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为四季之首。从立春之日起,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自早春开始,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必须顺应春令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阳为要务.同时。特别注意要“防风”。中医养生学家认为,春季养生当注重以下四原则:养阳气.防风温、重养肝、勤锻炼。  相似文献   

2.
春华则秋实     
公历3月,北半球迎来了春天。吹面不寒杨柳风,尽管神州大地依旧春寒料峭,拂面而来的风已没有凛冽之势。春天是万物俱荣的季节,草木萌动、百草新生,更是播种的好时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即是此理。对人体健康而言也是如此,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在春季做好正确的养生措施,才能收获健康。养生应顺应时气。《黄帝内经》中说,春季养生,应"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是"生"的季  相似文献   

3.
<正>立春时节,贵州茅台酒二十四节气春系列文化产品发布,开启二十四节气与茅台工艺、文化、科技“美自天成”的融合之旅。从春季节气文化、农耕文化与美酒酿造维度,阐述中华民族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深化酒与节气“同源”关系,展现中国酒文化极致。  相似文献   

4.
春暖花开话养生 春暖花开,意思就是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春季气候转暖,百草吐芽,万木苏醒,动物也从冬眠中渐渐醒来,一切生命由冬令的生机敛藏和相对安静的状态转向生机萌发和渐趋旺盛.所以,《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是人们浏览、观赏大自然的好时机.但是,春季也是多种疾病好发时节.故,加强春季养生保健,对保持全年身心健康十分关键. "春季"指什么?春季是指:从每年立春那日起,到立夏日为止.春季有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注重节令食物,其中立春之时有“春盘”食俗。所谓春盘,是古人将春季可寻的各种蔬菜汇集于一盘,于立春节气时举家共食。春盘中的蔬菜一般都是生吃。  相似文献   

6.
《美食》2017,(3)
正春季百草回生,万物萌生,人的精神、情志、气血能像春天的气候那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但也易发生疾病。春季养生要特别注意起居劳作、精神调摄,关键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同时避免风邪侵及人体。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后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如韭菜等,不宜食酸收之味。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晚春暴热袭人,易引起体内郁热而生肝火,可适当配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明目的食物。在新鲜水果中以吃甘凉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饼之类为宜。  相似文献   

7.
正在每个节气中都有时令食物,将这些随季节而生的蔬果蕴入一杯水中,感受自然的馈赠。FEBRUARY4立春薄荷青柠水立春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在自然与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立春时节的薄荷青柠水能够抗菌、提高免疫力,提神醒脑,缓解春困。  相似文献   

8.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  相似文献   

9.
春季三月从立春开始,经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共计6个节气,天气由寒冷渐渐转暖和,大地回春,万物开始萌生发育,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应注意保健养生。我国春季食药粥保健养生的历史十分悠久,很受人们欢迎。这是因为药粥具有汤剂、流质、半流质的特点,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而且可养胃气,助肝阳,治疗慢性病。它与丸散膏丹比较起来,既可长期服用,无副作用,又可根据需要,随意加减药物。但是,食药粥一定要根据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和保健养生目的之不同,而有所选择;同时还要根据春季寒暖之…  相似文献   

10.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相似文献   

11.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归大地,阳气升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寒食节在每年冬至后的105天,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到两天,属于春季的春分与清明交替的节气。这时候的季节特点,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依《黄帝内经》"春夏养阳"之旨,饮食、起居及作息安排  相似文献   

12.
《江西食品工业》2008,(1):60-60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廿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冰冻开始融解。天下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经过冬三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发,使人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应助长这“萌生”的信息。此时人体内的“肝气”也随之升发,因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泄。  相似文献   

13.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  相似文献   

14.
《餐饮世界》2023,(2):45-47
<正>春回大地,兔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我们迎来了农历新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它是春的信笺,冬雪消融,春雨滋润,草木萌动,有声、有色、有情、有韵的一片春光好风景翩翩而来。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降雨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雨量逐渐增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雨水,在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相似文献   

15.
四季,又称四时,春夏秋冬谓也.在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以下简称素·四)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老生.”大意是说,春三月,谓正、二、三月,按节气,春季当从立春日始,至立夏前一日止,春阳上升,发育万物,欣欣向荣,此时宜缓缓散步,举动和缓,以应春气,则神定而志生.  相似文献   

16.
《中外食品工业》2009,(3):19-19
本月推荐美食:“菜青虫1031”教你炖“春季养生黄芪汽锅土鸡” 推荐理由:汽锅鸡是云南特色美食,很多人只闻其大名。可汽锅到底是什么样呢?汽锅鸡有何美妙之处?您往下看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7.
《餐饮世界》2022,(2):40-42
在举国同庆虎年新春、共迎冬奥之际,东风来了,春天来了。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天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相似文献   

18.
<正>每逢万物复苏的春季,很多人会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其实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即春季天气与肝脏密切相关,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人体的脏腑才能正常发挥功能,否则会产生气血瘀滞,百病丛生。所以,春天养生宜先养肝。春季时应吃些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吃酸收之味。立春时,由于冬气未尽,所以在食疗上,提倡以升补为主,同时又要兼顾养肝护肝。  相似文献   

19.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宇。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相似文献   

20.
nicole 《食品指南》2014,(2):56-61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时之首,正是万象更新,万物苏醒之时。立春是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从立春开始,春天就开始了.一年的新一个轮回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