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祁庆宁  袁汉川  郭超 《宁夏电力》2013,(4):58-60,70
针对传统的热电厂供热系统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在供热系统中首次采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热电联产技术,结果表明:热泵技术在热电厂中的应用,提高了机组热效率,节约了燃煤量,使电厂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得以提升;减少了CO2和SO2排放,改善了环境,提高了电厂环保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三北电网区域现役电厂供热改造可行性研究的调研评估分析,认为城市周边现役电厂125MW及以上纯凝机组供热改造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合理利用现有电源资源,替代老小热电、集中锅炉房和分散小锅炉供热,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节能降耗和宏观调控。同时,还提出了今后具体实施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白城发电厂31—12—3型汽轮机组改为非调整式抽汽供热机组已安全运行九年。改造后的供热机组单机供热量为15百万大卡/时,可满足一个年产为万吨纸的中型纸厂的用热需要。并且使电厂单机发电热耗降低6.1%,年节约标准煤1750吨。对综合利用节约能源确实是个积极有效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某电厂350MW机组的超高压供热系统进行改造,介绍了改造的热力系统、控制方案,以及增加供热量后的机组凝汽器补水系统,改造增加了电厂对外供热量,提高了用户蒸汽参数的稳定性,为同类型机组供热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供热机组的抽汽方式和供热形式各不相同,供热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影响着机组的经济性和电网的负荷调度的问题,给出了不同容量、不同形式供热机组供热运行中带电负荷的限制因素。以几个电厂的供热机组为例,给出了机组的最低供热电负荷实测方法,可为电厂运行和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秋会 《湖北电力》2008,32(2):31-33
结合平顶山鸿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4台供热机组运行的实际情况和供热情况,对该电厂供热机组补水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几种补水方案的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的补水方案,以提高电厂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亚临界纯凝机组供热的现状和需求。以某电厂亚临界纯凝机组为例,分析了其供热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采用高压缸排汽供热对机组负荷、汽轮机动叶、隔板强度、轴向推力和锅炉再热器、热力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了机组的最大安全供汽量。改造后,机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电厂经济效益增加,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某电厂135 MW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为例,根据高背压供热系统特性,分析锅炉最低脱硝负荷与最低稳燃负荷对高背压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得出在供暖初期与末期制约高背压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是锅炉最低脱硝负荷,据此提出高背压供热机组实现脱硝装置全负荷运行的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后,脱销装置入口烟温提高近20℃,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有效提高了背压供热机组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热电厂供热机组热电匹配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某电厂机组实际供热工况现场试验及分析,对电厂供热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热电匹配技术优化运行方式可以减少因机组实际能耗差别引起的能耗损失。  相似文献   

10.
依照热量法基本原理,就电厂复杂供热系统下大机组供热比指标与统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锅炉输出热量为基准的机组供热比定义式,给出了电厂日常统计中简捷计算方法,对行业标准中供热比定义式的适用条件以及机组供热量的计量进行了讨论,且对于统一业内供热指标统计规范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热电冷联产系统经济性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特殊性,利用等效焓降理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建立一套全面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经济性定量计算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广义供热”抽汽概念,将抽汽直接连接用于制冷的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热力系统内扰动的经济性诊断方法同凝汽机组、供热机组的经济性诊断方法统一。给出单效吸收式制冷机局部定量分析近似计算方法,解决了工程上吸收式制冷机局部定量分析计算时的简化计算问题,提出的近似计算方法在精度和计算量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既解决了吸收式制冷机变工况计算问题,又满足实际机组经济性诊断的需要,实例计算证明了理论模型和诊断方法的准确、简捷性。  相似文献   

12.
为增加供热面积和提高机组热效率,某化工生产企业自备电厂采用高背压真空加热器吸收机组乏汽余热,对热电联产直接空冷机组进行了供热技术改造。改造后,机组减少了冷源损失,提高了循环热效率,供暖循环水温度升高了15~20℃,厂用电率下降了1.5%~2%,经过整个供热周期的考验,机组及供热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达到了改造目的。并给出了机组继续进行热、电、冷三联产深度节能技术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某电厂由于供热采暖指标的大幅增加,需要增大供热能力,但是该电厂抽汽凝汽式机组的实际抽汽量有限,采用抽汽供暖满足不了供热量的需求。根据电厂的实际需求经过分析后,决定采用背压式机组供热改造方案。背压式机组供热改造主要是采用低压光轴转子,中压排汽除了少部分减温减压后用于低压转子的冷却外,其余直接排至热网加热器,完全满足了供热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使用热泵技术从电厂冷却水取热供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厂冷却水蕴含着大量的可利用热能,是有待开发利用的低品位能源。为研究电厂冷却水热能的开发利用技术,模拟并搭建了以电厂冷却水为热源的供热实验系统,采用间接换热的方法回收电厂冷却水热能。研究结果表明:电厂冷却水回收利用实验系统满足建筑物冬季供热负荷要求,且该系统各项技术指标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高峰  程林  刘琛  田浩  宋云亭 《电力建设》2015,36(10):93-98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冷热电三联供实现了冷/热和电能之间的联系,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部件之一。在考虑集中式冷热电三联供运行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启停机方式和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三联供机组的工作效率与运行收益,合理的开机策略是保障三联供机组经济化运行的前提与基础。针对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动力装置,使用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技术,配有以相变材料为主体的储能设备的三联供机组进行分析,根据对三联供机组运行相关参数,在对某地区的冷热电负荷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起集中式三联供运行的经济性目标函数,给出三联供机组经济化运行的启停机策略,从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增加运行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周国强  孙显明 《中国电力》2019,52(11):134-137,184
传统的热电联产抽汽供热方式供热能力低、电量损失大、机组综合能耗高、(火用)效率低。采用湿冷机组低位能分级加热供暖技术对350 MW超临界供热机组进行节能改造。运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主蒸汽量条件下,改造后供热能力增加35%、发电功率增加8%以上;在年供暖量增加188.65万GJ的同时,供热期发电量增加83.9 GW·h,供热期效益年增长约9 341.6万元。改造后社会节煤12.69万t,CO2减排33万t。  相似文献   

17.
A layout of a cogeneration plant for centralized supply of the users with electricity and cold (ECCG plant) is presented.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plant are an expander-generator unit (EGU) and a vapor-compression thermotransformer (VCTT). At the natural-gas-pressure-reducing stations, viz., gas-distribution stations and gas-control units, the plant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a throttler and replaces the latter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The plant operates using only the energy of the natural gas flow without burning the gas; therefore, it can be classified as a fuelless installation. The authors compare the thermodynamic efficiencies of a centralized cold supply system based on the proposed plant integrated into the thermal power station scheme and a decentralized cold supply system in which the cold i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ly driven vapor-compression thermotransformers installed on the user’s premises. To perform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exergy efficiency was taken as the criterion since in one of the systems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electricity and the cold are generated, which are energies of different kinds. It is shown that the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of the power supply using the proposed plant proves to be higher within the entire range of the parameters under consideration.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the gas heating temperature upstream from the expander on the electric power of the plant, its total cooling capacity, and the cooling capacities of the heat exchangers installed downstream from the EGU and the evaporator of the VCTT.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s are discussed that show that the cold generated at the gas-control unit of a powerful thermal power station can be used for the centralized supply of the cold to the ventilation and conditioning systems of both the buildings of the power station and the neighboring dwelling houses, schools, and public facilities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相似文献   

18.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综合得出不同冷却水温和不同机组负荷下保持机组处于最经济运行真空的理论依据,实现了将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调节设想转化为可行的工程指导,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电厂实现循环水系统优化运行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某烧煤热电厂位于市区,因环保原因不能再生存时,利用川气东送的时机,改造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机联合循环热电厂,发展热电冷联供,适应了市场需求。热电冷联供的燃机联合循环电厂比纯凝发电热效率大幅度地提高,相应的经济效益也较为显著,取得了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热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良好成果。  相似文献   

20.
多能流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IES)成本分摊是综合能源服务研究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现有IES产品成本计算未虑能量品位的影响,并且对含储能的IES成本变化缺乏深入研究。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IES动态㶲经济学模型,并以某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例,研究动态负荷以及储能工况对系统冷热电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储热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单位冷热电成本;相较无储热工况,在储热工况下系统单位冷、热、电成本分别降低6%、24%、1.2%;此外,储热工况下的IES冷热电平均成本与电负荷成正相关,与冷热负荷呈负相关。动态㶲经济学模型能够高效地分析含储热的IES在优化周期内的逐时冷热电成本,为冷热电实时定价提供依据,合理利用储能装置能够降低冷热电产品的成本,有助于内燃机消纳,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