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龙口选煤厂近期入选原煤煤质变化较大,浮选入料高灰细泥含量增高,导致浮选效果变差,浮选精煤灰分升高,重选为浮选"背灰"。为降低高细泥含量煤泥的精煤灰分,通过正交试验用浮选完善指标、精煤产率来评价浮选效果,找出最佳药剂用量为:捕收剂0.26 kg/t干煤泥,起泡剂为0.15 kg/t干煤泥,实现了精煤灰分小于9.50%,浮选数量效率达到90.85%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煤泥浮选捕收剂分散难、选择性差、用量大等问题,利用不同化工产品及表面活性剂,将煤油制备成复合捕收剂用于煤泥浮选。分别进行了煤油、复合捕收剂的优选试验及浮选速度试验。优选试验表明:当煤油用量为900 g/t,仲辛醇用量为450 g/t时,煤油浮选效果最佳;当Fy-4复合捕收剂用量为500 g/t,仲辛醇用量为450 g/t时,精煤灰分为9.96%,精煤产率为88.72%,可燃体回收率为94.82%,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条件下,Fy-4复合捕收剂的用量比煤油降低了44.44%,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06%和0.16%。浮选速度试验表明:Fy-4复合捕收剂不仅节省了药剂用量,而且提高了煤泥浮选活性,提升了精煤浮选速度。最后探讨了无机电解质NaCl对复合捕收剂浮选效果的影响,当NaCl浓度为0.05 mol/L时,煤泥颗粒Zeta电位更趋近零电点,降低了煤泥颗粒的相对接触角,改善了煤泥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3.
青龙寺选煤厂压滤细煤泥灰分高、水分高,粘度大,掺配在混煤中会大大降低混煤的品质,且难以单独销售,因此对青龙寺细煤泥进行浮选试验研究。通过小筛分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初步判断浮选提质的可行性,并通过浮选试验,研究捕收剂用量及种类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捕收剂过量使用时,该煤泥在理论上可以得到高产率的低灰精煤。复合药剂FO1和FO3作为捕收剂时,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高于普通柴油,且用量小,其中FO3效果最佳,可以给选煤厂带来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浮选精煤灰分,研究了抑制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浮选降灰效果的影响,并选出最佳抑制剂种类和用量。结果表明:抑制剂的加入对浮选精煤降灰效果显著,但同时会对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造成一定影响。玉米淀粉的精煤灰分降低最大,但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降低速度更快,因此玉米淀粉作为抑制剂时,选择性较差,严重抑制低灰精煤上浮;亚硫酸钠的精煤灰分降低较少,浮选完善指标降低较快;CMC的精煤灰分降低较多,但同时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总体小于丹宁;丹宁的精煤灰分普遍较低,且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较高。因此,对于试验煤泥,丹宁用量为300 g/t时,降灰效果明显,精煤灰分为10.09%,满足精煤灰分(10±0.1)%的要求,同时对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影响最小,对矿物的抑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捕收剂对高灰细煤浮选产率低、选择性差等问题,采用了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4)与煤油协同浮选某地高灰无烟煤,探究了OP-4的用量和复合方式对高灰细煤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OP-4与煤油分步投加时的浮选效果优于同时投加;相比于纯煤油,60 g/t的OP-4与1 200 g/t的煤油分步投加,浮选的可燃体回收率提高了8.29%,浮选完善度提高了15.55%。当OP-4用量为120 g/t时,浮选完善度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煤泥浮选效果,以煤油和芳烃类试剂AR为原料制备复合药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传统药剂与复合药剂的最佳浮选试验条件,分析了捕收剂的煤泥浮选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药剂的最佳浮选条件为煤浆质量浓度100 g/L,捕收剂用量1000 g/t,起泡剂用量100 g/t,此时精煤产率59.87%,精煤灰分12.10%,浮选完善指标为67.51%。传统药剂的最佳浮选条件为煤浆质量浓度60g/L,捕收剂用量1200 g/t,起泡剂用量120 g/t,此时精煤产率57.97%,精煤灰分11.91%,浮选完善指标65.83%。复合药剂的精煤产率提高1.90%,浮选完善指标增加1.68%,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药剂。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药剂对石英和煤粒的分离效果优于传统药剂。复合药剂吸附在煤粒表面,改变了煤泥表面润湿性,从而增强煤粒可浮性,使煤粒与无机矿物分离,处理后精煤中的无机矿物石英、白云母和高岭石等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调浆作为浮选前重要的预处理环节,对浮选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余吾选煤厂细粒煤泥做为调浆浮选试验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当调浆时间为1.5 min,调浆转速为2 200 r/min,煤油用量为500 g/t,仲辛醇用量为50 g/t时,调浆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80.45%,灰分为9.44%,浮选完善指标为52.01%;与常规浮选相比,在灰分基本相当的情况下,精煤产率增加了14个百分点,浮选完善指标提高了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煤样筛分试验和煤样浮沉试验,提出了浮选过程中不同粒度、不同密度级煤样的性质及对应的浮选药剂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煤油+杂醇"和"煤油+复合药剂"的浮选寻优试验、分步释放试验及最优浮选效果的对比,最终确定了西庞选煤厂煤样实验室最佳药剂制度为:"煤油+复合药剂"配合使用,煤油用量为2.1 kg/t,煤油与复合药剂质量比为5∶1。最后进行了"煤油+杂醇"和"煤油+复合药剂"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精煤灰分的条件下,与"煤油+杂醇"相比,"煤油+复合药剂"的药剂用量明显降低,精煤产率、尾煤灰分和浮选完善指标明显增加,平均增加了22.80%、18.21%和9.58%。  相似文献   

9.
低阶煤表面含有较多含氧基团,可浮性差,采用传统煤油捕收剂不仅药剂消耗大,而且分选效果差。复配捕收剂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矿物表面,从而提升浮选效果。以内蒙古色连二矿选煤厂低阶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传统捕收剂煤油的作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含氧有机药剂油酸和Span80与其复配,考察复配药剂对低阶煤浮选的强化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油-油酸和煤油-Span80复配药剂对实验煤样浮选均有促进作用。捕收剂用量为4 000 g/t,起泡剂用量为800 g/t时,煤油-Span80复配药剂对应的精煤产率为83.17%,精煤灰分为11.78%,尾煤灰分为69.15%,可燃体回收率达到93.48%,浮选完善指标为42.18%。与煤油和煤油-油酸复配药剂相比,煤油-Span80复配药剂可显著提升尾煤灰分和可燃体回收率,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分选效果。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油酸和Span80与煤油复配,可显著降低药剂在矿浆中的分散粒径,提高其与颗粒的接触概率;同时,油酸和Span80与煤作用,掩蔽了煤样表面的亲水基团,改善了煤样疏水性,使其更易在煤粒表面铺展。模拟计算发现油酸和Span80药剂的前线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煤泥浮选原理。通过小筛分试验和分步释放试验对煤泥性质进行分析,说明入浮原煤平均粒度较粗,生产中要控制入浮粒度。通过对煤泥初步探索浮选试验和正交试验的研究,确定了最佳浮选条件为:捕收剂1330 g/t,起泡剂266 g/t,质量浓度60 g/L,得到精煤产率75.06%,精煤灰分8.70%,浮选完善指标59.03%。  相似文献   

11.
实验对比了N9858、N9836及柴油对不同煤种的浮选效果;对于难选的粗颗粒煤,N9858和N9836均显示出比柴油要优异很多的浮选性能,可燃体回收率提高16%,精煤灰分无变化。对于易选的细颗粒煤,N9858显示出更强的浮选能力,在用量为柴油的50%条件下,与柴油及N9836相比,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90%和4.04%,精煤灰分无明显变化。N9858及N9836的实际浮选效果比柴油更加贴近理论的分步释放曲线。  相似文献   

12.
煤油乳化捕收剂在细粒煤浮选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细粒煤泥的浮选特性,将选煤用煤油捕收剂乳化处理后使用,结果表明:乳化煤油具有捕收能力强、选择性高的特点,可以显著提高细粒煤的浮选效果,降低捕收剂消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并从理论上对乳化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煤泥浮选药剂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浮选系统存在浮选精煤灰分高、药剂消耗量高的问题;通过采用4种典型的国内外浮选药剂进行一系列的单元浮选试验及分步释放试验,确定了适合于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浮选的最佳药剂种类和用量。  相似文献   

14.
侯鹏辉 《洁净煤技术》2012,(4):13-15,29
通过对原生煤泥的粒度分析,说明曙光煤业选煤厂煤泥属于高灰煤泥,煤泥中含有较多易泥化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浮选过程中容易因机械夹带作用而进入精煤产品,影响精煤质量。以曙光煤业选煤厂原生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起泡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F油、仲辛醇、TY001的最优浮选药剂组合分别为煤油400 g/t、GF油45 g/t,煤油300 g/t、仲辛醇45 g/t,煤油400 g/t、TY001 45 g/t。当药剂用量相同时,从可燃体回收率看,仲辛醇作用效果最优,其次为TY001,GF油最差;从浮选完善指标看,TY001与仲辛醇性能相当,均明显高于GF油,精煤产率、浮选选择性明显提高,尾煤灰分均达到60%以上。从技术经济方面考虑,在精煤灰分Aj≤11%的条件下,选择煤油与仲辛醇组合较为适宜,最佳药剂用量为煤油300 g/t,仲辛醇45 g/t。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dodecylamine kerosene as a collector in the reverse cationic flotation of iron ore slime. The hematite slime used in the investigation contains 56.32% Fe, 5.3% SiO2, and 5.79% Al2O3. Iron recovery could be enhanced to 64.58% by the mixed dodecylamine-kerosene collector at neutral pH. Iron concentrate with 64.58% Fe, 3.98% SiO2, and 4.16% Al2O3 was obtained using 80:20 of DDA-kerosene. Potential of synergism for slimes processing by emulsified reagent (dodecylamine/amine) using Tergitol TMN-10 as an emulsifier are envisaged based o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华恒选煤厂选煤方式单一、煤泥回收困难等问题,通过筛分试验、标准分步释放试验和煤泥浮选试验验证煤泥浮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泥中+0.5 mm产率较低,为0.18%,-0.25 mm产率为99.23%,符合煤泥浮选入料粒度要求;轻柴油和GF质量比9∶1,药剂用量为1000 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46.28%,精煤灰分为11.76%,可燃体回收率最高为73.99%,煤泥浮选可行。结合选煤厂实际情况分析了煤泥浮选的必要性,预测了增设煤泥浮选的经济效益,说明增设煤泥浮选系统在施工空间和工艺布置方面完全可行,增设煤泥浮选系统可优化选煤工艺,适应市场变化。浮选精煤可与精煤掺配销售,保持精煤水分稳定,减少因水分损失带来的亏吨现象,减少煤泥积压,缓解企业压力,增加销售收入1530.9万元/a。  相似文献   

17.
抑制剂在煤泥浮选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接触角测量和红外线检测分析,论述了抑制剂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抑制剂对阳泉无烟煤高灰煤泥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使用变性淀粉作为抑制剂时,精煤灰分降低最为明显,当用量为1 kg/t时,得到浮选精煤产率为64.74%,精煤灰分为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