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广泛展开,2006年6月9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产品选用技术——节能幕墙(门窗)应用技术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行业专家、设计师、房地产商、幕墙(门窗)生产企业等近百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王宇帆 《门窗》2007,(11):19-21
我国首部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自2005年7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成为门窗幕墙行业内人士技术探讨的主要话题.标准是在以往推出的有关不同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T 26、JGT 34、JGT 75)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需要推出的强制性标准.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1,(12):60-60
近日,中国国际门窗幕墙高级研讨会于北京举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姚兵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建筑门窗幕墙节能及其在高层建筑上的应用,分为当前门窗幕墙行业大热的“建筑节能”“超高层建筑”“建筑玻璃”和“幕墙及防火专题”等议题。高级研讨会是亚洲顶级门窗幕墙行业盛会一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的重...  相似文献   

4.
近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外墙保温系统工程应用技术研讨会”和“《建筑产品选用技术》—节能幕墙、节能门窗应用技术研讨会”相继在北京举行。行业专家、设计师、房地产商和生产企业等约19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编制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节能工作从居住建筑向公共建筑发展的部署,2005年7月1日建设部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了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法规,加大天津市实施建筑节能的范围,天津市建委组织市墙改办负责,会同天津建筑设计院等有关设计单位共同编制了《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53-2005),经天津市建委组织专家审定通过,报建设部同意备案后,市建委以“建科教[2005]1009号关于颁布《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通知”批准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对建筑幕墙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门窗幕墙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一次优胜劣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1998年、2004年连续发布实施节能50%和6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年发布实施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促进了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节能门窗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贯彻执行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根据天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由天津市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中心及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等单位编制完成《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经天津市建委组织专家审定,批准《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05)为天津市地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05对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采暖、空气调节与通风的节…  相似文献   

9.
2013年4月23日,为配合北京市实施新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12),率先在全国采取建筑节能75%的措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联合全联房地产商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房地产总工之家、北京建筑五金门窗幕墙行业协会在北京亮马河大厦共同主办了“全国高性能节能木窗推介会”。  相似文献   

10.
2013年6月24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北京城镇新建建筑将全部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2013年落实节能7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政一经推出,给门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荡,节能门窗技术储备暴露出严重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幕墙门窗研究中心王洪涛主任,他对最新研发的课题:《北京市高节能建筑外窗系统技术提升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对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委办公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主要针对墙体、幕墙、门窗、屋面、照明、空调等进行了节能改造。本文介绍其采用的几种节能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05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有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实施,建设部要求城市新建建筑均应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强制性规定,违规单位或个人将受到重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也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3.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能减排又是重中之重,而门窗、幕墙在建筑上的能耗又占约50%的分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考虑建筑的冬季防寒保温,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建筑的采暖能耗影响很大,主要考虑单向的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不断对门窗幕墙行业提出新的要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于去年7月1日的颁布实施,给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今后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的发展何去何从,是行业专家十分关注的重大话题。据行业人士介绍,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门窗幕墙行业能否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就要看我们能否把“创新与节能”的产业主旋律真正唱响,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最近广州召开的2006年全国铝门窗幕墙行业年会暨门窗幕墙新产品博览会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建筑门窗幕墙企业建立可持续的创新与节能发展规划体系,明确实现自主创新和降低能耗的目标和路径,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现本刊结合该次年会,从综述篇、标准篇、节能篇和创新篇四大方面来探讨行业的发展及技术应用,其中对年会期间结集出版的论文成果予以选登,为读者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信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信息荟萃     
门窗和幕墙进入节能时代随着国家针对建筑领域各项节能政策的出台,建筑门窗也进入了节能时代。为促进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的有利开展,指导节能门窗与配套件产品的合理选用,6月28日建设部《建筑五金》杂志社组织召开了"2007年全国建筑节能门窗与幕墙技术应用高层论坛"。建设部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  相似文献   

16.
《福建建设科技》2005,(4):i0001-i0002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我省于2004年12月10日起在全省实施《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标准编号为DBJ13-62-2004)。建设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科[2005]55号)和《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实施及监督工作的通知》(建标函[2005]121号)。结合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现就新建居住建筑进一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7月1日起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天津建设科技》2005,15(4):62-62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编制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节能工作从居住建筑向公共建筑发展的部署.2005年7月1日颁布了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了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法规。加大天津市实施建筑节能的范围.天津市建委组织市墙政办负责。合同天津建筑设计院等有共设计单位共同编制了《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于近日通过了天津市建委组织的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8.
《门窗》2014,(8):27-27
<正>各门窗幕墙企业及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支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引导绿色建材开放和规模化应用,大力推光应用绿色建筑节能门窗,推动被动式门窗幕墙技术进步,及时宣传国家节能门窗相关产业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门窗》杂志社将联合多家单位拟定于2014年9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中国绿色建筑节能门窗幕墙高峰论坛暨被动式门窗及材耕技术交流项目对接会"。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对建筑围护结构提出热工性能的指标时,将建筑幕墙区分为透明幕墙和非透明幕墙,并规定了不同的节能指标要求。所谓透明幕墙,主要指玻璃幕墙,即可见光可直接投射入室内的幕墙,也可称为“可视玻璃”幕墙;所谓非透明幕墙,不仅指金属铝板幕墙、  相似文献   

20.
《广东建材》2008,(2):1-1
能耗的三大主要来源是建筑能耗、工业能耗、交通能耗,在我国目前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为20亿m^2,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左右,其中门窗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30%-40%,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我国节能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部相继出台重要措施,如从2002年开始研究建立我国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制度,2005年7月1日实施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