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提高渗透率的解释精度 ,选择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 ,同时 ,为了能够更快地获得准确、稳定的解释模型 ,对BP网络进行了改进 ,编制了自检验遗传神经网络应用程序 ;然后利用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 ,对储层渗透率剖面进行了逐点解释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分形几何学提出了渗透率的韵律维数、韵律角、韵律高等能够更全面、准确描述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单砂体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细油藏描述精度决定于对单砂体认识精细程度,不仅要研究单砂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而且要深入揭示单砂体的内部建筑构造和微观结构内幕(单砂体非均质性三级结构)。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综合研究,才能建立比较符合地下实际情况的单砂体级三雏地质模型。这是精细油藏描述核心问题,因此单砂体研究是开发地质研究中最重要最基础性研究,有着非常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气藏非均质性的地质统计学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非均质性是油气藏的基本特性,也是影响油气面采收率的重要因素.它是反映油气藏的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及其连通性的综合特征参数.不同油气藏在投入开发后,其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分布曲线与油气藏自身的非质均性有密切关系.利用伽马分布描述油气藏产量随时间的变化,研制了典型曲线的理论图版,通过拟会求解,可判断油气藏的非均质程度.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关于神经网络(ANN)的研究在科学界又重新掀起了一股热潮,它们被用于各种通过计算可大大提高处理性能的工作中。已有少数论文建议在石油工业中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这些论文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推荐利用ANN从测井资料中识别岩性;第二类是建议使用ANN为试井选择合适的油藏模型。  相似文献   

6.
判断层间非均质性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表征层间非均质性多采用渗透率这一储层物性参数,但对于多层合采、注水开发、生产井段长和流体性质变化大的稠油油藏来说,用此难以准确评判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强弱程度。在原油开采过程中,表示原油在地层中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是流动系数,因此提出了用流动系数变异程度表征层间非均质性的新方法,流动系数变异程度的计算借鉴了洛伦茨曲线法。选取渤海海域有代表性的3个稠油油田的测压井资料,统计了层间干扰系数与流动系数变异程度的关系,给出了判断同类油田层间非均质性强弱程度的标准,从而更加客观地表征了层间非均质性。此外,通过计算单井的流动系数变异程度,可以估算层间干扰系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分形技术描述了网状冲积扇砂岩储层中垂直井和水平井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空间关系,使用的资料有取芯和附近直井和水平井测井曲线。对新的分形模型使用逐次随机叠加(SRA)技术实现了小比例井问非均质预测,并给出了一种确定性描述。对注水开发和水气交替(WAG)注入过程中分形和储层非均质性对储层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比例放大对孔隙度空间关系的影响。水平方向上分数布朗运动(FBM)分形模型尽管与垂直方向上分数高斯(FGN)分形模型具有相同的周期指数,但与水平井测井观测值并不一致。直井的岩芯和测井资料分形特征是相似的,对非均质储层水气交替注入引起的采收率增加比注水响应更敏感。比例放大试验说明,比例大小不同,储层特性的空间相关结构各异。本文的结果对加密井钻井评估和设计、选择、优化提高采收率采油(EOR)方面有用。同时,本文提出的方法还为量化储层动态的不确定因素提供了一个框架。  相似文献   

8.
据双河油田测井、地质资料计算单井储层非均质渗透率序列,并以分形技术为基本预测方法进行储层非均质渗透率预测,利用预测结果,结合沉积微相,从储层非均质性,井网不完善及夹层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剩余油富集区分析。  相似文献   

9.
油田开发后期油藏精细描述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建立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储层地质模型。在胡状集油田的油藏描述中,应用随机建模技术中的顺序指示建模方法对胡12断块沙三中油藏7油组的渗透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序指示建模方法比常用的插值方法更能反映储层参数的变化,而且能够描述由于资料的缺乏而引起的模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渗透率是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之一,根据大量国外研究成果和本人的实践,参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通过地质统计理论对渗透率平面区域变化特征参数,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各种均值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参数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析,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标定以及地质因素对参数计算的影响等,它为油藏模拟和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参数的合理选取以及油气储量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非均质性是油气藏的基本特征,也是影响油气藏采收率的重要因素。它是反映油气藏的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及其连通性的综合特征参数。不同油气藏在投入开发后,其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分布曲线与油气藏自身的非质均性有密切关系。利用伽马分布描述油气藏产量时间的变化,研制了典型曲线的理论图版,通过拟合救解,可判断油气藏的非均质程度。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神经网络描述丘陵油田油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层的非均质性归因于岩石特性的非均质和非线性空间分布,而孔隙度和渗透率是非均质性的集中表现。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使用ANN技术为试井选择合适的油藏模型则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计算及代表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渗透率是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之一,根据大量国外研究成果和作者本人的实践,对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对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各种均值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参数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析、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标定以及地质因素对参数计算的影响等,为油藏模拟和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参数的合理选取以及油气储量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储层各项物理参数在三维空间分布的定量描述是同藏地质模型研究的核心内容,渗透率是诸项物理参数中最重要也是定量描述的参之一,以分形技术为基础,以变序技术,局部权技术,相映技术为配套技术,对一个开发区块多口井的储层非均质渗透率地预测。  相似文献   

16.
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及井网部署,并直接影响着油气田的注水采收效果和最终采收率。衡量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参数为渗透率的差异。本文提出了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新参数—渗透率非均质系数,该参数与同类参数相比更能反映储层渗透率非均质的变化趋势及变化方向,可为油田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及井网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更快地油气开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河口坝砂体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非均质综合指数,以胜坨油田坨28断块沙二段8,9砂层组为例,对河口坝砂体储层的层间、层内、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表征,并分析了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认为河口坝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弱,而层内、平面非均质性以中等-弱为主,非均质综合指数与含油饱和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非均质性中等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18.
19.
文华  孙娜 《特种油气藏》2011,18(1):51-53,137
提出了一种综合微相定量系数、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夹层频数、夹层分布密度、砂层厚度、分层系数、砂岩系数、有效厚度、有效厚度系数、渗透率、孔隙度、饱和度等14种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参数,并采用随机多步建模技术建立定量的气藏三维非均质储层综合指数模型的新方法。将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模型应用到苏53区块气藏储层非均质和剩余气分布规律描述中。研究表明,盒8段非均质性强于山1段,盒8下段非均质性强于盒8上段,剩余气饱和度高值区与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剩余气储量富集于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向较弱过渡的区带,即综合指数适中的区域是剩余气分布的有利相带。综合指数大于0.5的区域原始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较好,对应较高渗带。而剩余气主要集中在非均质综合指数大于0.4低于0.5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盘古梁及周边地区Y9、Y10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非均质参数的定量计算,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盘古梁及周边地区的Y9、Y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得出工区内在以河流相的粗碎屑沉积为主的沉积背景下,Y9、Y10储层内存在较为明显的层内非均质性、层间差异性和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