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为有效分析和探讨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对滴灌、喷灌、微喷灌和小白龙节水灌溉方式及其灌水量(45 mm、90 mm、135 mm)开展大田试验,并分别在小麦的拔节期和灌浆期之前进行灌水。结果表明:在小麦收获时,土壤的储水量表示为滴灌微喷灌喷灌小白龙,耗水量最少的为滴灌和微喷灌;小麦的千粒重伴随着灌水量的不断增加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滴灌方式下,小麦的穗长、穗粒数表现较好。因此,灌水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并且水分利用效率会随着灌水量的不断增加而降低,其中在采取滴灌(135 mm)的时候,小麦的产量最高,而水分利用效率则以滴灌(45 mm)最高。因此四种节水灌溉方式下,滴灌方式更有利于小麦增产和节水。  相似文献   

2.
研究与实践证明,喷灌比一般条件的地面灌溉省水30%左右,比大水漫灌省水50%左右;滴灌比喷灌更省水,比一般条件的地面灌溉省水70~80%;低压管道输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95~97%,比土质渠道输水灌溉可节水30~45%。上述三种灌水方法还具有适应各种地形,占地少,省工,增产等优点。据统计全国灌溉面积已达到7.2亿多亩。其中98%采用地面灌溉(包括淹灌、畦灌、沟灌等)。全国喷灌面积已发展到1000万亩;滴灌面积全国已近20万亩;低  相似文献   

3.
根据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实际生产情况,在小英葡萄发展有限公司小英葡萄种植基地应用了微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的灌水方式对葡萄园进行灌溉,通过现场安装计量水表记录葡萄避雨栽培模式下采用微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的灌溉用水量,研究确定葡萄在避雨栽培模式下的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4.
固扩工程南城拐子支干渠补灌区节水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牛赟  贾小蓉  曹麟  刘志珍 《人民黄河》2015,(2):142-144,148
针对宁夏水资源短缺、远距离高扬程输水灌区供水成本高、沿用传统渠道输水灌溉模式和种植结构难以维持扬黄灌区良性运行和持久发挥效益的问题,以宁夏固海扬黄扩灌工程南城拐子支干渠节水补灌区的节灌技术和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先后实施管灌和滴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喷灌、滴灌试验研究了以马铃薯为种植对象的节水灌溉制度和灌水定额。结果表明:1试验区滴灌比喷灌每公顷节水720 m3,增产0~7 500 kg,滴灌优于喷灌,区域可供推广的节水改造技术应为以滴灌为主、喷灌为辅的节水技术;2在加强对扬黄含沙水流技术处理的基础上,管理模式应为推行土地流转后的"公司+农工"集约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微喷带是在滴灌与喷灌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灌溉设备,为了研究其在建平县等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效果,开展了微喷带灌溉、膜下滴灌、漫灌3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喷带灌溉与膜下滴灌、漫灌相比分别节水16.7%、66.7%,灌水次数比漫灌少50%;微喷带灌溉及膜下滴灌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玉米的营养生长,但其产量比漫灌方式高。由此可知,该技术可以在建平县及其他相似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灌区骨干工程已基本配套完成,目前灌区内部水资源紧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显现。研究调整灌区粗放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型农业尤为必要。针对灌区用水现状,对滴灌、喷灌、涌泉灌、低压管道灌和地面常规灌等灌水方式从节约用水、适应性、节省劳力和土地、灌水均匀度、能耗、增产效益、投资五个方面进行比选,最终确定该灌区的灌溉方式为滴灌、喷滴结合灌和低压管道灌。  相似文献   

7.
刘克玉 《河北水利》2009,(10):42-42
隆化县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而浪费又加剧了短缺,特别是农田灌溉用水浪费严重,田间灌水方法和技术仍以传统的地面灌溉为主,喷灌、滴灌等现代灌水技术应用比例不到5%。灌区水利用率仅为40%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30%。低效率用水进一步加剧了灌溉用水的供需矛盾,因此,缺水已经成为隆化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紧张局面的进一步加剧,我省建设“两高一优”农业,走节水灌溉之路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就不同作物所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作一简要探讨。一、活水方法的分类R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分析1、灌水方法的分类我国现在的灌水方法有地面灌溉(包括格田灌、沟灌、畦灌、漫灌等)、地下灌溉(包括渗灌、控制地下水位高低的浸润灌等)、地上灌溉(包括滴灌、涌泉灌、微喷灌、喷灌)共三大类十余种。传统的地面灌溉和地下灌溉中的浸润灌不属于节水灌溉技术范畴,故以下仅讨论渗灌、滴灌、涌泉灌、微喷灌和喷灌五种节水灌溉技术。2…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管道水动力学原理,对喷灌、滴灌、渗灌系统灌水支管的水力坡降线(能坡线)导出表达的理论公式,讨论其调控的可能途径,为试验研究这类系统的规划设计问题从原理上提供一个分析方法.这类支管,加密喷头,喷灌的就向滴灌的接近,加密滴头,滴灌的就向渗灌的接近,型类有异,原理则同,本文只就渗灌、喷灌两类各作简论.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技术也有人称之为地下滴灌,是继喷灌、滴灌之后的又一节水灌溉技术。膜下滴灌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设在地表下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灌水器(膜下滴灌管),凭借土壤毛细管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灌水技术上,喷灌已在广泛推广应用中,滴灌已在园艺果木灌溉中开始引用,地下管道浸润灌也开始试验研究。这标志着传统的地面灌水技术走向管道化输水和有压灌水的一个新的发展,为灌水更便于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道路,从各个方面提高了灌水技术的水平,是灌水技术的一个重大的技术改革。这类系统的规划设计在于综合调整供水流量与压头、管道长度与管径、喷咀滴头水力性  相似文献   

12.
滴灌使城区蔬菜生产见成效1资金扶持,滴灌技术得到应用自80年代城区的菜田喷灌失败后,城区保护地蔬菜生产一直延用落后的沟畦灌方法。费水耗时,菜农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影响菜农种菜的积极性限制了蔬菜生产,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灌水方法,提高水的利用率,加...  相似文献   

13.
顾雯  朱梅  汪小波  何凡  林茂林 《治淮》2013,(11):51-53
一、引言高效节水灌溉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水方式的统称。输水方式在土渠的基础上大致经过防渗渠和管道输水两个阶段,灌水方式则在地表漫灌的基础上发展为喷灌、微灌直至地下滴灌等。  相似文献   

14.
国外农田灌溉面积1900年只有7.2忆亩。1949年为13.8亿亩。1968年为18.8亿亩。据世界灌溉和排水委员舍初步统计,1973年,国外农田灌溉总面积已达23.5亿亩。灌溉面积在一亿亩以上的国家有印度、美国、巴基斯坦、苏联和印尼。国外农田灌溉,目前仍以畦灌、沟灌等地面灌水为主。发展的趋向是:大量采用喷灌,试验推广滴灌,研究灌水自动化。喷灌可以省水、保土、增产,近年来发展较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发展喷灌  相似文献   

15.
大棚渗灌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灌是继喷灌、滴灌之后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它是利用一套低压供水管道系统及分布在垅台上的渗灌带,把灌溉用水通过渗灌带上的微孔,将水缓漫而均匀地渗入作物根层土壤的灌水方法。  相似文献   

16.
喷灌、滴灌等设施,具有节水、省工、提高产量等特点,科学灌水能保持作物根部最佳湿润条件、精确施肥、降低杂草数量、改善田间小气候,适用于不同土壤和地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盐碱地大棚蔬菜的灌水方式,以番茄和茄子为试材,在大棚中采用膜下滴灌和沟灌两种灌水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番茄和茄子株高、叶片数、产量、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番茄和茄子的株高与沟灌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与沟灌相比,膜下滴灌番茄和茄子分别节水64.2%和45.3%,分别增产5.5 t/hm~2和2.7 t/hm~2。膜下滴灌番茄的灌水利用效率比沟灌番茄高出11.9 kg/m~3,膜下滴灌茄子比沟灌茄子高出3.1 kg/m~3。膜下滴灌的土壤电导率高于沟灌,且各土层间土壤电导率差异较小。综上所述,膜下滴灌可以起到节水灌溉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值得在盐碱地大棚蔬菜的种植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置6种不同的灌溉措施,即沙地正常灌溉(T1)、喷灌(T2)、滴灌(T3)、复配土(T4)、复配土+喷灌(T5)、复配土+滴灌(T6),结合玉米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的特点,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以及灌溉制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找到可以在陕北沙地大面积推广的节水灌溉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T1的灌水定额,T2和T3处理分别节水30%和35%;在T4处理下,已经达到滴灌措施下的节水效果;T5和T6处理下的灌水定额分别比T1处理下的减少了54%和58%。T1处理下,该地区灌溉期水资源平衡差为负值,而T2、T3、T4、T5、T6处理下水资源平衡差均为正值,分别为454.95万、604.95万、604.95万、1 204.95万、1 279.95万m~3/(a·hm~2)。从产量来看,T6和T5处理下玉米每公顷产量比T1分别高出4 275 kg和3 825 kg,增产了76%和68%。复配土+喷灌和复配土+滴灌这两种综合节水灌溉措施是可以在陕北沙地大面积推广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铃薯滴灌、指针式喷灌的种植试验,得出滴灌与指针式喷灌在马铃薯种植当中各生育期所需水量,以及滴灌与指针式喷灌不同灌溉方式对马铃薯的产量、效益及大薯率等产生的影响比较。  相似文献   

20.
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云开  周博  杨培岭 《水利学报》2018,49(1):103-114
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问题直接影响灌水均匀度、系统运行效益和使用寿命,是滴灌领域的国际难题之一,而地下滴灌系统中负压吸泥作用与根系入侵效应使得灌水器堵塞机理更为复杂。尤其是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并重的现状迫使滴灌水源多元化、滴灌系统由单一灌溉功能逐步向灌溉施肥等多功能转变以及滴灌技术在高附加值的多年生作物上的应用等因素,对灌水器抗堵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回顾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问题研究历程,系统总结了灌水器堵塞类型、测试与评价方法以及发生特征与预报方法,通过建立堵塞物质提取与精细测试方法,分别从堵塞物质形成与生长过程、水源中多物质运移过程两个角度,揭示了灌水器堵塞耦合诱发机制与持续增长机理,通过综合控制堵塞物质来源(前控)、提升自身抗堵塞能力(中排)和有效清除堵塞物质(后清)等多角度建立了灌水器堵塞控制方法,最终提出该领域急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本文旨在为解决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问题及推动滴灌技术规模化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