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电网在调峰能力约束下接纳风电能力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受电网调峰能力的制约。随着风电场规模的增加,风电并网运行给电网运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对常规电源调峰能力分析,根据电网尖峰和低谷时刻的网供电力,建立了电网在调峰能力约束下,电网低谷时刻风电接纳容量的计算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2015年阿勒泰地区电网风电接纳容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按阿勒泰地区"十二五"规划的电网结构,目前已建和在建的风电项目的规模已经接近电网接纳的极限。指出当地的清洁能源开发的安排必须与电网建设协调,避免出现"弃风"等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随着风电并网机组的快速增加,风电并网容量与电网接纳风电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电网所能接纳的最大风电容量成为了风电资源利用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制约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各种因素,建立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分析模型。针对各地区风电并网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可行的科学措施,最大限度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5.
6.
7.
电网风电接纳能力评估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网的风电接纳能力进行评估不仅有利于风电的规划发展,还有利于系统的调度运行。根据风电建设的不同阶段及风电接纳能力评估的不同效用,将风电接纳能力研究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在风电发展的初期,评估主要效用是服务于风电的规划发展,为确定电网的最大风电装机容量提供数据支撑;第二阶段是指在风电大规模并网以后,评估主要效用是服务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提高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分析了2个阶段的风电接纳能力评估方法,指出了目前风电接纳能力评估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风电接纳能力后续研究所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风电能够有序健康地发展,不仅需要探求一个拟接入风电的电网(此处指电力系统中除了风电以外所有电源及电力网络的统称)在风电接纳方面的能力,还要知道应采取哪些经济合理的技术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现实中,风电送出和并网所需的送变电工程滞后,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和远距离输送引起的无功平衡、电压稳定和输电通道允许的送电容量等技术问题都会制约风电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讲,这不属于电 相似文献
9.
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福建电网调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风资源丰富,可供风电开发的场址较多,风电在福建电网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大规模的风电并入电网后,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调峰的影响将日益增大。目前对该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内陆风电,沿海风电研究相对较少。介绍了风电出力对系统负荷峰谷差的影响机理。结合福建电网的实际负荷数据,分析福建电网的月负荷特性和日负荷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建已投沿海风电近三年的实际出力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概率分析的方法,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福建电网负荷峰谷差的影响大小及影响的概率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福建电网风电规划、电网调度等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大规模风电接入对宁夏电网调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风电装机增长迅速,随着大规模风电的上网发电,风电有功出力的随机性、间歇性对电力系统调峰的影响日益增大.文章分析了宁夏电网网架结构、负荷以及电源特性.结合宁夏电网2012年实测数据,直观显示了宁夏电网风电出力在不同时段的波动特性,分析了大规模风电接入对宁夏电网调峰能力的影响.文章还评估了宁夏电网2013年典型运行方式下风电接纳水平.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改善大规模风电接入后宁夏电网调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风电并网后,负荷低谷期大量弃风成为电网运行的普遍现象。从机制层面分析了产生弃风现象的根源,提出在现有上网电价制度下,通过市场化的调峰服务定价机制来激励发电企业主动参与调峰、引导风电随电网调峰接纳能力合理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风电弃风机理的剖析,基于现有调峰管理模式,设计了风电参与的非常规调峰服务交易理论基本框架,并对其中的核心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风电参与的非常规调峰服务市场既可产生调峰价格信号,激励调峰并引导风电与调峰电源协调发展,还可保证电网经济运行,且与现有风电扶持政策相兼容。 相似文献
13.
14.
包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峰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风电大规模并网的背景下,针对水火电混合系统,结合风电并网后系统负荷特性的变化情况,提出并分析了一种更接近于电网实际调峰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风电接入后电网实际调峰能力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2013年我国风电运行消纳形势总体向好,东北地区风电消纳有所改善。提出了风电并网容量与本地消纳能力比例、风电增长速度与本地负荷增长速度比例、风电并网容量与灵活调节电源比例等关键性指标,对2010—2013年东北地区风电运行消纳现状进行客观评估,分析风电弃风的主要原因,展望2014年东北风电运行消纳形势。分析表明,东北地区风电大规模发展与本地消纳能力、与系统调峰能力不匹配是当前弃风的主要原因。加快跨区电网建设、扩大风电消纳范围是解决东北地区风电消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风电开发消纳及输送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分析了中国风电发展现状(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风电分布较为集中)及存在的问题(系统调峰能力不足;跨大区域互联规模小,不利于风电消纳),提出了中国风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优化电源结构以建设适度规模的调峰电源;建设坚强跨区域互联电网;合理的煤电布局和风火打捆输送:政策支持)和中国未来风电的合理开发规模及相关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