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黏性土的残余强度及残余内摩擦角的特性,以巢湖市亚父路上跨合巢芜高速分离立交桥项目为研究背景,对场区的黏性土取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在不同塑性指标下,黏性土残余剪切强度和残余内摩擦角的特性规律。结果表明:黏土的残余抗剪强度与剪切位移呈线性关系;不同应力条件下的黏土残余抗剪强度与黏性土的塑性指数具有相似的相关关系,均呈现为显著的指数关系;在同一黏性土塑性指数条件下,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黏性土的残余抗剪强度指标也不断增加;不同应力条件下的黏土残余内摩擦角与黏性土的塑性指数具有相似的相关关系,均呈现为显著的指数关系;在同一黏性土塑性指数条件下,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黏性土的残余内摩擦角指标则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天然沉积黏性土原状土样开展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和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对比试验,探讨固结对抗剪强度及其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样在固结不排水剪切和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下,两者抗剪强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都随着土样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不固件不排水剪切的黏聚力略高于固结不排水剪切的黏聚力,两者黏聚力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内摩擦角变化不明显;固结与不固结不排水剪切下,液限高的黏聚力高于液限低的试样的黏聚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加两者间的黏聚力逐渐接近;无论何种固结方式,在归一化含水率w后黏聚力均与归一化含水率w呈线性关系,随着归一化含水率w的增加,黏聚力逐渐降低,内摩擦角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残积砂质粘性土具有特殊的工程特性,作为地基持力层,其承载力和变形指标的确定存在不小难度。本文通过对厦门地区的花岗岩残积砂质粘性土现场载荷试验、旁压试验与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就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确定花岗岩残积砂质粘性土地基土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非饱和土的含水量对其的抗剪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研究非饱和土的含水量与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有实际的工程意义。以长春重塑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固结排水试验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研究含水量对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受到含水量的影响,黏聚力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存在一个临界含水量,当超过这个含水量时,黏聚力反之降低;内摩擦角随着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存在一个临界含水量,超过这个含水量时,内摩擦角反之升高。 相似文献
5.
6.
7.
废弃轮胎胶粉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轮胎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对废弃轮胎胶粉改良膨胀土的强度特性进行研究。在不同含水量15%,18%,21%下,以不同比例废弃轮胎胶粉10%,20%,30%与膨胀土混合后进行固结快剪实验。在试验过程中综合考虑法向应力,胶粉含量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及剪切位移与对应的剪应力的关系,总结出膨胀土改良后的抗剪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摩擦角和膨胀土的抗剪强度随废弃轮胎胶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内摩擦角的变化不大,黏聚力的变化较为显著。同时证实了废弃轮胎胶粉改良膨胀土效果较为显著,为膨胀土改良提供了一个新的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8.
模型试验中相似材料的选择关系到模型试验的成败,在选择粘性土的模型时,用砂土作为黏性土的相似材料,需要讨论内摩擦角的变化,针对常用等代摩擦角法对其选取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9.
结合从化温泉镇区域范围内地质类型大致相同、土层分布相近的10个工程实例,分别对天然地基进行了轻型动力触探试验与平板载荷试验,并对2种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推定该区域内的砂质黏性土的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行黏性土土压力的计算,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文章在提出和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黏性土的剪切曲线、莫尔应力圆、土力学的基本原理等,以及计算分析,得出黏性土的黏聚力C,对求主动土压力来说是起着加大土压力的作用后,再根据库伦主动土压力的应力计算原理,(即墙背上任一点的应力计算原理),求出黏聚力C在求主动土压力的破裂棱体中,可能产生或加大的重量,化为荷载附加在破裂棱体上来计算土压力的办法,从而提出新的黏性土土压力的计算公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应变应力控制式直剪仪,研究了红黏土在27~95℃五种温度梯度下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强度特性指标参数的温度效应都受到了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影响,但含水率对强度特性的温度敏感度明显高于干密度;当低于65℃时,强度特性与温度正向增长;当温度在50~65℃范围内,φ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呈红黏土的热软化状态;当高于65℃时,φ与温度正比例增长,呈剪切硬化状态。红黏土热硬化和热软化的临界温度在65℃处。红黏土热硬化和热软化的临界温度在65℃处,对研究地下红黏土强度特性的温度影响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砂质黏性紫色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的渗透特性反映土体透水能力,是土壤水蚀模型的重要参数和评估水土流失效应的重要指标。利用多功能三轴仪对重庆地区典型砂质黏性紫色土进行模拟自然界下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覆土深度处的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渗透压、围压及覆土压力等因素对土体渗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的不同渗透压下砂质黏性紫色土的渗透系数处于相同数量级;围压对土体的渗透系数有显著的影响,但随着围压逐渐增大,土体渗水能力的降低梯度逐渐减小;覆土压力增加,土体的渗透系数减少,相同状态下围压越小,覆土压力对土体渗透系数的影响效果越明显;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砂质黏性紫色土的渗透系数迅速降低。研究可为地基处理、滑坡机理分析及水土流失防治设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膨胀性泥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的结果表明泥岩的应力应变关系呈应变软化特性,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及残余强度比均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结果,分析了膨胀性泥岩的割线模量和发挥内摩擦角,结果表明割线模量和发挥内摩擦角均随围压的变化而变化,且拟合了割线模量和发挥内摩擦角与应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非饱和膨胀土裂隙开展深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膨胀土的裂隙性是膨胀土区别于其他土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裂隙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膨胀土体的工程特性。对非饱和膨胀土体的张拉裂隙开展深度进行研究,得出同时考虑非饱和膨胀土体有效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裂隙开展深度的线弹性理论关系式,并采用有效黏聚力折减系数来反映有效黏聚力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的折减效果,进一步推导出地表基质吸力开裂值的表达式和膨胀土层不受地下水位深度影响时的裂隙开展深度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膨胀土张拉裂隙开展深度与土体的有效黏聚力、内摩擦角、泊松比、地表基质吸力、地下水位深度以及有效黏聚力折减系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影响程度相对不同;地表基质吸力只有达到地表基质吸力开裂值以后,膨胀土体才会由于基质吸力的作用而产生表面开裂,地表基质吸力开裂值可以作为膨胀土体地表开裂的理论判据之一;当地下水位深度趋于无限大时,非饱和膨胀土张拉裂隙开展深度会达到一个极限值,此极限值可作为膨胀土层不受地下水位深度影响时的裂隙开展深度值。 相似文献
16.
收集、整理了上海奉贤区10个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砂质粉土层的压缩模量做了统计,并利用2χ比较法,建立了概率分布模型,并得出Beta分布是最优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环剪仪系统地研究了17种不同塑性指数的饱和黏性土在不同固结状态下的残余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当前法向应力、超固结比、塑性指数和多级剪切方式对残余强度的影响,重点给出了大变形条件下的抗剪强度指标随塑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实用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残余强度随当前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超固结比对残余强度没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大,残余强度逐渐减小;残余强度在较小的当前法向应力水平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在大变形条件下,残余内摩擦角随塑性指数的增大而减小;最后给出了残余内摩擦角与塑性指数的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土体瞬时渗透特性测试仪,对重庆非饱和砂质黏性紫色土进行一维土柱垂直渗透试验。模拟不同降雨条件(5 mm/h、15 mm/h、30 mm/h)下,其入渗率、累积入渗量、浸润峰、体积含水率和吸力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到其渗透特性和持水特性。结果表明:(1)在初始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降雨强度越大,初期入渗率越大;土体的入渗率与含水率有关,含水率越低的土体,其入渗率越大;(2)不同降雨强度下,水入渗到同一监测点的时间不同;且降雨强度越大时,含水率增大到某一稳定值的数值也越大;(3)降雨强度并不会影响土体的饱和渗透系数和持水性能。从试验规律可知非饱和砂质黏性紫色土的体积含水率θ与渗透系数的对数lgk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拟合的线性方程,可应用于相应紫色土地区土体的非饱和渗流分析。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