1)ε (ij)对矩形断面条料在超塑性压缩状态下,采用主应力法与能量方程进行推导,得到变形力计算的理论公式。近拟地估计Zn-22%Al合金在250℃下的单位平均压力P (avc),与经验数值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4.
毛君  王鑫  陈洪月  张瑜 《机械强度》2018,(2):274-279
为了研究牵引速度对采煤机滚筒工作载荷的影响,建立截割部与牵引部相互耦合的动力学系统模型,并考虑截割阻抗为随机量,服从正态分布,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其求解,并对结果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采煤机滚筒三向力的均值及标准差;研究结果表明,滚筒三向力的均值和方差随着初始牵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后经仿真值与实验测量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显式有限元技术,采用响应面法,以结构的比吸能为优化函数,以提高吸能原件的抗撞性为目的,研究正方形截面金属薄壁构件的长度对抗撞性的影响;经过数值分析,得出正方形截面薄壁构件的比吸能关于构件长度和截面边长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可以用于实际吸能原件的设计,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机械强度》2017,(2):360-366
为研究采煤机端盘截齿的载荷特性,以MG500型采煤机滚筒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动力学仿真软件LSDYNA建立采煤机螺旋滚筒与被截割煤岩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斜切工况下端盘截齿的受力特点和截齿载荷特性随安装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斜切进割过程中,端盘截齿截割阻力和滚筒截割阻力矩随端盘截齿圆周切向安装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端盘截齿截距的增大而增大;滚筒截割阻力矩的特征值均随圆周切向安装角的增加其减小的趋势随之减缓,随截距的增大其增加的趋势也随之增强;为使滚筒拥有良好的截割性能,端盘截齿宜选用较大的圆周切向安装角和较小的截距。  相似文献   

17.
齿式联接不对中转子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8.
19.
最小二乘法在估计概率分布参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估计概率分布参数的最小二乘法,这种方法以概率密度函数和频率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对概率密度函数和频率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近似,建立求解未知分布参数的方程组,在求解过程中,将样本容量视为未知量,以简化求解过程。计算机模拟实例表明,这种方法求解出的未知分布参数精度较高,而且对于一些常见的分布函数,这处方法的求解过程十分简单。文中还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本文方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做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0.
紧固件柔度是飞机连接部位疲劳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常常作为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分析的主要参数。通过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对紧固件的柔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根据计算过程中的假设和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取出了柔度计算公式中的待定系数,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出的不同材料和尺寸柔度值对柔度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确定其待定系数,最后再利用紧固件柔度的试验值对有限元修正公式进行试验修正,得到更合理和准确的柔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