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徐卫创 《中外建筑》2009,(7):123-125
滨水绿地对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的生态肺,也是市民游憩、观光的理想场所。城市滨水绿地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以中汾泾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浅析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杭州滨水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杭州市滨水绿地植物的树种组成、物种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结果表明:杭州市滨水绿地植物物种丰富,共计92科186属252种。将杭州市滨水绿地分为4种类型,不同类型滨水绿地中,小型面状水景乔、灌、草、水生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有相同的趋势,乔木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滨水绿地中数值相似,差别不大;而灌木层Simpson指数中,大型面状水景最小,草本层和水生植物层的Simpson指数中最高的为大型面状水景。  相似文献   

3.
臧肖恒 《江西建材》2022,(4):312-314
文中通过对北京市定慧公园这一滨水绿廊的建设实践分析,探究如何恢复河道的生态景观面貌,打造休闲的滨水空间,使城市滨水绿廊在融入城市绿地系统的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绿地生态及景观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绿地是上海重要公共开放空间,是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游憩休闲需求的重要一环。对基地附近居民、游客需求进行解读,打造洋泾地块特色慢行绿道。康体养生、游憩休闲、绿色生态、文化艺术和创新智慧是慢性绿道的设计特色;"非对称路面"绿道设计模式和将健身休闲与芳香保健融为一体的芳香慢跑环是浦东滨江绿道设计的重要创新。洋泾地块慢行绿道是浦东滨江绿道贯通的有益尝试,为提升浦东绿道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打造具有浦东特色的国际化慢行绿道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滨水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社会服务功能和价值,日益成为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的热点。当前滨水空间研究以定性描述居多,较关注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价。选取黄浦江两岸滨水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olV ES模型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进行量化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从价值指数来看,黄浦江滨水空间定位以美学价值、精神价值、康体价值较为突出;从空间分布来看,滨水空间的景观格局决定了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空间异质性,草地、林地等自然资源和景点设施所构成的景观格局,形成了滨水空间中的局部热点区域,距道路、水体的距离远近影响社会价值类型的价值指数。此外,滨水空间的形态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指数和分布,未来规划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滨水空间的差异,实现滨水空间高效、可持续性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应运而生,城市滨水绿地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实践不仅仅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生态化的休闲娱乐场所,更是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注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促进了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万事都讲究因地制宜,虽说城市滨水绿规划设计带来了诸多好处,然而离开地域性理念则发挥不出其优势,反而弄巧成拙。本文将探讨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地域性理念的重要意义及在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如何体现地域性理念。  相似文献   

7.
快速粗放式的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各类“城市病”问题,城市滨水绿地生态环境品质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通过生态修复重建城市蓝绿空间,恢复滨水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有助于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健康。本文总结蓝绿空间、滨水绿地的内涵和建设意义,在分析了我国不同文明时期下蓝绿空间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不同水域性质下滨水绿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针对问题总结了滨水绿地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关键方法,并明确了具体的修复措施、功能目标等内容,为我国滨水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滨河绿道将滨河空间的特征与城市绿道建设相融合,是拓展绿道建设服务内涵和梳理城市滨水界面、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游憩休闲需求的重要一环。同安中心城区绿道建设的实践,强化了沿河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梳理整合了地域山水自然基底和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并结合康体游憩、养生保健、绿色生态和创新智慧的绿道设计特色,实现了安全、生态、环境、民生和经济等多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滨水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与目前城市滨水绿地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并对滨水绿地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等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生态健康游憩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当前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绿地数量、绿地指标,而缺乏对城市绿色骨架的构建,增加绿地间有机联系等现象的分析,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健康游憩体系的概念.在规划中贯彻生态学廊道一斑块的理念,建设具有生态、游憩、交通、健身、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康体绿道,实现城市绿地功能的综合发展.对如何形成完善的城市绿色体系,人与自然、城市的和谐发展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郭杰 《中外建筑》2012,(7):115-116
本小区设计定位为居住区配套绿地。景观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周围居住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合理规划绿地布局,服务大众,为周边居民提供舒适的游憩活动空间。场地设置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娱乐与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功能要求。景观功能区以设计园路为界,分别为植物观赏区、自然体憩区、休闲娱乐区、人文活动区。  相似文献   

12.
滨水绿道作为绿道中重要的类型之一,是城市中最为生态的开敞空间,有着生态、休闲、游憩、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梳理了滨水绿道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对国内外滨水绿道研究及实践的探讨,分析了目前我国滨水绿道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期望对我国城市滨水绿道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怡  裘鸿菲 《中国园林》2023,39(7):121-126
湖泊公园是城市蓝绿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开展湖泊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感知量化研究,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游憩空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8个典型湖泊公园为研究对象,爬取公园网络评论数据,利用LDA主题模型挖掘潜在主题,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情感分析模型,并对比问卷调查结果,探讨湖泊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感知差异。结果表明:湖泊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公众感知维度有休闲娱乐、审美体验、运动健康、社交互动、历史文化和科普教育;主导服务类型是休闲娱乐和审美体验,而科普教育是最不易被感知的;公园可达性、周边文化建设、园内基础设施及自身特色是影响感知频率和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使用需求和活动类型差异对感知满意度有一定影响。因此,未来湖泊公园的建设可在科普主题活动举办、特色湖泊文化景观、公园配套服务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并关注多年龄段人群需求,从而提升公园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城市绿地设计品质已经难以满足当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历史文化传承、优质的生态环境、城市特色空间营造要想有所创新和突破,借助园林景观破解发展困境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题文化是城市设计特质性、使用者认同感的重要表现媒介,对城市绿地,尤其是滨水绿地的景观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滨水绿地特征的研究,剖析滨水绿地中文化元素的表达方式,以文化元素景观特色的营造来体现城市的特色、文化及城市精神。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来宾市红水河滨水景观项目为例,以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深入营造城市特色绿地空间,期望对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营造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借鉴"运动处方"的概念与思维方式,通过对城市人群的健康状况和不同类型人群运动需求分析,根据滨水沿岸的资源特征,提出了城市滨水区运动空间的要素构成,包括康体要素、健身要素和辅助要素.以滨水区的水域为主要参考系,分析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关系和配比,并探讨了与各要素对应的空间组合类型,即水上运动空间、临水运动空间和近水运动空间.旨在促进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与塑造,实现健康活动与滨水休闲空间的整体融合.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依托位于新兴小城市中心区的湖泊水体进行改造新建的公园设计。设计要点是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基调,协调市民游憩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营造一个供县城居民休闲、健身、游憩和观赏的开放式滨水公园,以期建设成一个"以水为景,以绿为伴,以人为本"的和谐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绿地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康体场所,具有景观和生态功能。地域特征的挖掘和表现是形成有其特色的关键所在。规划在注重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对场地的深入理解和对地域文脉的挖掘,力图创造一条符合地方精神、生态效应良好、市民使用舒适的带状滨水开放空间,并有效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促进人、城市与湘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上海苏州河滨水区更新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历程和内在动因,介绍了城市滨水区的研究动态,以上海苏州河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苏州河更新规划以复合规划、立体分层设计、无界限设计和多方位体验为规划理念,强调防洪安全交通设施、滨河文化和遗产保护,生态格局视觉景观和游憩感知六大体系,将滨水道路滨水绿地、河道水系以及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进行一体化规划,并明确规划结构。  相似文献   

19.
王敏  邱明  汪洁琼  彭英 《风景园林》2019,26(10):107-112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正经历着从解析机理到供需匹配的侧重点迁移,研究指出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特征表现为4个方面:1)受服务人群的影响;2)兼具非排他性与潜在竞争性;3)各类型之间具有明显的融合性;4)与空间要素密切相关。针对已有的研究存在供需关联薄弱和整体评测不足的短板,研究以场地尺度的城市滨水空间为对象,提出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简称IPA)可以成为测度和分析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状况的有效方法。选取上海苏州河4处滨水空间,从景观要素特征因子识别出发,基于IPA构建特征因子的重要性—满意度分布模型,分析滨水空间文化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特征,通过对需求的回应,明确优化有效服务供给的策略,从而为城市滨水空间存量更新与规划设计提供可行有效的技术支持以及可操作、可落地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是宁波市"三江六岸"品质提升工程三大系统之一。其休闲空间人性化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休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通过对宁波市局部滨水绿地休闲空间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其空间品质及文化品位。并借此课题的研究,提出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要点,可作为宁波市及其他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