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植物对土体蒸发速率和抗冲刷特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选择常用护坡植物黑麦草与紫花苜蓿两类植物进行蒸发试验和抗冲刷试验,分析了在不同植物种子配比条件下,试样在植物生长时期的蒸发速率,结合图像二值化方法得到植物生长14 d后的植被覆盖率,分析不同植物种子配比条件下土体抗冲刷特性。植物生长试样所用混合植物种子设置5种配比,黑麦草与紫花苜蓿的配比分别为1∶0、0.7∶0.3、0.5∶0.5、0.3∶0.7和0∶1,植物生长周期设置为14 d。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植被生长发育前期对土体蒸发速率影响效果更为显著,在生长稳定期所有配比的试样蒸发速率趋于一致;利用图像二值化方法得出黑麦草与紫花苜蓿配比为3∶7时植被覆盖率最高,为80.1%;混合配比试样的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其发育的植物茎叶减少雨水对土体的冲击并减弱径流侵蚀,不同类型的根系与土体结合,增大根系影响深度并增强加筋作用,增强了土体抗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2.
简述现行土质边坡设计的一般原则和习惯做法,认为在边坡整体稳定满足要求时,将挡土墙改护坡,可缩短工期,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并举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分析高分子固化剂的加固机理,并利用室内试验测得的抗剪强度参数,采用Slide软件进行数值建模,主要研究在不同边坡坡比工况下,固化剂的浓度和加固厚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固化剂的护坡机理主要为高分子固结成膜加固,植被根系的锚固和加筋作用。高分子固化剂对于不同坡比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同一坡比工况下,加固深度对于稳定性的影响受其他因素相关性小,而固化剂浓度对于稳定性的影响受本身稳定性系数影响,与其他因素相关性较大。当边坡坡比越小时,即原坡面稳定性系数越小时,加固后稳定性系数增加的比例越小。高分子固化剂应用到工程边坡上,促进边坡坡面的植被生长与恢复,根被根系的加固作用将更有利于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锚喷技术在类土质边坡支护中的加固原理、设计方法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加固效果表明锚喷技术是解决此类滑坡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肖向宏 《商品与质量》2021,(32):386-387
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护坡措施作为常见的水利工程措施既有着硬化护坡工程的作用同时也能防止水土流失。在当前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生态护坡既能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同时也能通过生态的方式维护自然的平衡与稳定运转。生态护坡作为新型的护坡手段,其虽然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但由于使用年限较短,仍然有着较为薄...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法试验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级配3种配合比对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连通孔隙率、沉浆面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料级配和水泥用量是影响这3个应用性能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用骨料级配为10~20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40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性能;用骨料级配为5~15mm的碎石作粗骨料,水泥用量为150kg/m^3和水灰比为0.35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使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获得较好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平成层土质边坡的成层特性,建立室内模型试验模拟其承载特性以及破坏机理,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与室内模型试验相互验证分析,得到了层状边坡在坡顶加载情况下的荷载-位移规律、极限承载力、滑动面形态和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极限承载力随分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边坡高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甚微。再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拓展分析,利用成层土坡与均质土坡破坏机理的联系得到了成层土坡剪出高度与加载宽度以及坡比的关系,同时得到了水平成层土坡不同破坏模式的临界坡比,所得结果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利用水泥土搅拌桩提高软土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固结机理,认为水泥土搅拌桩固结主要来自于水泥的水解与水化、离子交换、硬凝和碳酸化作用等4个方面.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其加固效果检测.实际检测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满足地基加固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河泥沙质陶瓷酒瓶坯体的装饰展开研究,采用低温一次快烧工艺,研制了一系列熔块及半熔块釉.采用XRD、SEM等技术分析了样品性能及微观结构,讨论了影响釉烧成温度的诸因素 ,探讨了釉的乳浊机理及坯釉结合机理.结果表明,最佳的半熔块釉配方为D-2,烧成温度为1 120 ℃,釉面硬度为644.4 HV,其主晶相为透辉石,有良好的乳浊效果.釉中生成的透辉石等微晶对光线的漫反射作用使得釉产生乳浊.  相似文献   

10.
针对砂性土结构松散的问题,采用聚氨酯型固化剂对其进行改良,对不同固化剂含量及养护时间的改良砂性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试验,并对其加固程度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型固化剂改良的砂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当养护时间一定时,改良砂性土的抗压强度和残余强度随着固化剂含量增加而增加,峰值应变反而减小;当固化剂含量一定时,改良砂性土的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及峰值应变均随着养护时间增加而增加;抗压强度、残余强度及峰值强度在含量为30%,养护时间为48 h时,基本达到最佳加固效果;在无侧限压缩破坏后,养护初期的破坏形态为“X”形、“Y”形剪切带破坏,在养护中期为“花瓣状”破坏,养护后期为锥形缝合线状破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充分研究粉状土壤固化剂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复合配制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测试评价其在道路底基层的应用性能.方法 以水泥、高钙粉煤灰、石灰和专用激发荆为原材料,复合配制新型ASC土壤固化剂,测试其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间接抗拉强度、7d弯沉值、浸水膨胀量及其抗冻性。与水泥稳定土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固化剂的掺量的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间接抗拉强度相应增大,试件的密实度显著影响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间接抗拉强度,随着试件养护龄期的不断增大,后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间接抗拉强度相应增大.与水泥稳定土相比。其抗冻性能明显改善.该固化剂固化土体系的7d弯沉值小,水稳定性能良好,浸水膨胀量为0.021%,改善了道路的承载能力.结论 以水泥、高钙粉煤灰、石灰和活性激发剂作为原料复合的新型ASC土壤固化剂有利于公路底基层抗压强度、抗冻融性、承载能力等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在水泥中加入10%的固化素,复合而成的HS软土固化剂性能与水泥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HS固化土比水泥固化土强度高30%以上;HS固化土与水泥固化土强度均随固化剂(水泥与HS)掺量增加而增加,但HS固化土的强度增长率较大;HS固化土强度,在大于液限的高含水量区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传统路面基层材料的不足,寻求一种技术经济合理,使用性能好的新型材料作路面基层,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ISS,LE- 3001 ,LPC- 600 3 种液体土壤稳固剂稳定土的7 天浸水抗压强度,并做了石灰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少量石灰,能使液体土壤稳固剂稳定土的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对减少石灰剂量,提高基层强度,减薄基层厚度有着明显的意义.为液体土壤稳固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聚氨酯型固化剂(简称“OH固化剂”)改良表层砂土抗渗透特性,采用TST-70型常水头渗透仪和自制多孔渗透仪,将OH固化剂喷洒在砂土表层,在不同含量OH固化剂和不同养护时间条件下,对相同厚度砂土层和不同厚度砂土层的出水时间、出水量和渗透性进行室内试验,并对其抗渗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喷洒不同含量OH固化剂后,在土体表层形成不同厚度的固化层,从而增强砂土抗渗透性能;在相同养护时间下,随着OH固化剂含量的增加,固化层厚度变大,出水时间变长,出水量减少;在相同OH固化剂含量下,随着养护时间变长,出水时间变长,出水量减少;在砂土表层加OH固化剂,不影响土体整体的渗透性,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不产生影响;出水量随土层深度的降低而减少;含量为7%和9%的OH固化剂在养护6.0 h以后出现不出水现象,达到很好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汉高速公路膨胀土地区路堑边坡浅层破坏的工程特性,提出了浆砌片石骨架+土工格室的稳定技术,详细分析了其稳定机理,给出了其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并对其稳定效果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浆砌片石骨架+土工格室种植土的稳定措施对坡面的应力分布的改善,表现为坡面剪应力的减小且分布更趋均匀,以及在坡脚部位剪应力集中程度的减弱;采用该稳定措施后,坡脚部位剪切方向总应变值、塑性应变区及极限塑性应变值均明显减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表明:浆砌片石骨架+土工格室种植土的技术不仅稳定效果要优于浆砌片石护坡的圬工工程方案,且可节约经费约8%,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公路景观功能与旅行环境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强夯法在加固公路路基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是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的地基加固处理方式.本文从路基地质条件、加固前后的路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沉降监测数据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强夯在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利用所有夯点最终2击在地基土中用重力击打贯入体时,贯入体进入土体中的深度的均值不大于5.0cm~6.0cm和夯沉量的均值不小于50cm~60cm来为强夯质量所控制是可以的.地基土层被强夯处理后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下沉量明显降低,地基土体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被强夯处理后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将数字图像位移测量技术和有限元数据平滑方法应用到边坡模型的振动台试验中,得到了整个振动过程的位移场和应变场,探讨了土质边坡的动力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土质边坡的变形是渐进式的,坡体中部到坡脚是剪切破坏,坡顶一定深度是拉剪破坏,破坏时有深层的圆弧状滑动面,用位移时程曲线的广义曲率做为判断边坡动力破坏的物理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改进补偿模糊神经网络在坡面产沙模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侵蚀产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其物理机理十分复杂,往往难以用数学方式来描述.根据土壤侵蚀过程内在特点,采用一种改进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CFNN)方法,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预测研究.利用四川某水土保持实验站观测数据,通过MATLAB语言编制程序进行了仿真试验, 全局误差为0.0517,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误差小于10%.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报精度较好,为坡面产沙模拟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