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对南宁市主要水体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非水色水质参数进行反演研究,经验算反演结果与传统监测结果水质类别在一定程度上吻合,但结果正确率不够高,还无法取代传统检测评价。卫星遥感影像反演推算水质情况具有快速、高效、监测覆盖面宽等优势,可用于水质监测站点规划以及水域污染情况预估。 相似文献
2.
3.
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和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和土地管理中的应用Drs.P.Wvnla&Ing.J.Groeneveld著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水资源调查、土地开发监测或上地评估已成为通用的手段,并正在向其它应用领域扩展。1991~1993年开展的布基纳法索... 相似文献
4.
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的损失严重。传统的干旱监测主要基于气象和水文数据,在监测面上的旱情时存在局限。基于新质生产力开展旱情监测迫在眉睫,也是新时期干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快速发展,大范围、高精度、高频次、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基本形成,旱情遥感监测由早期的模型研究向业务化应用方向发展,多源遥感星地协同旱情监测、精细化旱情综合评估以及遥感、水文气象耦合的旱情预警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6.
基于国产卫星多光谱影像的河流水体浊度遥感联合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集合建模思想,在水体光谱特征分析与敏感波段选择基础上,集成多种遥感反演模型优势,构建了河流水体浊度多光谱遥感联合反演模型(Combined Model-BP,CM-BP)。选择汉江中下游典型河段为研究区,利用2012—2013年原位观测数据,以具有较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国产卫星数据作为多光谱遥感数据源,测试评估了CM-BP浊度遥感反演模型适用性,并与传统波段组合模型进行精度比较,基于反演结果分析了研究区浊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基于集合建模思想构建的CM-BP模型的反演精度、适应性及稳定性均高于波段组合模型;从光谱分辨率、时空分辨率等角度考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高分一号卫星、资源三号等国产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是河流水体水质反演优选数据源;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满足河流水体水质高精度、实时性与大尺度等遥感反演需要,为河流水环境监测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遥感数据、反演方法和水质参数三方面综述了水质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常用遥感数据,对比了分析法、经验法、半经验法、机器学习和综合法五种反演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叶绿素a、悬浮物、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等光敏参数和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磷和总氮等非光敏参数的研究进展。目前内陆水体水质遥感监测在卫星传感器的针对性、反演算法的时空局限性、水质参数光谱特征的复杂性、大气校正的精确性和特殊类型水体的水质监测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指出未来水质遥感监测应围绕新型遥感数据、通用反演模型、不同光谱特征、精确大气校正和特殊水体分类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8.
9.
10.
环境卫星遥感反演在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预警中的精度探讨及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东部某水源地为实例,结合环境卫星7期的影像数据,分析各波段与水源地应急监测指标(叶绿素、透明度、悬浮物、富营养化)的相关性,建立适合于各水质指标的定量反演模型,并结合采样数据对比分析反演精度,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对反演指标进行修正.结果表明:未修正前,卫星遥感反演值和采样测定值相对误差在40%~50%之间;修正后,相... 相似文献
11.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质安全将直接影响到调水工程的成败。根据丹江口库区2012年3月25日和8月9日的两幅HJ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同步的实测水质参数,采用经验反演模型对丹江口水库叶绿素a(Chl_a)浓度、总磷(TP)浓度和水体透明度(SD)进行了定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枯水期和丰水期,丹库和汉库入库口的Chl_a浓度和TP浓度都要高于其他区域,而入库口区域的SD要低于其他区域。通过分析14项实测水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和丹江口库区LULC遥感解译结果发现,枯水期库区TP主要来源于库区上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而丰水期TP主要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SD反演结果还显示,由于汉江上游降雨量大,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汉库水体透明度明显低于丹库。利用Chl_a反演结果对丹江口水库的水体营养状态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丹库、汉库入库口区域以及水体流通性较小的狭小水体,水库水体达到了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因此,应该加强对库区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生态环境修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通过实施河湖生态补水、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等举措,我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科学评估受水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成效,在传统地面站网基础上积极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其中深度应用多源卫星遥感技术将有效提升河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依托高分、环境、资源等系列多源遥感数据,明晰影像数据源选取、影像预处理、水体提取、成果归档等遥感监测流程,分析遥感监测的时效性、水面面积与水位关联关系等关键技术难点与解决途径,实现了对河湖水面面积、有水河长、有水时长、水头位置等关键指标的高频次动态监测。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生态补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西辽河干流全线过流等为例,客观反映了河湖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评估提供了完善、及时和精准的信息支持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基于ENVI 5.1软件平台,采用Landsat-7和Landsat-8卫星遥感图像,对吉林市丰满水库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冰情解译和库表温度反演,探究丰满水库的整体冰情演变规律及其与库区水体热力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冰期,丰满水库入流条件稳定,库区冰情受水体热力学影响显著;在结冰期,库区表层水温呈库中低、坝前和库尾高的分布规律,结冰过程从库区中部开始,逐渐向坝前和库尾发展,坝前最后封冻;在稳封期,库区冰盖下水温呈垂向逆温分布,冰盖厚度沿程分布不均匀,库尾存在10~30 km的明流段;在开河期,库区表层水温自库尾至坝前呈沿程降温分布,水库以文开河的形式自库尾向坝前逐渐开河。 相似文献
16.
17.
18.
广西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降水在空间和季节分布极端不平衡,水库在水资源利用、分配和调节上起到关键作用。利用HJ-1卫星CCD晴空数据,采用单波段阈值法和目视解译法识别广西重要的4座水库:澄碧河、平龙、龟石和青狮潭水库,获取2009—2012年4座水库逐月水面监测图和监测数据,阐述水库水面对比分析,揭示水库水面动态变化成因、变化关系和遵循规律,分析广西代表水库水面积年周期变化特征、年际变化特征、月际变化特征、空域变化特征和监测特例,为水库动态管理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使水库在农业生产、水库增收、防灾减灾、航道交通和人畜用水等方面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牛最荣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3,39(1):16-17
水资源监测是水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是获得准确的水资源动态资料的技术手段 ,是进行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前提。从理论上论述了水资源监测概念的内涵及其与水文监测之间的关系 ,结合甘肃实际探讨了水资源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