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马家窑彩陶是由庙底沟型发展和分化而来的,艺术特色鲜明。彩陶器型样式丰富,图案精美绝伦,具有丰满圆浑、实用与审美完美结合的形式特性,同时具有集热的抽象艺术审美特征与冷的抽象艺术审美特征于一体,达到了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对现代设计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彩陶的产生和发展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标志之一.彩陶纹饰源于受陶器制作过程中陶器本身肌理纹的启发及远古先民审美意识的增强.彩陶纹饰表现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取向.对彩陶纹饰的研究不仅在远古历史研究方而具有重大意义,对促进现代美学的发展、启迪今天的艺术设计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彩陶艺术也必然符合艺术表现的这一普遍规律。所在抽象都包括在具象中,锯齿纹也一定有其形象的来源。它可能是火焰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采陶图案的产生;开辟了中国装饰艺术的先河。彩陶艺术完美的构成形式表明,早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劳动人民就已经能熟练地运用平衡、对比、统一、条理、节奏等美的规律创造艺术形象了,而且这种创造使我们至今仍可以在其中来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彩陶图案单纯强烈的艺术效果,在于创造者强调运用各种对比因素,无论是黑与白、繁与简、大与小、动与静等对此变化,在原始人的手下都把它们推向极至,产生强烈的形式感;从而使我们既能感受到原始艺术率真、粗犷的整体风格,又能看到他们把握形式语言的精微细腻之妙处。对比是艺术创…  相似文献   

5.
<正>(2)变化组合手法:图十五:4、色彩配置:对比色:红:黑,红色地纹、黑色花纹。橙:黑,橙色地纹、黑色花纹。灰色地纹、黑色花纹。白色或浓淡色点缀。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配置上对比鲜明,沉着而调和。5、彩陶艺术所揭示的基本创作规律:综上所述,正如导师王家树教授说:中国彩陶艺术以朴素的“语言”塑造了服务于当时人民生活的杰出的工艺形象,揭示了工艺美术创作中若干带有根本性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肖彬 《饰》2002,(1):38-40
纵观人类发展史,从古老的石器时代、彩陶时代、青铜时代、丝绸时代,到现代的钢铁时代、复合材料时代,直至今天的纳米材料时代,我们可以明析地感悟到它就是一部人类发现、认识和应用材料的历史。如此指认不仅在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很的重要流派——立体派,即为在绘画创作中率先使用纺织材料结合油画颜色做综合艺术表达的始作俑者,其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其横溢的才华为此作出了不懈探索,并创作出诸多经典力作,如1912创作的名为《静物》的拼贴画,就是将纺织材料拧成绳索并在预先绷好的画布上缠绕、缝制而成的艺术杰作。人们在赞叹…  相似文献   

7.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初创于唐,经千年传承,显精绝魅力,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变革形势下,界首彩陶市场低迷,生存状态堪忧,亟待传承创新与产业开发。在深度调研走访基础上,有针对性且切合实际地从艺术层面、文化层面和产业层面提出界首彩陶走出当下困境并实现创新发展的路径,在为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业提供决策参考与启示借鉴的同时,以期界首彩陶当代崛起与未来之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远古彩陶艺术丰富的纹样中,“鸟啄鱼”纹特殊而有趣。有人以图腾文化产物来解释“鸟啄鱼”纹,认为这是部落攻战的象征。笔者认为,远古彩陶上的“鸟啄鱼”花纹以及其他形式的鸟纹、鱼纹组合在不同的文化类型的彩陶中以不同的形式而存在,寓意生命的再生或新的生命的开始,并寓意了氏族的繁荣兴旺的某种原始宗教涵义。“鸟啄鱼”纹在后世亦有继承和发展,它在远古的确切意义仍有待考证。  相似文献   

9.
彩陶纹饰是一种特殊的图案 ,几个主要系列是以鱼、鸟、植物、水、蛙等自然物为表现对象的。彩陶纹饰 ,可以说千姿百态 ,而构成彩陶纹饰的基本元素大者近似几何形 ,并且只有简单的几种 ,但通过不同的构成方法 ,进行排列、组织 ,形成了诡异多变的的装饰效果。但彩陶上的花纹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 ,很少自始至终是一成不变的 ,以彩陶花纹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中间环节或最终阶段来揣测其含意 ,其结果往往不够准确 ,或是牵强附会。因此只有以考古分期为依据 ,找出彩陶花纹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但是常由于考古分期材料的不足 ,或者花纹演变情况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出了新石器时代的中国陶器文化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即在陶质上经历了红陶、灰陶、黑陶、白陶阶段;在制造工艺上,经历了手制、模制、慢轮、快轮阶段;在装饰上,经历了索陶、彩陶、非彩陶阶段;在窑炉上经历了平地堆烧、横穴窑、同穴窑、竖穴窑阶段。  相似文献   

11.
崇高是一个古老的美学范畴,自从古罗马学者朗吉纳斯在《论崇高》一文中提出后即引起历代美学家的关注。崇高既存在于艺术形式之中,同时又存在于自然形式之中,崇高的自然形式包含有自然的崇高和精神的崇高。崇高是人类理性力量的凝聚,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崇高。  相似文献   

12.
中华古建筑自古以来沿革了"以丽为美,以势为尚"的美学标准.建筑术语"飞动之美"的渊源,可追溯到诗经时代.无论是"雕梁画栋"式的高雅建筑艺术,还是"灰墙黛瓦"式的民间草根建筑艺术的文本翻译均遵循了忠实于汉语语言习惯的翻译方法.虽然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但应尽力表现汉语原有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陶艺是世界性的艺术,随着我国陶艺的普及和陶艺热的升温,湖南的现代陶艺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也只有陶艺活动的广泛普及才会带动相关产业的成熟和发展,才能使湖南的陶艺象古长沙窑一样继续泽被东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早在远古时期就已有了美学思想.中国的美学思想自产生之日起,便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完善.本文着重阐述远古和公元前21世纪至春秋前期的美学,并深入探讨了这一阶段的美学与服饰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现代汉字设计的现状及趋势,并对中国古代瓦当文字的审美特征进行了研究,找到了这一传统元素与现代汉字设计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汉字设计的新思路,以使传统文化精髓更好地融入并应用于现代汉字的图形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甘,是先民通过采集劳动获得的最早的味觉快感,这种快感是后世先民形成审美能力的起点;熏,不仅是先民创造关味的最早实践,也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实践。随着先民认识世界能力的提高,先民对关味的创造逐渐转移到对服饰、器用、自身形象及舞蹈、音乐、诗歌等方面的关的创造。由美味而至关,这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它是自然美向社会关过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宜兴紫砂茶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枝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一些传世名壶的造型至今仍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对现代产品的造型设计很有启示和借鉴意义.通过比较法和分析法,对紫砂茶壶的材料、造型与装饰手法进行细致分析;再从造型的美学功能和文化功能出发,总结提炼古代紫砂茶壶造型的特点和美学法则,并从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产品设计的造型元素和造型语言;最后运用演绎法,论述阐明紫砂茶壶传统造型对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作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探究古文献中的“雕卵”、“画卵”和“镂鸡子”三者关系 ,可以断定 :“雕卵”与“镂鸡子”同为“画卵”义。“画卵”所用原料应包括生鸡子、熟鸡子和空鸡子三种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现代国内外壁画材料的例举,剖析其材料所包含的物质性及非物质性审美特性。表述了科学技术所引领的材料的多元化,极大地开拓了壁画在形态审美上的深度和广度。艺术与科学整合是当代壁画设计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