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研究了退火态ZL102铸造铝合金在300~460℃和挤压比为15时的热变形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的铸态ZL102铝合金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硅颗粒先变小后变大,亚晶由小长大,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塑性变化不明显。在挤压温度为420℃时,材料强度最佳,抗拉强度达164MPa,屈服强度达53MPa,伸长率达2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浇注前停留时间、搅拌对ZL102合金铸造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和浇注前停留使初生Si的形态由粗大的多角形或板块状变为小块状或枝晶;共晶Si的形态由粗大的针状或片状变为细小的针状或纤维状,且针变短;合金液组织分布更均匀,枝晶基体得到细化.ZL102铸造试样的布氏硬度是直接浇注的试样最低,搅拌后停留2min最高,比前者提高17.5%.ZL102铸造试样的磨损性能为停留3min最好,搅拌后浇注和直接浇注及搅拌后停留试样的耐磨性能基本一致,对磨损能改善一点.  相似文献   

3.
对ZL102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力学性能检测、组织观察等方法对铝合金的性能和强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成分铝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40℃×5h固溶+200℃×5h时效;经上述工艺热处理后,合金的布氏硬度为93.7 HB,抗拉强度为221.65MPa.  相似文献   

4.
孙有平  韩俊  张扬扬  惠静 《铸造技术》2014,(8):1703-1705
研究了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5083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态5083铝合金具有典型的纤维状组织,当退火温度为250℃时,合金保持轧制态的流线组织,仅发生部分再结晶。退火温度升高到300℃时,合金基本完成再结晶。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65 MPa、118 MPa和20.5%。  相似文献   

5.
采用金相显微镜、SEM、EDS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手段研究了混合稀土(60%Ce、40%La)对ZL114A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稀土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5%~0.35%时,随着稀土添加量的增加,晶粒尺寸、一次枝晶间距、二次枝晶间距减小;当稀土添加量为0.25%时,α-Al相的晶粒尺寸、一次枝晶间距、二次枝晶间距达到最低,此时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显微硬度达到最高。DSC结果显示,添加稀土降低了合金的共晶点温度和α-Al的熔化温度,减小了凝固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6.
吕晓光  冯小明  张会  郭从盛  刘洁 《铸造技术》2007,28(9):1225-1229
研究不同压缩工艺参数及等通道转角接压(ECAP)工艺对ZL102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ZL102合金的临界变形量增加,在410℃下,临界变形量可达50%以上。因此,ZL102合金适宜的变形温度在350-410℃之间。金相组织观察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粒细化程度增大,变形量超过35%后,晶粒明显细化;材料的硬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采用转角a为120°模具时,路线A能更有效更均匀地细化晶粒。  相似文献   

7.
8.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ZL205A合金并对其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沉积态试样的组织由θ(A12Cu)相和α-Al基体组成;随着退火温度升高,Cu元素以颗粒状分布在铝基体中,使晶粒尺寸变大,组织中无新相生成.退火处理后,试样的伸长率大幅度提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9.
对铸轧5052铝合金板坯进行了的均匀化退火、中间退火和成品退火处理,通过能谱分析、组织观察、维氏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和时间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580℃保温20 h均匀化退火后合金板坯的中间偏析得到有效减轻,组织均匀度得到提高.经420℃保温0.5 h中间退火后,合金板材的塑性得到恢复,利于进一步冷轧加工.对于冷轧板材进行340℃退火,保温1 h后组织处于平衡稳定状态,抗拉强度达到280 MPa,伸长率达到9%.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及腐蚀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实际生产的5AN6铝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合金在退火后力学性能持续下降,于280 ℃退火时强度发生大幅度下降;在300~360 ℃退火时,合金力学性能趋于稳定;原始状态合金的晶粒组织为不完全的纤维组织,在280 ℃退火之后晶粒明显细化,可认为合金在280 ℃退火后发生了再结晶;5AN6铝合金的腐蚀性能温度敏感区间为160~240 ℃,在此温度区间内显微组织显示为沿晶界连续析出的β相。  相似文献   

11.
工艺参数对液态模锻ZL102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L102合金的铸造性能良好,但力学性能较低。通过液态模锻工艺得到的ZL102制件,其力学性能比金属型铸造制件提高,组织细化。文章讨论了制件施加不同的压力及选择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施加60kN的力时,组织细密,抗拉强度很高,耐磨性好,但同时塑性却相对较低;合金浇注温度在640℃时,强度最高,抗拉强度以及拉伸率等则随模具预热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不规则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合金元素对ZL107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ZL107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了Ti、B、Cd、Mg、Zn、Ag等合金元素对ZL107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B使合金晶粒细化,改善显微组织;Cd、Mg、Zn可以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而Ag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伸长率。通过加入以上几种合金元素并配以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ZL107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51012固溶处理和150℃时效处理时可以得到较好的强度和塑性配合。  相似文献   

13.
ZL205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分析了ZL205合金铸态和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及分布。研究发现ZL205合金中。铸态组织是由α-Al固溶体与在晶界上或枝晶间分布的间断或连续共晶体所组成的。合金在T6处理时。抗拉强度随时效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时效8h后抗拉强度最高达到488.2MPa,伸长率则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添加不同含量ZL101重熔料,研究ZL101合金组织、流动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重熔料的增加,ZL101合金的流动性呈现下降的趋势。螺旋铸件长度由未添加重熔料时的238 mm减小至添加50%重熔料时的94 mm;当重熔料的含量为30%时,共晶硅晶粒尺寸最为细小,平均尺寸8.74μm左右。同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为221.3 MPa,比未添加重熔料的合金提升了12.5%;伸长率达到4.3%。  相似文献   

15.
保温时间对ZL102合金熔液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实际生产中,保温时间对ZL102铝液质量的彤响,探讨了保温时间与变质效果和针孔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r变质达到最佳变质效果大约需要60min;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Sr以大约每h0.002%(质量分数)的速率烧损,其变质效果可以持续长达6~7h;精炼变质后30~90min,铸件中针孔度最小.铝液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热等静压(HIP)纯钒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钒的退火过程呈明显的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3个阶段;随退火温度升高,板条状马氏体含量减少,温度高于950℃退火时板条状马氏体消失;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纯钒的拉伸强度降低,塑性先增加后降低;塑性在950℃退火时达最大值,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分别为35.2%、64%.  相似文献   

17.
采用OM、SEM和XRD研究了添加微量稀土元素Y对ZL205A合金的流动性及T6热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检测了合金的流动性。结果表明,当Y质量分数达到0.2%和0.3%时,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相对较好,随着Y含量的增加,θ相从沿着晶界的网状分布逐渐向局部团聚,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微量Y会使ZL205A合金的流动性降低;Y质量分数为0.3%的ZL205A合金在T6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大幅度提高;热处理能够降低合金中的成分偏析并能够改善材料的组织形态,促使合金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添加微量Y以后,晶界上的难熔化合物Al Cu Y促使晶粒内部的θ相数量减少,是造成合金力学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回归正交设计法设计了变质处理影响ZL102铝硅合金表面张力的试验方案,利用自行研制的表面张力快速测定仪炉前测定ZL102铝硅合金液的表面张力,建立了变质工艺影响ZL102铝硅合金表面张力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变质剂加入量对ZL102铝硅合金表面张力影响显著,变质时间次之,变质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交互相和二次相的影响可以忽略。进一步试验表明,利用该数学模型求得的表面张力值与实际测量值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19.
Sn-9Zn共晶钎料可以用于钎焊钎焊性极差的铸造铝合金ZL102,在Sn-9Zn钎料的基础上添加In元素,以提高钎料对ZL102合金的润湿。本文对Sn-9Zn和Sn-9Zn-5In两种软钎料对ZL102合金润型,界面结合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可知,Sn-9Zn-5In钎料的性能优于Sn-9Zn共晶钎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