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晓敏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1):83-85
高校舆情是大学生对社会及其管理者所持有的认知、情绪、态度、看法、建议和意见的总和.其主要方式是微博、微信、QQ群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应对和处置,有利于确保高校网络安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彰显高校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有利于凸显高校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学生文明上网、理性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但是,...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中,网络成为人们学习、交流、关注社会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负面信息的大量涌现,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介绍了舆情、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分析了现阶段政府面对网络舆情的困境,并给出了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极大丰富了舆情的传播方式,正、负面信息在传播中交互影响,负面信息在非理性个体催化和网民盲从下引发负面网络舆情。本文针对商业银行负面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案例剖析,分析出负面网络舆情具有正负面信息博弈频繁、负面信息传播速度快、负面信息辟谣难和风险溢出等特征。基于特征分析结果构建负面网络舆情对商业银行影响机理“5W”模型,并以调查问卷方式对上述影响机理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负面信息内容和主体印象会影响负面舆情对商业银行造成的伤害程度,以及负面舆情会打击商业银行市场信心,重构市场份额,存在风险溢出效应等现象。最后,讨论了商业银行在负面舆情事件的事前、事中及事后阶段分别可采用的预防和应对手段。 相似文献
5.
6.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9):213-214
信息终端的快速发展使高校的网络舆情呈现新的特点,本文从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和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立,网络舆情的及时引导机制等方面探讨高校对网络舆情等应对策略,以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宗丽媛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3,(9):152-15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异常活跃,网络舆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文章介绍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了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网络舆情应对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网络舆情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影响力最大化问题中,针对启发式方法精度不足和贪婪方法时间过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影响力最大化算法.首先,从社会网络节点的影响传播、节点之间的影响重叠和节点的信任度角度选取节点的重要性评价指标.然后,建立基于熵权TOPSIS的社会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模型,通过模型选择影响范围最广、与当前种子集的重叠最小且信任度最高的节点.最后,构建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影响力最大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传播范围与时间效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折中. 相似文献
9.
闫璐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3,(3):86-87
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人员通过互联网表达个人思想、诉求个人利益表现出的网络行为,是网络舆情的延伸和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的传统舆论格局已经改变,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获取并传播信息的新平台,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加剧了舆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对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管理,提高引导和管控舆论信息的能力,对推动校园的和谐健康发展,健全互联网环境下各高校的舆情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生产制造、媒介载体、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已展示出不同的特质,传播平台多样化、信息表达个性化、信息传播迅捷快速,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单向线性模式,公众不再是受众,人人都持有"麦克风".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撑下,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主观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同时面临着冗余信息、流言蜚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查和研究,本文选取了客观、科学的交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针对现有交通安全指标权重分配受主观影响的问题,本文将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区域安全评价模型.运用本文方法对十个省份的交通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此外,还选取了灰色关联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优选法等方法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区域...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涉检网络舆情的定义入手,详细分析构建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的必要性,重点论述涉检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构建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的目标、任务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事件中,微博炒作账号对炒作行为事件的传播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可控因素,隐匿背后的炒作群体是互联网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文章提出基于社团发现算法的微博炒作账号发现方法,通过构建博主关联网络,挖掘网络特征,对网络中的微博炒作账号进行自动发现。文章以“湖南临武瓜农死亡”事件为实验对象,基于新浪微博数据构建了该事件的博主关联网络,对该事件中的微博炒作账号进行发现和甄别,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互联网舆情对社会影响和作用将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介绍了互联网舆情的概念与特点,然后对互联网舆情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互联网舆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引导和管理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络舆情的迅速发展与地方政府应对能力产生了明显的不协调。本文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在厘清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会、威胁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在理念上要从优势视角出发,在建设的维度上强调善治理念,在路径上要从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公共话语的网络空间、意见领袖、政府形象和法制化五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当今社会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在网络中会发生教育负面舆情事件,小到会影响个人的名誉大到会影响整个学校、社会的安全和利益.本文结合在幼儿园的几个真实案例,分析网络舆情下的教师可能会面对的压力,并阐述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含义和问题,通过对2006年至2015年十年期间发表的有关论文数量统计分析,同时采取样本分析法对高校网络舆情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几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更是层出不穷。便利的网络环境在为我们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表达权的滥用、谣言、信息欺诈和隐私泄露,使网络舆情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就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王粱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2)
本文介绍的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由舆情发布者指标、舆情要素指标、舆情受众指标、舆情传播指标以及区域和谐度指标五个指标群构成。笔者针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及预警预报,研究了不同指标的量化方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