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塔中40井区CⅢ油层砂体展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运用Petrel建模软件,采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块的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属性模型,其中沉积微相模型的建立采用了四种约束机制,并利用上述模型对地质储量进行复算。结果表明,塔中40井区CⅢ油层的主力储油微相为高能前滨沙坪微相,研究区第3小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明显优于1、2小层。以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计算所得的储量值客观合理,为油田的后续开发调整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对类似地区的相控建模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安塞油田王窑长6油藏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是导致油区含水上升快、剩余油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从基础地质出发,在对油区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之后,建立了反映地下地质体的三维模型,为后期油藏数值模拟中挖掘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了直接的数据体。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基于相元的顺序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的沉积微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模型的控制下采用顺序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储层的物性参数模型,所建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石油新增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占比达70%,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占一半以上,开发潜力可观。因此,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是当务之急。为了在开发前充分了解低渗透层位的储层特征,以岩心观察、岩石薄片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吴起低渗透油田延长组长4+522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储层物性特征、非均质性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数据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结果表明,吴起油田长4+522油层组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砂体厚度较大,分布面积较广且连续性较好,属低孔特低渗的非均质性储层;在综合地质研究基础上建立的长4+522层的构造模型、相模型、孔隙度、渗透率模型准确可靠,前期的研究结果在建模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所建立的储层三维静态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及下一步开发部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研究思路也可以为后续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前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福山油田花117X区块经历了多次调整后,井网密度适中、注采井距适中、水驱储量控制程度较高,但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整体表现为层系适应性差、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较低、水驱效果变差、地层能量保持状况差。为加强综合治理,花117X区块通过静态精细小层对比建立了单砂层油藏地质模型,为区块下步分析和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在区块开发效果评价上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来综合判断;单砂体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是研究剩余油的关键,同时结合沉积微相研究,进一步了解了平面及纵向上剩余油的分布状况;结合Ⅱ油组和Ⅳ油组不同的剩余油分布状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理原则,提出了下步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赵凹油田安棚区中高渗油藏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结合测井相分析,建立赵凹油田安棚区核三段I油组内各单层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研究沉积微相类型,查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类型以及各单层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与演化特征,总结出赵凹油田安棚区核三段I油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哈萨克斯坦NB油田白垩系油藏油层纵向发育层数多、单层厚度薄、油水界面复杂,受沉积微相控制作用明显,给注采井网设计带来难度的问题,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了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测井相、地震相识别模型,结合典型单井相特征分析,对研究区白垩系沉积微相分布进行精细预测。利用测井资料、地震属性分析,对有利储集砂体进行了预测,明确了有利储集相带类型及分布特征。为优化注采井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同时也有力指导了NB油田的滚动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7.
埕岛油田沉积微相定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埕岛油田范围大、井多、目的层多、取芯井多的实际,采用判别分析法建立了沉积微相定量识别模式,研究表明,结合该油田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由取芯井推及非取芯井的难易程度,选出本区表征沉积微相的5个特征参数(砂厚、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粒度中值),建立了曲流河的4种优势微相判别函数,对取芯井样品回代验证表明正判率为86.7%,在此基础上定量识别310口井12个主力层的沉积微相,判别分析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辽河油田32-18块为例,探讨了应用测井和取心井资料及标点过程方法进行沉积微相三维建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控物性建模的方法;研究了该区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的定量结构模式.结果表明:分流河道单砂体宽度一般为160~240m,砂体的横向变化快,砂层薄,砂体的定量结构模式为“迷宫状”.物性模型的结果表明,孔隙度、渗透率与沉积微相关系密切,其空间分布明显受微相控制.应用测井和取心井资料.可提取三维建模所需的地质统计学参数.采用标点过程和相控建模方法,可以建立符合地质特征的物性模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岩心、电测曲线、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长岭凹陷大情字井油田青山口组沉积微相类型、沉积特征及其沉积微相的分布规律。利用测井曲线的幅度、形态、接触关系和次级形态4个要素,建立适合本区的青山口组三角洲环境的各种沉积微相解释的测井相模式,为各小层平面沉积微相和砂体分布研究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洼38块东二段发育断鼻构造油气藏,目前处于高含水阶段,近几年利用水平井挖潜井间开发4小层剩余油效果较好,沉积微相分析是水平井部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建立沉积微相测井图版、编制连井沉积剖面,以及分析平面沉积相带展布,将水平井部署于扇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微相带。河口沙坝砂体平面分布稳定,纵向厚度变化不大,连续性和物性较好。两口水平井水平段的钻遇率为100%,投产后初期日产油6.7 t,目前日产油4.6 t,含水相对较低,说明沉积微相分析保证了水平段钻遇率,使水平井获得了较高的产能。沉积微相分析在洼38块西部东二段4小层水平井部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流-三角洲储层沉积微相自动识别问题,根据取芯井分析资料和专家解释结果,确定研究区块的沉积微相类型和地质规律,建立了标准模式库和专家经验库,选择和提取判别特征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可同时处理定性专家知识和定量数据的加权模糊推理神经网络进行微相判别的方法.考虑过渡性沉积相在识别中存在的多解性,在小层对比基础上,参照邻井同层微相识别结果,依据区块地质规律采用模糊逻辑推理方法确认和修正微相识别类型,保证平面沉积相和小层单井相的一致性.通过对实际资料处理,其方法的符合率达到84.1%.  相似文献   

12.
利用储集层非均质性分维模型研究流动单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提出了一套利用非均质性分维模型定量研究陆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的方法和流程.该方法利用储集层非均质性分维模型有效地划分储集层宏观流动单元和微观流动单元,并为二者的划分提供参数依据;在储集层沉积微相研究和层组逐级细分对比的基础上,从取芯井入手,通过聚类分析优选参数,建立储集层非均质性分维模型,应用聚类和判别分析,划分流动单元类型,应用储集层随机建模中的分形随机模拟方法预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集层井间流动单元,从而定量研究流动单元的空间展布,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G地区P油层由于闭合高度低,油水分异差,存在大量的油水同层,且该区油水同层与油层的物性、电性相近,使得传统的利用电阻率和孔隙度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失效;加上工区开发过程中采取多层合试,单层试油且产液性质为油水同出的层位较少,可供选择进行油水同层饱和度建模的样本较少,使得该区油水同层饱和度的准确计算成为储量提交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少量的密闭取芯井为基础样本,首先应用相渗资料建立起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然后外推到常规取芯井获得含水饱和度的补充样本,进而通过优选孔隙度、电阻率比值等建模参数,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油水同层的饱和度计算新模型,通过统计,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59%,满足了储量计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测井曲线进行沉积微相分析和渐弃型废弃河道微相计算机自动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Haar小波变换的测井曲线沉积微相和渐弃型废弃河道识别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应用小波分解将测井曲线的信号分解为宏观特征信息、细节信息和噪音信息三部分;将渐弃型废弃河道和普通河道作为同一类,利用Bayes判别分析对经小波变换后得到的SP、RMN、RMG曲线的宏观特征信息建立其判相模型,通过该模型将渐弃型废弃河道和普通河道与其他沉积微相进行分离;利用渐弃型废弃河道和普通河道沉积微相在微电极幅度差上的差异,将RMN – RMG值与地层深度建立拟合曲线,利用曲线的斜率为判相依据,识别出渐弃型废弃河道和普通河道.采用C/C++语言在C++ Builder平台上编写了本方法的应用程序,实现了从测井曲线沉积微相分析到平面相图自动生成的计算机化.该方法已被应用于大庆油田南二区东块1 480口井和南一区20口井的测井曲线分析处理,其结果与人工识别成果对比表明准确率达80%以上,能满足油田实际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辽河油田曙四区杜家台油藏开发现状及地质研究的难点,根据沉积学原理和测井相定量分析方法开展了微相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约束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起精细储层地质模型,解决了建模过程中沉积相研究成果与储层参数分布无法有效结合的缺陷,成功地实现了辽河油田曙四区杜家台油藏精细描述,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相控随机建模不仅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储层属性模型,而且为剩余油研究和油气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拖市油田尚未投入开发的三个区块原油地质储量占该油田总地质储量的30%,有进一步滚动开发增产的潜力。对该油田的地质构造、储层、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进行综合研究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为拖市油区的有利沉积相带;2)总3井区拖18井区南部及拖26井区为下一步滚动开发的有利目标区带,预计可新增动用储量22%。  相似文献   

17.
基于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进一步研究苏里格气田 X 井区山 1 段的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特 征。 结果表明:山 1 段在三角洲平原亚相背景上发育河道间、河道充填、边滩、堤岸等微相,其中河道 充填和边滩为主要控砂微相类型;山 1 段各小层砂体顺物源方向逐渐变厚,其中山 1 1 小层砂体发育 最为充分,山 1 2 、山 1 3 小层砂体发育程度相当;有效砂体以垂向叠加型和横向接触型为主,其中 山 1 1 小层的有效砂体发育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地质资料、试油资料及测井综合曲线,采用小波分析技术划分地层界面,建立了精准合理的地层格架;通过建立测井相和沉积相关系数据库,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技术,优选出适合本区的沉积微相分析评价参数、标准和权系数;采用交会图等技术编制了沉积微相平面图。南梁华64区延9期物源来自研究区东南部,主要沉积微相有分流河道、天然堤、河漫滩及河漫沼泽,研究区从延93到延91接受了从水退到水进、再到水退沉积,延91沉积了主要含油砂体。  相似文献   

19.
苏里格气田东区XX区块储层辫状河沉积相发育较好,砂体横向展布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有难度。为此,运用RMS7.4建模软件,用钻井数据进行约束,按照"点—面—体"的思路建立构造模型,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构建基于测井解释单井相的沉积微相模型,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构建储层属性模型。  相似文献   

20.
建立能正确反映靖安油田盘古梁长6油藏地质特征的地质模型,通过对地层格架、沉积微相、骨架砂体、 物性参数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分析研究,借助GMSS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确定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所建立的 构造、砂体、属性参数模型对该油藏的地质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