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3 毫秒
1.
随着深度加工原油,沥青原料中加入了各种组分(胶质、裂化渣油、沥青质等),这导致原料馏分及其化学组成的改变,因此,所获道路沥青的性能也发生了变化,故而应分析原料质量对粘稠道路沥青使用性质的影响以便提高其质量。研究采用的是西西伯利亚和乌赫金原油混合油在实验室装置上于0.266~0.665kPa残压下减压分馏所获不同粘度的渣油(表1)。用仪测定了条件粘度(按11503-74),条件粘度与馏分油拔出深度的关系曲线示于图1。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克拉玛依九区原油为原料,采用溶剂脱沥青工艺,将不同蒸馏深度的渣油制备硬质沥青,主要考察了萃取温度和溶剂比对硬质沥青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萃取温度逐渐升高,硬质沥青的针入度逐渐增大,软化点和60℃黏度随之减小;随着溶剂比逐渐增大,硬质沥青的针入度逐渐降低,软化点和60℃黏度随之变大;当溶剂比为4:1~5:1,萃取温度为55~85℃时,可以制得合格的硬质沥青。其中,萃取温度的选择与渣油的针入度大小密切相关,以小针入度的渣油制备的硬质沥青,有利于提高软化点和60℃黏度。  相似文献   

3.
刘杰  刘岗 《石油沥青》2005,19(3):18-25
确定了氧化温度为240~280C时三种原料渣油氧化制备10号沥青的工艺参数,试验表明,渣油软化点低时可以通过增加通风速度、缩短氧化时间生产出合格的10号建筑沥青。  相似文献   

4.
 基于渣油的成分复杂,为探索渣油高附加值转化新途径,优选中海渣油富芳烃组分,采用热反应和插层复合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与表面活性均较高的复合体系。制备过程中,控制热反应程度、温度和蒙脱石阳离子交换反应条件,选择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插层剂,进行层状黏土插层反应,制备出190℃热稳定的复合体颗粒;进而在设定熔融挤出/注塑加工条件下,与聚乙烯经过增韧处理,可以得到冲击强度为44~49 kJ/m2且耐高温的聚烯烃复合专用料。  相似文献   

5.
对南疆原油350~520℃减压馏分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原油减压馏分黏度指数较低(64~85),不适合生产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可考虑生产低凝点润滑油。该馏分平均分子中烷基侧链上的碳原子占总碳原子的百分数为59.30%,重金属镍+钒质量分数仅0.15μg/g,可直接作为重油催化裂化的原料。南疆原油520℃以上的渣油组分性质分析表明,该渣油属于第3类渣油,其密度在980.0 kg/m3以上,残炭值达24.80%,100℃运动黏度高达13 000 mm2/s,硫质量分数达1.98%,钒质量分数高达170.5μg/g。该渣油作为焦化原料硫含量较高,将对焦化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可采用溶剂脱沥青工艺生产一定量的沥青。如果作为重油催化裂化原料的掺料,必须考虑调配比例,控制硫和金属钒含量,以防催化剂中毒。  相似文献   

6.
本文确定了氧化温度为240~280℃时3种原料渣油氧化制沥青的工艺参数。实验表明:渣油软化点低时可以通过增加通风速度、缩短氧化时间生产合格10号建筑沥青。  相似文献   

7.
利用180号燃料油与催化油浆生产道路沥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亭路 《石油沥青》2008,22(5):40-42
根据180号燃料油与催化油浆的性质特点,采用减压蒸馏工艺,180号燃料油大于490℃的渣油馏分可生产出符合GB/T15180-2000标准中AH-70的道路沥青;180号燃料油大于500C渣油与催化油浆按1:1比例调和后减压深拔,大于520C渣油馏分可生产出符合GB/T151802000标准中AH-70的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汽车轴重、行车密度增加,路面的负荷不断加大,加之车辆单向行驶,致使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车辙凹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1975年起日本的一些研究部门进行了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究工作。日本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路面温度高达60℃。市售道路沥青是按25℃时针入度分级的,而沥青25℃时的针入度与沥青在路面中的使用性能(粘度、抗流变性)并没有直接关系,例如,针入度为60的氧化沥青60℃时粘度为400Pa·s,而针入度为60的直馏沥青60℃时粘度只有150Pa·s。为了适应重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有高力学行为的沥青混合料,这就必须提高沥青60℃温度下的粘度和耐流变性。提高60℃粘度的工艺方法有减压渣油深拔、组分调合、高聚物改质和空气半氧化等,其中空气半氧化是提高沥青粘度最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对渣油胶体性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以轮古常压渣油(LGAR)为原料,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油酸(Oleic acid),考察了它们对LGAR的 80℃运动粘度、体系胶体稳定性、四组分含量及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入的SDS质量分数的增加, LGAR的 80℃运动粘度先减小后增大,在0.7%时达到最小值,体系胶体稳定性增强,沥青质的含量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与80℃运动粘度变化规律一致;随着加入的油酸质量分数的增加, LGAR 80℃运动粘度持续下降,体系胶体稳定性增强,芳香分含量增加,沥青质含量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持续下降;随着加入的CTAB质量分数的增加, LGAR的 80℃运动粘度增加,体系胶体稳定性减弱,组分分布有所变化,但无明显变化规律。因此,SDS和油酸对渣油有较好的降粘作用,是较好的沥青质稳定剂;而CTAB不能降低LGAR粘度,对渣油胶体体系无明显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来源和属性不同的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同一反应条件下进行加氢转化反应,考察原料属性对加氢残渣油收率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常压渣油还是减压渣油,都是性质较差原料的加氢反应转化率较高、汽柴油及焦炭收率较高、残渣油收率较低。与原料油相比,加氢反应所得大于350 ℃残渣油的饱和分含量增加,芳香分含量降低。实验所考察的四种渣油中只有沥青质含量很低的抚顺减压渣油加氢转化后所得沥青质与焦炭的产率之和大于原料中的沥青质含量,表明当原料中沥青质含量较高时,渣油加氢转化反应过程中沥青质主要以发生氢解反应生成小分子组分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利用和平衡重油资源,上海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探索了减粘渣油转化利用的新途径。利用1号丙烷脱沥青装置处理减粘渣油,生产催化裂化原料。丙烷脱沥青装置因更换原料,对萃取-临界回收系统的操作条件作了较大调整。生产实践表明,脱沥  相似文献   

12.
得到了粘度(25℃)在2.85~1.23×10~(12)mPa·s范围内的石油和沥青的粘度与分子量函数关系。根据很多种原油和其不同切割点的渣油及不同沸程馏出油的实测值,用标准 ASTM 粘度曲线求得的给定温度下的粘度,并参考有人过去发表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混炼渣油和催化裂化(FCC)油浆为原料,在渣油丙烷脱沥青小型试验装置上,从分子管理的角度考察FCC油浆掺炼比、溶剂比和抽提温度等操作条件对产物收率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炼油浆对渣油丙烷脱沥青过程具有协同作用,脱沥青油收率随FCC油浆的掺炼量、溶剂比的增大、抽提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在掺炼比30%、溶剂比6、萃取塔上/下段温度60/48℃、压力4.25 MPa的试验条件下,脱沥青油的收率可达31.71%,主要性质如馏分组成、H/C原子比及残炭等符合催化裂化原料的要求;脱油沥青的收率为68.29%,且其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等主要性质符合重交通道路沥青AH-90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在水蒸汽催化脱硫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果。这种以水蒸汽代替氢气的催化脱硫过程,操作条件比较灵活,可以在常压下进行,汽、柴油的脱硫率可达80%以上;减压瓦斯油、脱沥青油、全馏分原油或渣油的脱硫率为15~45%。例如,以含硫115ppm 的汽油馏分为原料,加热到350~500℃与水蒸汽一起通过氧化铀催化剂床层,在压力1~14公斤/厘米~2、温度400~440℃下进行脱硫反应,脱硫后产品含硫量为4.6~15.2ppm。  相似文献   

15.
茂名石油工业公司丙烷脱沥青装置1988年扩建改造后,处理量从设计的20万吨/年提高到35~40万吨/年,具备了同时处理大庆渣油及胜利渣油等两种不同原料的条件,可生产润滑油料、催裂化原料和60号道路沥青调合料或直接生产50号重交通道路沥青。丙烷脱沥青装置扩建改造设计广泛采用了国内兄弟厂的革新成果和先进技术,如采用增压泵将临界丙烷直接送回萃取塔循环使用、增加换热器回收余热,用干湿联合空冷器取代水冷器、主、副丙烷采用不同的进塔温度,原料采用静态混合器进行预稀释等。由于加强技术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装置自1988年12月30日进料至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预定的部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单家寺稠油具有高胶质、低含蜡量、大比重等特点,按关键馏分特性分类属含硫环烷——中间基原油,是生产优质沥青的原料,其常压渣油(>350℃馏分)约占85%。为了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在今后的沥青生产中有必要采用氧化常压渣油的手段生产具有较好低温性能的沥青。因此,对单家寺常压渣油进行氧化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由于单家寺稠油近几年来才得到开采,有关单家寺常压渣油氧化研究的报道过去尚未见到。本工作以单家寺常压渣油为原料,分别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实验,初步考察并比较了单家寺常压渣油在催化氧化及非  相似文献   

17.
以某公司加工的环烷基北疆重油和中间基南疆重油为原料,通过合理调整原油掺混比例,优化其渣油四组分分布,采用实沸点蒸馏实验装置,研制出合格的F 80防水沥青产品,并在工业装置上采用常减压蒸馏工艺,通过控制减压工艺条件进行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以环烷基北疆重油为原料,制备的沥青样品胶质含量高,沥青质含量低,低温性能较好;以中间基南疆重油为原料,制备的沥青样品胶质含量低、沥青质含量高,低温性能较差;当2种原油掺混比例(北疆重油与南疆重油的质量比)依次为10∶90,12∶88,14∶86,17∶83,20∶80时,制备出的沥青胶体不稳定指数均较低,其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3%~31%,32%~60%,19%~39%,6%~15%,均满足沥青体系要求;2种原油掺混比例以(10∶90)~(20∶80)为佳,当该比例为15∶85时,工业化F 80防水沥青产品的针入度(单位0.1 mm)为65~68,软化点为55.5~56.2 ℃,低温柔度小于0 ℃,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NB/SH/T 0981—2019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塔河渣油改质道路沥青的问题,考察了金陵催化裂化油浆经拔头后的残留油浆、中间馏分以及经拔头后的残留油浆交联缩合反应物改性塔河渣油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对金陵催化裂化油浆与丁苯橡胶(SBR)乳液复合改性塔河渣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浆改性塔河渣油有一定效果,但经拔头后的残留油浆改性塔河渣油时,调和沥青的10℃残留延度无法满足90#沥青标准要求;而中间馏分油改性时,调和沥青的针入度与残留延度无法同时满足90#沥青标准要求。采用金陵催化裂化油浆中间馏分(400~500℃)与SBR乳液配制成母液作为塔河渣油的调和组分,当SBR乳液添加质量分数为1.0%,油浆加入质量分数为9.0%时,调和沥青的针入度为91.8 mm,软化点为48.1℃,延度大于150.0 cm,老化后针入度比达到了58.7%,残留延度为10.6 cm,各项指标均满足了90#(A)沥青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35~100 美元/bbl(1 bbl≈159 L)的国际油价下,针对阿曼原油、沙中原油、伊重原油、塔河原油的不同重油加工工艺路线(如浆态床渣油加氢、沸腾床渣油加氢、固定床渣油加氢、渣油焦化、溶剂脱沥青组合等)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价格体系内,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的经济效益均明显优于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对于较劣质原油(如伊重原油),在原油价格高于80 美元/bbl时,采用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的经济效益超过常规原油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随着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的逐步完善与加工成本的降低,该技术在应对特别劣质的原料时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在原油价格高于35 美元/bbl时溶剂脱沥青组合技术的经济效益优于渣油焦化技术,对于缺少氢源、延迟焦化装置原料性质较好的企业,当原油价格低于55 美元/bbl时,溶剂脱沥青组合技术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针对常规原油,当原油价格为45~80 美元/bbl时,推荐采用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  相似文献   

20.
国外动态     
渣油用液化石油气脱沥青近年来,把丁烷和戊烷用作脱沥青的溶剂,与丙烷相比可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调节其萃取性能,以制取适于作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原料的脱沥青油.这种脱沥青油的收率高,硫、金属及沥青质含量均低.本文以异丁烷为例,说明用重液化石油气脱沥青过程的基本规律.实验在间歇式的一段萃取器中进行.原料是西西伯利亚原油的渣油,残炭值10.2重%,密度(20℃)999公斤/米~3,初馏点458℃.溶剂比(异丁烷对渣油重量比)和操作温度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操作压力高于操作温度时异丁烷的饱和蒸气压.脱沥青试验的结果见图1.脱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