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雅芬 《四川冶金》1992,14(2):20-24
超高强度18Ni马氏体时效钢为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其能否安全使用决定于晶粒细化的程度。本文研究和确定了该合金大生产条件下晶粒细化的最佳工艺,晶粒度达ASTM7~8级,保证了该合金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2.
用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18Ni钢焊接接头半熔化区的韧性,测定了18Ni钢热塑性曲线.文章认为半熔化区韧性较低的原因是由于热循环温度高于1300℃或试样从高温缓慢冷却到700℃时,晶粒明显粗大化以及脆性相和杂质元素在晶界偏聚,致使晶界性能变坏试样呈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3.
探索了选择性电解相分离和超细相定量收集方法。以不同电解条件提取的混合相的极化特征和元素组成(原子比),判断合金中存在Ni_3Mo、TiC、FeMo和Ni_3Ti四个相。分析了各相的成分、数量和析出行为。  相似文献   

4.
18Ni马氏体时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本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时效过程中亚结构,逆转变奥氏体和点阵参数变化规律,指出,合金经低于520℃不同温度三小时时效处理后,合金基体马氏体具有精细亚结构的稳定性;逆转变奥氏体在~480℃弥散析出,它的产生和消失伴随着亚结构的长大与细化。用这些结构参数解释了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性,并为合金正规热处理和软化冷加工处理制度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摘自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研究生苏杰的硕士学位论文,导师:李荣、高银露 近30年来,国内外对马氏体时效钢的力学性能、强韧化机制、奥氏体的逆转变进行了大量研究。对马氏体时效钢的磁滞性能亦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对于影响磁滞性能的机制,尤其是高温磁滞性能下降的原因尚未系统研究。本文研究了固溶温度、时效温度和冷变形对18Ni (350)马氏体时效钢室温和高温磁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固溶温度、时效温度、冷变形对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室温和高温磁滞性能的影响。结果指出,材料高温磁滞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热骚动力的增大和部分铁磁性奥氏体在高温下变为顺磁性。提高固溶温度使材料的磁滞性能提高。采用冷变形在晶体内产生一定的织构和增加的效后金属化合物的数量及弥散度,使基体贫Ni,而控制逆转变奥氏体的大小。分布和数量,改善了磁滞性能。  相似文献   

9.
苏杰  李荣 《钢铁》1995,30(5):52-55
采用双时效处理工艺研究了热轧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的磁滞特性。结果表明,820℃· hAC+(59-610)·。hAC+510℃·。hAC和820℃· hAC+(690-710℃)·3hAC+150℃·3hAC处理具有较高的磁滞性能,在对大量数据进行二元线性回归的基础上得出了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磁滞特性的分段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对于工程上广泛应用的18Ni马氏体时效钢,在其各种强化机制和工艺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报导。由于它的基体为超低碳马氏体(位错型),因而在工艺和综合性能方面显得十分优越。但就冷轧变形初始强度—100km/mm~(2) ,却高于其它类型超高强度钢。为了在2300普板冷轧机获得大型容器所需宽板,而研究了二次冷轧工艺对180级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SEM技术,观察马氏体时效钢冷冷粉末经480℃、3h时效后的表面,发现有大量的白点相,主要分布于结晶组织的晶臂间,经能谱和波谱分析,鉴别其为Ti的化合物。显微硬度的分析表明,激冷粉末的时效硬度远远高于固溶淬火后的时效硬度,并有可能利用激冷组织的特征来提高马氏体时效钢的性能,并调整其成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固溶、深冷及时效等处理方式,对18Ni马氏体时效钢进行了不同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了深冷处理对18Ni马氏体时效钢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8Ni马氏体时效钢经深冷处理后硬度能有效提高;随着深冷处理时间的延长,材料的性能仍有所提升.深冷处理能使材料中的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但不能完全消除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研究了微量元素M对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韧性的影响。实验证明,钢中加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M对性能最为有利。M在钢中以两种形式存在,(1)在最佳含量范围内,M主要以原子态存在于钢中;(2)含量超过这一范围后,M与S和TiC形成复合化合物。MS这种颗粒在冲击变形的过程中随之发生变形。  相似文献   

15.
胡荣  张莱平 《四川冶金》1989,11(3):44-46
本文对18Ni(250级)马氏体时效钢的纯度控制进行了研究。指出以双真空工艺冶炼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张忠心 《四川冶金》1989,11(3):55-58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18Ni型马氏体时效钢热挤压管粗晶细化工艺的研究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相变成核原理,采取低温循环淬火快速加热方式可克服组织遗传性。晶粒细化的机制在于低温循环加热淬火可增加晶界面积,以及再加热时发生“晶粒边界效应”从而大大提高了奥氏体的成核率。  相似文献   

17.
18Ni(250级)马氏体时效钢中的逆转变奥氏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18Ni马氏体时效钢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对不同时效制度下的逆转变奥氏体的分布、形貌、含量及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测定和探讨;并对深冲成型工艺提出了最佳的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18Ni(200)马氏体时效钢的循环相变晶粒细化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种18Ni(200)马氏体时效钢的晶粒细化热处理新工艺。将高温固溶后具有粗大原始奥氏体晶粒的试样在不同温度短时保温,通过金相观察确定再结晶温度点。将试样加热到此点以上不同温度后冷却至室温,进行α′γ循环相变以细化晶粒,结合相变精细微观组织分析,开发出变温循环相变晶粒细化新工艺,达到了较好的细化效果。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18Ni(200)马氏体时效钢的强度和塑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热变形参数对18Ni马氏体时效钢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基于过去的研究成果,与动态再结晶图中的Z参数相对应,本文推荐了一个Y参数,并提出了以Y参数为纵座标、形变量ε为横座标的奥氏体静态再结晶图。Y参数(=τ·Z~m·e~-(R_(rec))/(RT))的物理意义是用温度和形变速率修正了的停留时间。引进Y参数,简化了静态再结晶图的表达方式,并可为高温形变与再结晶以及形变热处理强韧化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真空气雾化法制备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粉末,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粉末的粒径分布、形貌、显微组织和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18Ni300马氏体时效钢粉末粒度呈正态分布,中位径D_(50)为74.22μm,其中粒度小于45μm的粉末占比为28.6%,粉末呈球形或近球形。随着粉末粒径的增大,表面形貌变差,出现卫星球颗粒等不规则形状,并在粉末内部出现中心孔洞。小于45μm的粉末内部组织主要为胞状晶,随着粒径的增大,出现树枝晶并与胞状晶共存,一次晶轴宽度和二次枝晶臂间距也随之增大,在大颗粒粉末中出现放射状二次枝晶;粉末的物相组成主要为体心立方的马氏体(α)相,没有Ni3X等强化相的衍射峰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