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证油料保障能力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和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在建立油料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取指标权重,构建基于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准确地反映油料保障能力,有效克服模糊性和随机性对评估的影响,为油料保障能力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了建立舰空武器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给出了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结合部队实际维修工作,围绕人力资源、维修设施、维修器材、维修设备、技术资料、保障资料管理几个方面,建立了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对该指标体系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建立了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3.
秦涛 《兵工自动化》2021,40(12):60-65,74
针对仿真行动条件下修理分队战场抢修能力考核评估问题,提出基于云模型的野战修理所(battlefield maintenance shop,BMS)选址能力模糊综合评估方法.以抢修行动准备阶段BMS选址能力为评估对象,以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为基础,考虑评估过程中定性指标主观评价带来的不确定性,引入云模型理论进行改进,并通过Matlab仿真将综合评价云模型与评语云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充分体现模糊性和随机性,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实现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相对精确转换.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云模型基础上的云重心评价法,对配置导弹备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评估效果。云模型描述的是定性与定量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关系,并用数字特征将随机性和模糊性关联起来。确定导弹备件品种是导弹装备保障的主要内容,结合实例,为确定导弹初始备件的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舰炮武器系统保障性评价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其保障性设计.通过分析舰炮武器中继级维修保障系统与维修保障方案的内涵,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利用VENSIM软件建立了舰炮武器中继级维修保障系统评价模型,并以某型舰炮武器中继级维修保障备选方案为例,对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保障资源的供应效率及储备对舰炮武器中继级维修保障能力的影响程度,明确了最优保障方案的主要改进方向.该评价模型可为舰炮武器系统保障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毋望 《兵工自动化》2023,42(2):87-91+96
为量化后勤装备保障能力,查找后勤装备建设薄弱环节,对后勤装备保障能力进行评估。以G1法与熵权法组合确定权重,将G1法主观确定指标重要性之比以熵权法指标差异系数之比替代,创新主客观权重组合方式;运用云模型建立评估模型,将指标云模型与指标权重综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云模型,通过云图对比确定评估结果;分析评估结果,可知通过提高卫生装备、野营装备、维修装备、仓库装备的建设水平,可显著提升整体保障水平。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后勤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云模型的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模型可以将随机性和模糊性结合.实现定性与定量互转。构建机载电子对抗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云模型为基础的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实现将定性评价与定量数值之间互转.应用该方法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描述战时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作战过程的"任务—行动—能力"的动态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介绍战时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从战时维修能力、战时器材保障能力、战时指挥调控能力、战时信息保障能力和防护防卫能力5个方面建立了一套反映战时特征的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该研究可为指挥员评估战时保障能力、合理调配和使用保障兵力完成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敏  严骏  欧阳艳华  张健 《兵工学报》2007,28(9):1075-1081
为了对大型桥梁战时的生存能力进行评估,首先建立了大型桥梁战时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多级评判算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分别采用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隶属度;最后以某大型桥梁为例,对其生存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利用模型评价结果,可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战时桥梁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型地空导弹车辆维修器材的主要组成及战时储备品种的确定方法,分析了某型地空导弹车辆维修器材战时储备品种确定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车辆维修器材战时储备品种确定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原理和灰色理论,建立了某型地空导弹车辆维修器材战时储备品种确定的灰色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正态云关联度的军事后勤仓库选址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军事后勤物资仓库的战略性、经济性等特点,构建仓库选址评估指标体系;为减少因评估过程随机性、指标标准确定模糊性等主、客观因素对选址评估造成的不利影响,引入正态云的概念;给定理想状态下指标体系的标准正态云,构建各选址方案正态云评估矩阵,采用计算评估云与标准云关联度的方法评估各选址方案;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将各方案评估云与标准云关联度的加权和作为选址方案的综合评估指数,根据综合评估指数大小衡量各方案优劣,通过应用示例说明该方法对军事后勤仓库选址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粗糙集和集对分析的战时车辆装备保障方案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战时车辆装备保障方案评价的模糊性,运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理论对构建的初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进而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用集对分析理论同一度概念,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使评价结果更合理、更精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炮兵群(团)指挥信息系统作战给评估指标数据处理带来的困难,提出采用云重心的评判方法.从战场环境出发,从系统分析入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能力指标参数,求出各指标的云模型表征和权重等。算例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把主客观信息融合在一起,并把模糊性和随机性进行了较好的集成,构成了定性和定量间的映射,能有效地处理系统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C4ISR 系统信息能力评估过程中模糊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的问题,构建C4ISR 系统信息能力评估 的云模型。建立C4ISR 系统信息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云的概念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加权云重心向量,采用基 于正态云模型的评估方法,对信息处理能力进行评估,并运用实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 较好地融合了评估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实现了评估过程中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影响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发挥的诸多因素,对基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模糊综 合评价法的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进行评估。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价模型,利用层 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综合分析完成维修保障任务的保障效能,评估出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中各要素 的能力水平,并对模型进行求解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对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体系的维修效能进行定 量评估。  相似文献   

16.
刘广  郑胜国  王希伟 《四川兵工学报》2010,31(6):115-117,135
针对装备维修保障体制,构建了柴油发电机组维修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与数据包络综合分析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柴油发电机组维修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了评估结果的FCA—DEA有效性,找出了评判较差单元无效的原因和改进方法,为优化柴油发电机组维修保障能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维修保障系统效能模糊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维修保障系统动态效能的主要因素出发,建立了比较全面的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熵权来修正AHP方法得到的维修保障效能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8.
为综合分析装备保障水平并解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过于主观的问题,提出一种范数灰关联度指标权重计 算方法。建立装备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正态云隶属度评价模型,确定各定量评价结果隶属于评价等级的程度。 通过案例分析可知:该方法可改善评价结果过于主观、隶属度函数边界“过硬”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战时雷达器材应急仓库选址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综合考虑战时雷达器材应急仓库选址评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传统的评价过程中常权重值难以体现评价者对评价因素惩罚或激励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变权的模糊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模型对其它选址评价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过程中决策信息的模糊性、随机性和不完备性问题,建立了非对称灰色云模型对系统效能进行评估。在分析正态灰色云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非对称灰色云模型,使模型的特征值取值更加灵活;提出了基于主观和客观综合赋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使指标权重综合反映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通过灰色定权聚类确定了评价对象所属的灰类;结合具体算例展示了模型的应用过程,并将评估结果与分形评估算法和集对分析法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灰色云模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基于非对称灰色云模型及主观和客观综合赋权法的效能评估方法适用于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且评估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