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常以闸前常水位调度运行,而水位在闸门调控影响下多数处于非平稳状态,探索其变化规律对于监测数据和研究方法均有一定限制和要求。监测数据方面,针对大量的高频监测数据选取均值滤波、滑动平均值滤波、递推中位值平均滤波法、滑动小波变换进行数据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增强数据预测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层面,以BP神经网络模型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模型为主体框架,以水动力模型的模拟数据为辅助支撑,对比单神经网络在不同工况下的预测效果,输出水动力-神经网络组合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数据预处理是数据分析和预测的必要环节,高频数据滤波处理再预测可以提高数据预测的精度;均值滤波、递推中位数均值滤波方式对数据预处理的效果最好,指标合理时滤后决定系数(R2)精度均超过0.95,且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不超过0.02,准确性高;基于滤后数据进行模型构建,通过对比数据驱动模型和数据-机理双重驱动模型的计算结果,R2维持在0.98附近,RMSE、MAE维持在0.01左右,耦合模型具有更好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径流序列的稳定度和精度,减小参数优化不当导致的非线性误差,研究将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相结合,构建了EEMD-NGO-LSTM耦合预测模型。将此预测模型应用于模拟东辽河中下游的控制总站——王奔水文站2012年~2021年逐月径流过程,并与鲸鱼算法(WOA)以及灰狼算法(GWO)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进行模型比较。结果表明,EEMD-NGO-LSTM耦合预测模型的超参数迭代速度最快,精度最高,预测结果最接近实测值,其决定系数R2为0.864 3。而后采用CMIP6气候模式(SSP126情景)下的2030年的降水、气温数据输入模型进行预测,在气温上升1℃,降水不变的情景下,年径流量将增加6.61%;在降水升高5%,气温不变的情景下,年径流量将增加6.95%;在气温上升1℃、降水升高5%的情境下,年径流量将增加22.16%。  相似文献   

3.
采用河北省范围内的78个标准气象站点的降水量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基于地形、海陆位置变量的降水量空间分布预测模型,进而提取河北省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气象站点观测降水量介于394.06 mm~764.87 mm之间,符合正态分布;BP回归模型能够拟合协变量与观测降水量之间非线性关系,模型精度R2为0.61,MAE和RMSE依次为43.25 mm、67.16 mm;预测结果表明河北省降水量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趋势,降水中心位于唐山东南部。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防护及水资源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坝变形是水压、温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变形监测数据是非平稳非线性的时间序列,并且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关联性。为充分挖掘变形监测数据在长短时间跨度上的关联性,提出了应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大坝变形的方法。为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利用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预测残差进行误差修正,从而建立基于LSTM-Arima的大坝变形组合预测模型。以某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将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与Arima模型、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STM-Arima的预测结果优于Arima模型和SVM的预测结果,LSTM-Arima的均方根误差(RMSE) 比Arima模型和SVM分别降低了40.65%和59.00%,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了35.49%和55.60%,表明LSTM-Arima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对于更精确地开展大坝变形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径流预测模型对月径流序列尖峰点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VMD-EEMD-CNN-LSTM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对原始月径流序列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处理,得到具有有限带宽的本征模态分量(VMF)和较高复杂性的残差项(Res)。然后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对Res进行二次分解,有效挖掘原始径流的隐藏信息。把各分量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组合预测模型的输入,最后对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重构,得到最终的结果。以乌江流域洪家渡水电站实测月径流数据为例,结果表明:VMD-EEMD-CNN-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能有效提高对月径流序列尖峰点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短期园区需水预测精度,解决因短期园区人工供水误差较大导致的水、电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一种由麻雀搜索算法(SSA)、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onvLSTM)、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组合的SSA-ConvLSTM-LSTM混合模型短期园区需水预测方法,并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进行了分析。针对园区用水数据在时间维度上具备的多峰值和多周期特征,采用ConvLSTM挖掘数据中的时空特征;为使预测峰值更接近实际峰值,加入LSTM提升预测性能;为优化混合模型的隐层神经元数和卷积核数,采用SSA优化算法实现自动调参。通过预测河北工程大学1 d和3 d需水量进行模型性能验证,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和LSTM,该需水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该方法在短期需水预测上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验气象干旱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利用1951—2017年河南省19个气象站逐月降水量数据,计算多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建立了SPI序列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后,结合改进的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法(EBK),对河南省气象站多尺度SPI值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和空间分布预测,并借助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决定系数(R~2)对回归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预测方面,LSTM模型在1月、24月尺度SPI的RMSE值分别为1.116和0.392,MAE值分别为0.911和0.188,R~2值分别为0.102和0.871,说明LSTM模型对SPI的预测精度与该指数的时间尺度有关,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在空间分布预测方面,通过EBK得到的LSTM模型预测值在空间分布上与SPI观测值的空间分布十分相似,且能够在大尺度上较为精确地预测河南省旱情。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预测地表水体水质的污染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基于EEMD-VotingRegressor(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投票回归器)的水质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相关系数法对EEMD分解的IMF分量选择并重构,完成数据集的降噪处理;然后,从单特征、多特征(包含空间特征)角度,对模型输入特征筛选;最后,建立基于VotingRegressor的水质预测模型,分别进行数值预测或等级预测。结果表明:数据集降噪后,模型预测准确度提升约25%,多特征EEMD-VotingRegressor架构的模型预测效果最优,其中溶解氧、高猛酸盐指数、氨氮、总磷预测未来4h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2、0.992、0.980、0.986。该研究方法可以为国控地表水体水质的预测预警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西南地区极端降雨事件预测模型,本文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NN)、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为基础,构建CNN-LSTM组合模型,基于孔雀算法(POA)、粒子群算法(PSO)和遗传算法(GA)对CNN-LSTM模型进行优化,对区域中雨日数R10、大雨日数R20、湿日降雨量PRCPTOT、1日最大降雨量RX1 4项极端降雨事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POA-CNN-LSTM模型在所有模型中精度最高,同时具备较高的普适性,可用于预测区域极端降雨事件。  相似文献   

10.
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序列具有非平稳、非线性特征,是水压、温度和时效综合作用的结果。引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处理变形数据,在得到多尺度大坝变形分量的基础上,对于其变化复杂的高频分量,采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以获得较优预测结果;对于周期性变化的低频分量,借助多元线性回归(MLR)实现快捷且有效的预测;最终通过分量重构,得到大坝变形的预测结果。工程实例分析表明:EEMD方法避免了模态混叠现象,可以得到更为合理的多尺度变形分量;LSTM和MLR分别对高、低频分量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将分量叠加重构的最终结果分别与多种单一预测算法、基于EMD的组合算法以及传统模型等预测效果比较表明,基于EEMD-LSTM-MLR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及均方根误差(RMSE)均低于上述对比模型,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为大坝变形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建立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与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CNN-LSTM。该模型先利用CNN提取大坝变形监测时间序列的特征,再利用LSTM生成特征描述,该模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以柏叶口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经过CNN-LSTM模型计算,将模型变形预测值与原型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再与LSTM模型及CNN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NN-LSTM模型预测值最接近监测资料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混凝土坝变形预测的精度,采用具有出色的非线性数据挖掘能力与时间序列长、短期预测性能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提出了基于LSTM网络的混凝土坝变形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相比于常用的逐步回归、多元回归等方法,基于LSTM网络构建的变形预测模型可有效挖掘大坝变形与影响因子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的建模与预测精度均得以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提取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特征,深度挖掘其前后信息的拓扑关系,有效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模态分解和蜣螂优化算法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大坝变形预测模型。该模型引入融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变分模态分解的二次模态分解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有效降低高频非平稳性分量对预测精度的不利影响,并利用蜣螂优化算法对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进行超参数寻优以深度挖掘大坝变形数据的有效信息。以某水电站大坝为例,将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多种常用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挖掘大坝变形数据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其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对比模型,验证了该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预测水文条件复杂的黄河开封段水位变化,提出一种基于ARIMA-CNN-LSTM的多变量水位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综合考虑水位的多重影响因素,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来学习数据中的非线性特征,同时应用ARIMA模型进行参数校正,从而实现对黄河开封段水位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LSTM模型、CNN-LSTM模型、ARIMA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ARIMA-CNN-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对峰值反应更灵敏,可以更加精准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黄河开封段水位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复杂产汇流特性地区使用洪水分级预报方法可提高预报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编码器(Autoencoder,AE)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RCNN)的洪水分级智能预报方法,使用自编码器和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对原始水文数据的特征提取和洪水分级,通过RCNN模型提升卷积神经网络的有效训练深度,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黄台桥水文站为例开展洪水分级智能预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降维数据聚类的AE-RCNN模型MAE指标、RMSE指标、NSE指标分别为5.04、7.91、0.92,优于CNN模型、RCNN模型和降雨聚类RCNN模型。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水文数据特征、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径流预测的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MD)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模型。文中通过对沙里寨水文站2010年至2019年的流量数据进行预测,并与其他模型对比预测效果。结果表明,VMD-LSTM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径流的预测稳定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混凝土坝位移趋势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混凝土坝位移趋势性预测模型(PCA-RBF)。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将混凝土坝多测点的径向位移监测数据降维,消除影响分量数据集的多重相关性,分别提取出主元位移和主元影响分量。然后,把主元位移和主元影响分量输入径向基神经网络并构建模型,对提取出的主元位移进行预测。最后,将本法应用于某混凝土坝,结果表明,PCA-RBF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2.037 8 mm,1.698 6 mm和3.32%,显著低于传统的多元回归统计模型、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RBF)和利用经主成分分析进行因子处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PCA-BP),说明PCA-RBF模型有着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8.
渗压监测是土石坝渗流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渗压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测点的渗压值时间序列往往存在非平稳性、局部突变等特点,为此基于“分解-重构-组合”的思想构建了土石坝渗压预测的EEMD-LSTM-ARIMA模型。首先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对时间序列特征进行提取,根据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对提取出的特征分量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方法(ARIMA)进行残差修正,组合LSTM和ARIMA的预测结果,重构得到改进预测模型。以某深厚覆盖层上的土石坝工程为例,选取主河床坝体防渗墙后2个典型测点的实测渗压值序列为研究对象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的LSTM模型和ARIMA模型,改进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均为3种模型中的最小值,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另外2种模型,该模型为土石坝渗压的精确预测分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刀盘扭矩和刀盘推力是保障盾构机正常掘进的关键参数,对其准确预测可有效指导设备运行。本项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成都地铁19号线土压平衡(EPB)盾构机的掘进数据。深入剖析了EPB盾构掘进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包含数据分割、异常值处理、数据降噪和数据编译4个阶段的标准数据预处理算法。在Butterworth滤波器基础上,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RU)建立了盾构掘进参数预测模型,基于RMSE和MAE指标综合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刀盘扭矩和刀盘推力掘进参数均能实现良好预测;经过Butterworth滤波,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提高显著;砂岩地层中,预测模型对刀盘扭矩的预测误差最小,RMSE和MAE分别为4.91和3.86。基于GRU算法的掘进参数预测,可提高盾构机掘进状态的判断水平,利于施工参数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0.
张健飞  叶亮  王磊 《人民黄河》2024,(4):142-147
混凝土坝变形测点数据丢失或者新增测点测量时间太短都会导致这部分测点的数据量不足,使得变形预测精度受到影响。为了提高这些小数据量测点的变形预测精度,提出了将时域卷积网络(TCN)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变形预测方法。以数据量充足的测点为源域,以缺少数据的测点为目标域,将在源域上训练好的TCN模型的结构和参数迁移到目标域模型中,固定其中的冻结层参数,利用目标域中的数据对目标域模型可调层参数进行调整。同时,采用动态时间规整选择与目标域数据序列相似度最高的监测数据作为最佳源域数据,提升迁移学习效果。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迁移学习后的目标域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与利用足量数据训练的TCN模型的预测误差相比,差异仅分别为1.73%和8.09%,小数据量情况下TCN预测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