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米为主要原料,辅以蔬菜、豆制品等,研制一种新型玉米主食肠。使之既保持了肠制品的方便快捷的特点,又改变了肠制品的传统副食地位。做到了“一根肠解决一顿饭”。  相似文献   

2.
<正> 日前以肉类原料为主,补加动植物蛋白生产肉制品的前景是众所周知的.敖德萨罗蒙诺索夫工学院对用玉米油粕提取的玉米蛋白膏加工煮制香肠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香肠是按照有效的工艺规程加工制成的.他们在试验肠中,选用浓缩大豆蛋白制作的香肠为对比肠,玉米蛋白膏的添加量正好等于对比肠中浓缩大豆蛋白的添加量,从而探讨了玉米蛋自膏对煮制肠质量的影响.评定制品按九级分制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平均数据列入表1.  相似文献   

3.
丹贝及其在肉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以新鲜猪肉为主要原料 ,添加新型高蛋白大豆发酵制品———丹贝 ,制作丹贝红肠的试验。对丹贝在红肠中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 ,同时制得了营养丰富、保存性能好的红肠制品 ,为大豆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4.
傅宝信 《食品科学》1985,6(8):58-59
一、灌肠种类。灌肠制品种类很多,大体分为西式肠和中式肠两大类。西式肠是以肉糜为馅,不掺淀粉。这种灌肠方法,是由德国和苏联传入我国,因此叫西式肠。例如火腿肠、克拉克夫肠等等。后来演变成多种“变种”灌肠制品。例如小灌肠、大红肠、午餐肠等等。总之,这些灌肠制品,都是以肉为主做馅的,人们习惯叫做“肉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是了解市售玉米制品和坚果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方法为结合免疫亲和样品前处理技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市售玉米制品、坚果制品中的4种黄曲霉毒素。检测了25份市售玉米制品和24份坚果制品,结果显示,其中玉米制品的阳性率为36%,坚果制品中未检出。结论得出,目前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主要存在于玉米及其制品中,污染程度虽不高,但由于黄曲霉毒素的强烈致癌作用,还是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1991年4月6日,市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市技术监督局及市熟肉制品协会联合召开了《天津市制定肠类制品产品质量标准的暂行规定》宣传贯彻大会。全市一百多个肠类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单位参加了会议。制定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整顿天津市肠类制品的市场,加强对灌肠制品生产和销售的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暂行规定对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如感观指标、卫生指标、营养指标、贮  相似文献   

7.
玉米磷酸酯淀粉对鸡肉火腿肠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添加不同取代玉米磷酸酯淀粉、在鸡肉火腿肠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鸡肉火腿肠的超微结构表明在使用一定的添加量时,玉米磷酸酯淀粉P2对制品的效果明显优于玉米原淀粉。能明显地改善制品的内部结构、体系,从而影响火腿肠制品的质构、持水力、肉糜乳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大庆市肉类制品厂始建于1985年,1988年6月投入正式生产。主要设备是由西德、荷兰、南斯拉夫引进的,产品全部为肉类制品,其中灌肠制品占70%以上。所生产的肠类制品,在借鉴西欧先进的生产工艺同时,结合了我们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使其生产出的产品具有中西合壁的特点。主要原料为猪肉、玉米淀粉、猪肠衣、一些香辛料和一少部分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流程为:冻片猪肉入厂软化→检疫修割→剔骨分割→绞肉腌制→斩拌灌制→烘干、蒸煮,烟熏→出炉、冷却、入库→化验,检疫、出厂。自投  相似文献   

9.
《粮油加工》2014,(5):83-84
自2013年10月深圳口岸从一船进口美国玉米检出未经我国农业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后,截止到2014年4月21日,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在112.4万t进口美国玉米及其制品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对这112.4万t进口玉米及其制品,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均依法作出了退运处理。  相似文献   

10.
吕荣仿  张胜 《肉类研究》2006,20(5):20-20
风味海鲜肠是一种采用畜、禽肉、鱼糜等为主 要原料制作胚体,以新鲜干海米造粒,配制的一种 复合海鲜风味产品;该制品既有畜、禽肉柔韧多汁 的口感,又有干海米鲜香干柴的特殊咬感;再辅以 鲜香淡雅的海鲜风韵;使制品别具特色。该产品采 用畜禽肉代替大部分鱼糜,既解决了中西部消费群 体对海鲜肠口感的不适应性,又解决了成本问题, 能较好地解决海鲜肠类产品市场化、大众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