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战场上的成功可以归因于多个因素,而低级别军事行动成功的关键是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而在这方面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装甲战车乘员之间的协作了。装甲战车,无论是主战坦克还是步兵战车,是一种复杂的军事装备,上面装有武器和传感器,可以越野行驶,可以与其他装甲战车和其他兵种协同作战。要做到这一点,车上的3或4名乘员必须驾驶车辆,清楚战场上发生的状况,操控武器系统,做出战术决策,并且在某些  相似文献   

2.
正韩国K21下一代步兵战车(NIFV)属于两栖车辆,已由韩国陆军研制成功,用于替代目前的K200系列步兵战车。该车开始由Doosan Corporation子公司Doosan Infracore研制。2008年12月,通过从Doosan Infracore公司剥离出的国防工业企业的方式,组建了K21 NIFV制造商——Doosan DST。该车长为6.9 m,宽为3.4 m,高为2.6 m,质量为25 t,有3名乘员,可载9名士兵。该车采用复合装甲、多层软杀伤反导弹防御系统,陶瓷和玻璃纤维对乘员提供了高水平防护。车辆防护装甲由不同层陶瓷、玻璃纤维和轻质合金构成的复合装甲制造而成。正面装甲设计1 000 m防穿甲50 mm的大口径自动炮弹药的攻击,侧面装甲1 000 m  相似文献   

3.
德国陆军对当前和今后使用的战斗车辆提出了多项要求,除了火力和机动性之外,乘员对直接和间接射击以及弹片的足够防护也是绝对必要的。由于履带式车辆因重量原因在防护能力方而要明显优于轮式车辆,所以目前德国陆军装备的战斗年辆大部分为履带式。本文介绍的是德国陆军战斗部队目前使用的一些履带式装甲战车。  相似文献   

4.
正装甲车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重点阐述世界典型直接火力战车和步兵战车。“装甲车辆”一词含义广泛,不仅包括为乘员提供装甲防护的车辆,也包括完整的战斗系统,其复杂程度不亚于喷气式战斗机或海军战舰。实际上,在现代战争中,越来越需要装甲车辆、飞机和舰艇在陆域、海域和空域并行作战。带装甲的车辆越来越多,这为装甲车辆的分类带来很大困难。使  相似文献   

5.
为装甲战斗车辆的乘员提供三防能力的必要性,促进了设计一种车辆空调系统。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世界许多地方使用的装甲战斗车辆安装乘员空调系统,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对战斗力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生存力有着重要影响。空调系统能使乘员与车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有效工作,并且要比敌方未装备空调设备的装甲战斗车辆具有更好的战术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未来防护车辆(FPV)构想打破了装甲战车不断变大、变重的发展趋势,将形成全新的装甲战车系统。该车将采用8×8型式和电驱动,战斗全重在30t以内。其生存力因采用新技术而得以巨大提升,车体将采用分段式的创新设计,强大的火力体现在可发射智能弹药的新型火炮上,另外车体内部还可搭载无人机和无人车(见封面)。乘员位于炮塔下方,无人机安装在车体前部,装甲输送车型则可容纳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见下图)。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德国项目系统和管理公司(PSM)研制的"美洲狮"步兵战车将正式在德国陆军服役,标志着这款研制了10多年的新型步兵战车终于修成了正果。发展概况"美洲狮"步兵战车最早是在1996年德国陆军的新型装甲平台(NGP)项目下提出的,当时德国陆军设想用一种通用装甲平台来发展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自行式防空战车等变型车辆,从而使伴随主战坦克作战的装甲车辆拥有与坦克相同的防护能力。据介绍,按照NGP项目构想的装甲车辆战斗全重将达到55~70吨,完全是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重量等级。但是到1998财年,由于德国的国防预算削减,NGP项目被取  相似文献   

8.
<正>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正在开发装甲战车乘员使用的头盔显示器技术,目前已研制成功"钢铁视野"战车态势感知系统,并计划于2017年4月在"梅卡瓦"主战坦克上进行试验。"钢铁视野"战车态势感知系统使用了多个安装在车外的摄像机,由此在乘员头盔显示器上投射战车周围360°的影像。这些彩色影像不仅具有实时、高分辨率和真实反映周围情况的特点,而且还在图像中融入了标记符号和C4I数据。  相似文献   

9.
步兵战车的准确定义是什么?步兵战车与装甲人员输送车的最显著区别是什么?这不仅涉及到语言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作战观点。因此,这不仅取决于车辆本身,而且取决于用户所接受的军事理论与实践。 本文对步兵战车(不分履带式和轮式)的定义是:搭载一个步兵班及乘员;装备有炮塔式中型口径武器,主要是为搭载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以及攻击敌军的类似车辆;在防护和机动性方面,要能够伴随主战坦克在战场上通过相同的地形。 尽管与主战坦克协同作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但步兵战车也已越来越多地被独立使用。实际上他们经常作为主要的装甲战车用于维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10.
徐晓前 《国外坦克》2008,(12):34-34
德国的“美洲狮”步兵战车装有2套防火系统,这2套防火系统可保护车辆和乘员免受火灾的伤害:一个是动力室内的灭火装置,另一个是乘员室内的抑燃装置(BUA)。不管是灭火装置,还是抑燃装置均由火灾识别装置、灭火系统和控制器3个主要部件组成。2套防火系统的电子设备集成在一个共同的控制器中。“美洲狮”步兵战车防火系统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11.
“软”“硬”兼施——战车主动防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陆军在2006财年预算报告中指出:“战斗车辆为了能够提供必需的战略部署性和战术机动性,正向轻型化和小型化发展,随之而来最大的技术和作战挑战之一,就是在不依靠沉重的被动装甲的情况下如何为乘员和战车提供充分的防护”。  相似文献   

12.
正装甲战车发展进入到21世纪,无论在火力、防护、指控能力还是机动性等方面,都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要想研制出一种全新、具有划时代意义装甲战车,难度很大。再加上需求的变化,现在世界各国对主战坦克等重型装甲战车的需求量减少,对轻型和中型装甲战车,尤其是轮式战车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但后者与需求比起来,大多显得火力不足,因此设计师们将目光投向装甲战车的升级改造。炮塔是装甲战车火力的核心,对传统炮塔改造升级就成了大有可为的领域,"外装顶置式武器站"(遥控炮塔)的概念应运而生。现在,人们大多以"遥控武器站"来称呼此类系统,它为装甲车辆的改进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联邦德国陆军在1994年和下世纪头十年的中期之间,计划生产6200辆新型装甲战车,它们包括:反坦克战车;反坦克/反直升飞机战车;机械化步兵战车和装甲战车。这些车辆,包括主战坦克在内,在计划中统称为“战车”。“战车”——一种计划的概念为什么把计划中的车辆称为“战车”这个名词?按照提出者的意见,有以下两个理由:第一,这个词强调车辆系列的设想不同于目前正在服役的车辆(目前的车辆叫做战斗坦克,装甲输送车,等等);第二,强调这些新车比所要代替的车辆担负更多的任务。第一个要接受这个  相似文献   

14.
86式步兵战车是一种供装甲步兵进行机动和作战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具有整体布局合理、机动性好、武器威力大、防护能力强、操纵和保养简便等特点,是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第一代步兵战斗车辆。整体布局合理  相似文献   

15.
2000年8月24日,克劳斯·玛菲一韦格曼公司向德军交付了首批"野犬"装甲输送车。此种全防护输送车早在美国防地雷反伏击车之前就填补了装甲战车与广泛应用的非装甲后勤车及通信车之间的能力缺陷。防枪弹、弹片和地雷以及良好的机动性成为该种车辆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吴磊 《国外坦克》2004,(10):14-17
装甲部队的规模在未来将缩小,并配备少量的装甲战车,这就更加强调了车辆的生存能力。车辆的先进性从技术和战术两方面展示出辅助防护系统(DAS)或告警和对抗系统(WCS)是提高装甲战车防护水平进而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种最合算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10年中,由于采用了许多以前仅用于军用飞机或舰船的综合技术,军用车辆,特别是装甲战车的设计发生了很大变化,系统工程已成为装甲战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车辆电子体系结构以及数字化战场对现役装甲战车及未来装甲战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弥补“黄鼠狼”步兵战车在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等方面的不足,“美洲狮”步兵战车在性能要求方面有不少新特点。例如,尽量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能够由A-400M运输机空运,提高在作战部署之后的防护能力,各部位的模块化装甲容易换新,优化车内布置,赋予指挥和通信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主战坦克的综合防护系统(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大多数专家的观点,主战坦克(通常说的装甲战车)的生存问题主要包括下列方面:首先避免被发现,如果被发现则避免被命中;如果被命中,则避免装甲被击穿;如果装甲被击穿时,则避免车辆和乘员遭受毁灭性的损伤。也就是说,保证坦克及其乘员能够在大量使用反坦克武器的现代战场上生存,坦克不仅需要坚固装甲,而且需要综合的防护技术,其中包括综合防护措施。众所周知,俄罗斯装甲车辆采用的综合防护措施包括:主动防护系统、爆炸反应装甲和光电干扰防护系统。而且,设计师正在继续努力研制更加现代化的系统,以便在现代战场上保证坦克能够应对新的威胁。在本文中将向读者简要介绍俄罗斯、乌克兰和其它国家近期在坦克装甲车辆防护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问世以来,装甲和反装甲在战场上的激烈对抗从来没有停止过,坦克装甲车辆及乘员的防护更多地依托装甲防护,使坦克朝着更重装甲更大尺寸的方向发展。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X-飞机"项目启发下,提出"地面X车辆技术"(GXV-T)概念,积极寻求颠覆性创新方案,希望开发出能取代坦克的更轻快更敏捷的装甲车辆,确保下一代装甲车辆的作战能力,同时兼顾战略和战术机动能力、生存能力和成本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