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了柔性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和传统的等长桩复合地基2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路堤荷载下柔性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试验中路堤表面关键点处设置位移计,布设分层沉降标示点,在土层不同深度处埋置孔压传感器和土压传感器等。试验结果表明: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中长桩的桩土应力比明显增大,并且在总桩长相同的条件下比等长桩复合地基更利于控制总沉降和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2.
针对强夯碎石桩处理上软下硬地层条件,结合工程实践建立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进行三维渗流固结数值计算,重点研究了桩身贯入比、桩土模量比、桩土置换率及地基刚度比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特性的影响,最后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设计中的规范法与三维数值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速率随桩身贯入比、桩土模量比、桩土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强夯碎石桩联合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处理的效果,在对工程背景和地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强夯碎石桩联合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并利用PLAXIS3D有限元软件建立简化的三维模型,对地基处理后不同荷载作用下仓储场地地坪结构层的沉降和差异沉降情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联合CFG桩复合地基较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效果明显提高;采用强夯碎石桩联合CFG桩复合地基对软弱土层进行处理能够较好的满足单位距离差异沉降小于1mm/m的工程要求;地基处理后的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与上部荷载的线性关系表达式可用于预测地基处理后的不同荷载作用下地坪结构层的沉降和差异沉降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规范规定的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为基础,采用等沉降准则,引入单桩复合地基变形刚度概念,建立了基于沉降控制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对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的设计计算和载荷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在试验实测值(520~624 kPa)之间,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复合地其中桩基础的试验与计算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对软土地其中桩基础和碎石桩复合地其中桩基础的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桩、土,承台体系的共同作用,提高桩基础的整体承载力。并提出了基于极限状态的桩基础加固的计算机及设计方法,可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长短桩复合地基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并通过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计算方法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可为该类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通过挤密增加土体密实度以及依靠桩体的排水减压和桩体减震共同作用来减轻或消除砂土液化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取得较好效果:对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形成复合地基的工程设计及其应用作了分析,得出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中要突出提高地基承载力、抗液化能力和减小沉降为主的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砂土液化地基更为经济合理,便于施工。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引水渠吹填土地基由于地震液化、地基承载力较低而不能直接使用等问题,在满足地基土抗液化稳定性的前提下,结合原位测试资料,利用该地基土体的液化安全系数和日本技术标准确定了砂桩置换率。随后通过复合地基方法确定相关稳定计算参数,并采用极限平衡方法分析了挤密砂桩和振冲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时引水渠边坡的稳定性。通过对不同加固方案的比选,提出了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风机基础设计过程中砂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某风电场工程选择了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设计方案,采用了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地基,并通过对复合地基原位试验检测成果的分析,论证了采用振冲碎石桩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SG14标的端夯扩碎石桩施工,根据现场静载、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对端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承载力以及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带有桩端扩大头的夯扩碎石桩的桩土应力比一般碎石桩大,试验所得桩土应力比一般在[4.2,7.4]之间;桩土应力比值随荷载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并逐渐趋于稳定,桩土应力比值随桩长的增大而增大;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曲线(P-S曲线)呈渐变型,没有明显的拐点或变化点出现;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随着桩长的增大,承载力也逐渐增大;夯扩碎石桩施工能有效提高桩间土的强度,同时,对改善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地基,通过挤密增加土体密实度以及依靠桩体的排水减压和桩体减震共同作用来减轻或消除砂土液化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减小了地基沉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振冲碎石桩处理砂土液化形成复合地基的工程设计及其应用进行分析,得出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中要突出提高地基承载力、抗液化能力和减小沉降为主的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砂土液化地基更为经济合理,便于施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泥岩遇水易发生膨胀崩解甚至泥化,对输电杆塔基础抗拔承载力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对渗水作用下杆塔基础的抗拔承载特性展开研究。【方法】基于泥岩室内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泥岩中扩底基础计算模型,引入温度场比拟湿度场的方法模拟泥岩地基浸水后的膨胀劣化,研究扩底基础上拔承载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泥岩地基浸水渗透后扩底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降低的具体原因;比较了泥岩地基天然状态、浸水渗透和饱和状态三种工况下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差异以及承载力与埋深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增加基础埋深均能提高极限抗拔承载力,但饱和状态工况下增长最缓慢;地基浸水渗透对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影响随着基础埋深增加而减弱,2.0 m埋深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仅为天然状态工况的63.2%,而5.0 m埋深时达到94.2%。【结论】地基浸水造成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地基力学参数劣化,抗剪强度减小所致。研究成果可为泥岩地区杆塔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不足,从碎石桩破坏主要以鼓胀破坏为主的特点出发,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新探讨,结果表明,该文的方法比规范方法与现场压板试验结果更吻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现行国标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有关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进行剖析,提出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在深厚软弱地基上进行高速公路拼接时在新老路基间产生差异沉降,采用强度高、处理深度大的PTC型先张法预应力薄壁管桩替代传统水泥土搅拌桩法进行加固.为了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桩身强度大和桩间天然地基承载力的作用,在桩的顶部设置桩帽可加大桩的间距,同时在桩帽的顶部加铺碎石加筋垫层,形成桩网垫层疏桩复合地基.实践表明,预应力疏桩复合地基能有效地减小新老路基间的差异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处理效果明显,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6.
复合地基中桩基础的试验与计算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对软土地基中桩基础和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基础的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桩、土、承台体系的共同作用,提高桩基础的整体承载力。并提出了基于极限状态的桩基础加固的计算机设计方法,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土工格栅加筋地基在水利、建筑、交通等工程应用广泛,其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力学特性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为研究不同加筋间距、层数对土工格栅加筋地基竖向和水平向承载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物理模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将土工格栅加筋地基视为横观各向同性介质,结合复合材料力学理论推导出了弹性参数的求解方法,同时考虑地基横观各向同性特征计算了竖向附加应力及沉降量。【结果】结果显示:400 kPa可作为地基极限荷载值,加筋5层、7层、16层在相同沉降位置的地基承载力分别提高了26%、39.2%、63.5%;在相同挡墙高度107 cm处,加筋5层、7层、16层工况相比无加筋工况水平位移减少了59%、66%、85%。【结论】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固地基后对土体的变形模量、剪切模量增强作用显著,而竖向泊松比变化较不明显;加筋地基的水平、竖向变形模量分别与加筋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采用横观各向同性模型推导计算的附加应力值接近试验值,计算的沉降量与试验值误差较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加固软弱地基,对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坝基稳定,减少基础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具有施工简便、快速、经济的优点。在三角海水库除险加固中,对下游外坝坡软弱地基采用振冲碎石桩法,通过外坝坡振冲前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凝聚力、摩擦角的对比分析可知,对于松软土体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处理后,软土层地基的排水固结作用加快,地基承载力等物理力学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软土地基用碎石桩加固后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首先介绍Brauns建议的关于单根碎石桩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式。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出了复合地基以及各种群桩情况下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法。现场实测资料表明,这些计算式有一定的可靠性。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振冲碎石桩法是利用振动和水冲法在松散砂性土地层中填充碎石、卵石物料制成桩体,使砂土振密,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消除砂土地基液化的一种新方法。这种加固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砂土地基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振冲碎石桩法的加固机理松散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