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行人重识别中已有方法难以解决行人图像光照、视角变化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利用Retinex变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将CN特征与原有的颜色和纹理特征融合,并通过区域和块划分的方式提取直方图获得图像特征;最后采用不同的距离学习方法在4个数据集上进行行人重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特征对行人图像具有更好的表述能力,实现了重识别精度的较大提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行人再识别中相似性度量误差引起的识别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多置信度重排序的行人再识别算法,通过对再排序过程中测试样本的置信度进行评估,提高行人再识别的准确性.首先对目标样本及测试样本依据深度学习网络ResNet50获得描述特征.然后对目标样本与测试样本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初始排序,对相似排序得到的样本构建相似样本集合,获得每个类别的聚类中心和样本距离聚类中心的最小、最大、均值距离,设置3个置信度不同的置信区间.最后使用Jaccard距离对目标样本与测试样本的相似度进行重排序.在标准测试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行人再识别问题,目前多数方法将行人的局部或全局特征分开考虑,从而忽略了行人整体之间的关系,即行人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之间的联系。本文提出一种增强特征融合网络(enhanced feature convergent network,EFCN)。在全局分支中,提出适用于获取全局特征的注意力网络作为嵌入特征,嵌入在基础网络模型中以提取行人的全局特征;在局部分支中,提出循环门单元变换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change network,GRU-CN)得到代表性的局部特征;再使用特征融合方法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融合成最终的行人特征;最后借助损失函数训练网络。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网络模型在标准的Re-ID数据集上可以获得较好的实验结果。提出的增强特征融合网络能提取辨别性较强的行人特征,该模型能够应用于大场景非重叠多摄像机下的行人再识别问题,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和识别精度,且对背景变化的行人图像能提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5.
针对当前基于距离测度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算法中因训练样本少而出现的过拟合问题,提出正则化独立测度矩阵的行人再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在4个不同的颜色空间单独学习测度矩阵,然后分别对相应的测度矩阵进行正则化,测试样本通过正则化后的测度矩阵进行相似性度量,最后结合相似性度量结果得到最终相似度.实验表明,相比原有算法,文中算法在性能上有进一步提升,并可改善训练样本少时出现的过拟合问题. 相似文献
6.
行人重识别是一项解决跨场景跨摄像头下的行人识别问题的技术。当障碍物遮挡行人的某些部位时,人物结构的完整性会被破坏,影响识别效果或难于识别。针对行人重识别的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遮挡行人重识别方法,引入关系感知全局注意力机制,融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来进行行人重识别。识别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局部分支、全局分支和特征融合分支等。局部分支通过遍历局部特征来增强鲁棒性;全局分支通过利用关系感知全局注意力来挖掘行人显著性的信息;特征融合分支通过自适应地生成特征权重,利用加权求和的方式来融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且有效提升了行人重识别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稳定区域梯度方向直方图的行人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HOG算法采用简单均匀分布的块提取行人特征,导致过多冗余特征和检测效率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启发式的块生成算法.首先将待检测窗口划分成多个大小不一且交叉重叠的块,然后根据各个块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的稳定性对各个块进行排序,最后选取稳定性最高的多个块作为最终HOG算法的特征提取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并且检测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视频监控中,行人再识别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识别精度高的行人再识别特征数值复杂、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数值简单、提取速度快的融合特征。在分析韦伯局部算子差分激励和方向分量的基础上,用圆形邻域的差分激励表现图像的纹理特性,然后用Local Binary Pattern编码的方向分量表现图像边缘方向,再用HSV颜色空间直方图表现图像颜色信息,最后串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ETHZ、VIPeR行人再识别数据集上,该特征提取速度快,对姿态、视角、光照、身体部分被遮挡变化有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11.
目前针对中国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内容的图像分析上,但是对于中国画的分类识别,更重要的是艺术风格而非内容.中国画的本质是笔墨运用,笔道的线条形状和墨色构成是鉴别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文中提出基于笔墨特征的中国画画家识别算法.首先提取墨线的形状特征和墨色的布局特征,然后综合上述2种特征,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训练得到画作分类器.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在平均查全率和查准率上较优,可以用于中国画的数字化分析、理解和识别,为中国画传承和鉴赏提供有效的数字工具.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足底压力分布时空HOG的步态识别算法,在特征层对足底压力的时间域和空间域信息进行融合。首先寻找足底总压力时间曲线上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等几个特征点,利用这几个特征点所对应时刻的足底压力分布来构建时空HOG特征向量,最后采用SVM进行步态识别。采集不同行走速度下30人的单步足底压力分布数据进行实验,在不区分样本速度的情况下,该方法的识别率为93。5%。实验结果表明足底压力分布时空HOG特征能较好地刻画步态动力学特征,且具有良好的速度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主要介绍了用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数字相片的图像自动增强技术的实现。首先,将采集到的数字相片从RGB空间转换到HSV空间,提取出亮度分量图像;然后采用直方图均衡的方法实现图像的亮度调整和对比度修正;最后,处理后的图像中人像的视觉效果很好,而且整个处理过程减少了人工操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图像有自动增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图像特征的提取与表达是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基础。边缘是重要的视觉感知信息,也是图像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其在图像分析和理解中有重要价值。文中以视觉重要的图像边缘轮廓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彩色边缘综合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Canny检测算子提取出原始图像的彩色边缘轮廓。然后构造出能全面反映边缘轮廓内容的3种直方图,即加权颜色直方图、角度直方图和梯度方向直方图。最后综合利用上述3种彩色边缘直方图计算图像间的内容相似度,并进行彩色图像检索。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和高效地查找出用户所需内容的彩色图像,并且具有较好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Gabor滤波器和HOG特征的织物疵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织物疵点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滤波器和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的织物疵点检测算法。首先使用3个尺度、4个方向的Gabor滤波器组对织物图像进行滤波,并做融合处理,增强织物图像疵点区域和背景纹理之间的对比度;然后使用双边滤波减弱图像背景纹理和噪声的影响;最后将图像划分成均匀子块,提取每个子图像块的HOG特征,利用图像疵点区域和背景纹理的HOG特征差异进行阈值分割实现织物疵点的检测。实验选取5种常见织物疵点进行验证,并与传统的Gabor滤波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的抑制织物背景纹理的干扰,更加准确的检测出织物疵点。 相似文献
17.
从模式分类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监督的局部保持典型相关分析(SLPCCA),通过最大类内成对样本与其近邻间的权重相关性,因而能有效利用样本类别信息的同时保持数据的局部流形结构,并且融合判别型典型相关分析(DCCA)的鉴别信息而不受总类别数的限制。此外,为了提取数据的非线性特征,在核方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一种核化的SLPCCA(KSLPCCA)。在ORL、Yale、AR和FERET等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其他传统的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8.
唐春晖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5,(1)
目前已有很多关于行人检测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建立在行人竖直站立或行走的平视图上,主要应用于视频监控和车载辅助驾驶等领域,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检测行人。文中提出一种针对俯视行人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俯视行人头部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统计信息作为检测目标的特征。通过训练样本提取的特征向量在支持向量机中进行训练得到分类模型参数,然后提取检测样本的特征向量输入分类模型进行判别。与现有行人检测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算子相比,文中特征描述算子突出目标的区域与轮廓特征,在目标分块、特征计算和特征统计方法上均有变化。实验证明算法有效且处理速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部位的检测方法能处理多姿态及部分遮挡的人体检测,多示例学习能有效处理图像的多义性,被广泛应用于图像检索与场景理解中。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示例学习的多部位人体检测方法。首先,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将图像分割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包含多个示例,利用AdaBoost多示例学习算法来训练部位检测器。然后利用各部位检测器对训练样本进行测试得到其响应值,从而将训练样本转化为部位响应值组成的特征向量。再用SVM方法对这些向量进行学习,得到最终的部位组合分类器。在INRIA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改进单示例学习的检测性能,同时评价3种不同的部位划分及其对检测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