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Ni和MnO2微米粉为原料,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在氢-氩混合气氛中合成了MnO包覆Ni纳米复合粒子.用XRD、TEM、TG-SDTA等方法分析了纳米粒子的相组成、形貌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Ni/MnO复合纳米粒子具有一致的"核/壳"微结构,尺寸分布在100-120nm范围.核和壳分别为Ni和MnO相.根据定量氧辅助V-L-S机制,Ni纳米核在复合粒子生长过程中的催化作用,是"核/壳"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核壳型铁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刘飚  官建国  王琦  张清杰 《功能材料》2005,36(1):133-135
采用多元醇还原工艺和自组装技术,通过在微米级Fe粉表面包覆纳米Co粒子,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磁性微球,表征了它们的相组成结构,测试了它们的微波电磁参数,研究了它们的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核壳型Fe/Co复合材料能够实现表面包覆致密,将其作为微波吸收剂,可以改善传统羰基铁粉吸收剂的频散特性,可使吸收量大于8dB的频带宽度达到7GHz。  相似文献   

3.
以Ni和MnO2微米粉为原料,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在氢--氩混合气氛中合成了MnO包覆Ni纳米复合粒子.用XRD、TEM、TG--SDTA等方法分析了纳米粒子的相组成、形貌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Ni/MnO 复合纳米粒子具有一致的“核/壳”微结构,尺寸分布在100--120 nm范围. 核和壳分别为Ni和MnO相.根据定量氧辅助V--L--S机制, Ni纳米核在复合粒子生长过程中的催化作用,是“核/壳”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位法一步合成了α-Fe2O3和Fe2O3/Ag磁性核壳粒子,通过XRD,TEM和UV光谱研究了Fe2O3/Ag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一步合成了α-Fe2O3,纳米α-Fe2O3粒子表面被Ag层包覆,纳米α-Fe2O3核的平均粒径大约为20~30nm,Ag壳层厚度为10~15nm,形成了核壳结构的电磁复合纳米粒子。α-Fe2O3/Ag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导电率为0.317S/cm。α-Fe2O3粒子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1.28A.m2.kg-1,矫顽力为8.2784kA.m-1。α-Fe2O3/Ag核壳粒子饱和磁化强度为0.92A.m2.kg-1,其矫顽力与α-Fe2O3粒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王勋  连利仙  刘颖  孔清泉  田虎  唐颖 《功能材料》2012,43(Z1):141-144
以超细球形Al粉为模板,通过化学镀在其表面包覆镀Au,制备出Al/Au核壳结构的复合粉末,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使镀Au层与基体铝粉表层实现合金化,并制备出具有Al/Al-Au合金核壳结构的前驱体块材,随后采用两步法腐蚀除去核壳结构中的Al核并在其表层实现选择性地除去Al-Au合金层中Al的去合金化反应,得到多孔金块材.利用XRD、SEM、EDS研究了镀覆工艺对Al粉模板表面镀Au效果的影响及烧结、腐蚀过程中物相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活化处理和还原剂种类对Al粉表面的镀覆效果有重要影响,制备的块体多孔金由纳米级孔径(80~120nm)和微米级孔径(1~10μm)两级孔径结构构成,微观组织结构均匀,密度低达0.39g/cm3,孔隙率为98%.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法制备纳米Cu/Al复合粉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小娣  杨毅  李凤生 《功能材料》2006,37(8):1335-1337
为了改善超细铝粉的表面易氧化问题和微米级铝粉对推进剂的热分解催化作用不明显现象,以对推进剂具有良好催化作用的纳米Cu包覆金属Al表面.采用化学镀铜法对微米级铝粉表面进行镀覆,制备出纳米Cu粒子在超细Al颗粒表面包覆完整的Al-Cu核壳式复合粉末,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镀液组分及镀覆工艺条件.利用XRD、SEM、EDX等仪器,对复合粉末的形貌、物相结构及表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铝粉表面包覆一层致密的纳米铜层,这种纳米层是由粒度约为18.83nm的晶态析出的纳米铜组成.  相似文献   

7.
运用TEM,FTIR对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纳米Al2O3/PS复合粒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复合粒子具备以纳米氧化铝为核、以聚苯乙烯为壳的核壳式结构;并将核壳式复合粒子用来增韧选区激光烧结聚苯乙烯,结果发现,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2.1kJ/m2,较纯聚苯乙烯提高了50%左右,比添加未经任何改性处理纳米氧化铝粒子的复合材料提高了30%;利用FE-SEM对试件的冲击断面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核壳式纳米Al2O3/PS复合粒子改善了纳米粒子与基体表面极性的差异,增强了其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改性了选区激光烧结制备聚苯乙烯基复合材料,并很好地起到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Fe和Y2O3的微米粉为原料,压制成块体靶材,利用物理气相蒸发法原位合成了核/壳型Fe/Y2O3纳米复合粒子,并对其成分、形态和微结构进行了研究。高分辨透射电镜和暗场成像分析结果表明Fe/Y2O3纳米复合粒子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其内核及外壳分别为-αFe和体心立方相Y2O3。通过定量氧辅助-气-液-固机制对纳米复合粒子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物理气相方法实现了稀土氧化物包覆异质金属纳米胶囊的合成,为多组元纳米结构的复合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沉淀法,以煅烧粉煤灰为原料,硫酸铝和硅酸钠为包覆剂,制备了核-壳结构纳米硅酸铝-煅烧粉煤灰复合粉体材料,探讨了复合粉体制备机理;将复合粉体填充尼龙6制备了尼龙6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比表面积、白度仪对复合粉体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煤灰表面包覆的是平均粒径为50 nm左右的非晶态硅酸铝,白度从27.1提高到58.3,比表面积从2.47 m2/g增大到24.21 m2/g。当pH值为13时,煅烧粉煤灰表面带负电荷,会吸附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Al3+,形成紧密吸附层,SiO32-则形成扩散层,在煅烧粉煤灰表面吸附形成稳定硅酸铝包覆层。复合粉体填充尼龙6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优于未包覆煅烧粉煤灰粉体。  相似文献   

10.
SiO2 / Ni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磁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硅酸钠为主要原料, 通过液相沉淀法在纳米镍粉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 。应用XRD、FTIR、TEM、TGA、DSC 和VSM 对复合粉体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SiO2 以非晶态的形式包覆在纳米镍粒子表面, 形成了核壳结构, 降低了纳米粉体的团聚现象。TGA 和DSC 结果表明, SiO2 的包覆提高了纳米粉体的抗氧化性。磁性分析结果表明, 粉体包覆前由于表面氧化层(NiO) 的存在, 粉体的磁滞回线偏移; 包覆后的粉体由于SiO2的存在, 饱和磁化强度降低, 矫顽力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