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严寒地区贯通空间温湿度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连续实测,分析了供暖前后,太阳辐射、建筑开口、供暖等因素对贯通空间热湿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差异。结果表明供暖前贯通空间受到太阳辐射、建筑开口的影响较大,温湿度波动明显;供暖期间受供暖因素影响,温差波动不稳定但幅度小。水平方向上非供暖期最大温差为2℃,供暖期最大温差为8℃;垂直方向上非供暖期的最大温差为3℃,供暖期最大温差为7℃。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建筑集中供热末端的调节方式不利于精准调控室温,不仅使热用户的热舒适体验不佳,还造成建筑供热热损耗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供热末端运行现状的特点,总结供热末端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的供热末端运行策略方法,为解决北方地区建筑集中供热末端热舒适性差、热损耗高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验测量了室内设计温度为18℃时,分别采用风机盘管、顶板辐射、侧墙辐射、地板辐射4种不同供暖末端时的室内温湿度、空气流速和壁面温度等。结合16名受试者的皮肤温度测试和主观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这4种供暖末端的热舒适性。结果表明:4种供暖末端室内竖直温差和辐射非对称性均满足热舒适要求;地板辐射的竖直温差最小,脚背温度及脚部热感觉和热舒适投票最高,整体热舒适和热可接受度都高于其余3种末端;顶板辐射的头部和上身热感觉和热舒适投票高于其余3种末端;毛细管网底端距地面0.5m的侧墙辐射,头脚温度梯度最大,其整体热感觉与热舒适投票均偏低;对于顶板辐射和风机盘管,在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有较高黑球温度的顶板辐射的热感觉和热舒适投票更高;PMV预测评价辐射环境热舒适时,需对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藏高原强太阳辐射、大温差及低气压的特殊气候条件,分析了高原太阳能蓄热体的热损失特征,归纳了典型高原地区的阴天概率分布,计算了当地太阳辐射规律与建筑热负荷规律。通过模拟分析得到了太阳能供暖蓄热体的年热损失量与集热蓄热比、蓄热容积之间的函数关系,推荐给出了适宜于高原地区的保温材料及不同蓄热模式下的保温厚度,并给出了不同蓄热周期、不同供暖末端热媒温度的蓄热容积推荐值,结果可供高原太阳能供暖蓄热系统精细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层次分析理论从经济性、热舒适性等6个方面建立了住宅供暖末端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给出了供暖末端经济性评价方法。对不同供暖末端房间的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末端房间的PMV-PPD值,作为热舒适性评价的依据。通过调研,得出不同末端在美观性、可靠性、空间占用、室内声环境指标下的评价结果,以及不同气候区、城市/农村、不同收入水平情况下,6个评价指标间的权重关系。对供暖工程案例分析发现,供暖末端综合评价模型能为选择适宜的末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板供暖直接受益式太阳能住宅的热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地板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利用实测调查结果及房间热平衡关系,提出在进行直接受益式地板供暖住宅室内热环境分析时必须考虑太阳辐射和室内蓄热体的蓄放热特性的影响,才能使系统设计更加节能,更好地满足室内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是非采暖地区,居住建筑设计不考虑供暖要求。通过实地调研和现场测试研究,提出供暖方式建议,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方式多样化,但集中供暖不适宜于该地区,对室内热舒适要求高,可选择室内末端为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的供暖模式,改造难度大的老旧城区可选择天然气壁挂炉或空气源热泵,新建城区可推广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或利用热电厂余热集中供暖。  相似文献   

8.
将辐射供暖末端与工位相结合,组成一种新型个性化舒适系统。为了探索工位辐射末端的供暖效果,通过实验收集了24名受试者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局部与整体热感觉,并与传统空调环境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偏离舒适温度区间时,工位辐射末端能有效地提升受试者的热感觉;使用工位辐射末端后,受试者上肢和下肢热感觉改善明显,躯干热感觉变化不大;在16℃的环境下,受试者整体热感觉也能达到热中性。工位辐射末端在保证人体热舒适的同时,拓展了舒适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9.
赵康  吴明洋  佟振  刘晓华  江亿 《暖通空调》2013,43(6):58-63,57
针对目前长江流域住宅冬季室内温度低、舒适性差的问题,在合肥某住宅安装了空气源热泵和辐射地板供暖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辐射地板采用35℃的热水供暖时,室内温度16~18℃,竖直方向温度分布均匀,能较好地满足人员舒适性要求。结合该供暖改造案例,在室内热舒适和供热量等方面分析比较了辐射地板和送风末端,并探讨了空气源热泵作为长江流域住宅分散式供暖热源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0.
李涛  毛前军  王登甲  刘艳峰 《暖通空调》2022,(1):136-142,131
为满足西北村镇居民冬季室内分时分区热需求,提出了一种炕-地组合供暖末端形式,对组合末端4种运行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营造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掌握了组合末端不同运行模式下室内热环境昼夜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温度空间不均匀性和辐射不均匀性.结果 表明:组合末端单独运行时均无法同时满足昼夜室内舒适温度要求,且温度空间均匀性和辐...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建筑热过程模拟时,太阳辐射对于室内热平衡有很大影响,对于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来说,太阳辐射对于室内热环境及系统效率的影响很大。正确的太阳得热分配算法可以更加准确预测能源效率和热环境及其舒适性。本文对射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的分配算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各分配算法的优缺点及难易程度,并对几种典型分配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不同类型的太阳辐射在室内的分配提出了建议,为进行建筑热过程模拟时太阳辐射分配算法的选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徐欣  朱能  田喆  丁研 《暖通空调》2012,42(7):22-26,48
确定室内计算参数应综合考虑舒适性和节能。依据热舒适理论计算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热舒适区范围,并讨论了风速、相对湿度等参数对舒适区范围的影响;利用建筑能耗计算软件分析了室内计算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通过调研了解了目前室内计算参数的实际应用情况;建议冬季供暖室内计算温度范围定为18~24℃,而对于舒适性空调,则建议根据建筑对热舒适的需求,分级给出室内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天津农村地区空气源热泵供暖取代燃煤供暖后居民的热舒适需求变化及不同供暖末端的供暖效果,在天津某农村进行了热舒适调研,并实测了空气源热泵十散热器/风机盘管系统的运行性能,最后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了建模比较分析.调研发现,天津农村地区冬季供暖时90%居民可接受的操作温度范围为16.4?19.2℃.实测表明,风机盘管用户室...  相似文献   

14.
偏冷环境下,利用局部辐射供暖可以改善热舒适性。在12.5℃和14.5℃的环境温度下,使用200 W、300 W、500 W的局部辐射热源分别对脚踝及背部进行局部辐射供暖,测试了35名受试者的皮肤温度,采用主观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受试者的热感觉投票。研究结果表明,局部供暖可以改善人体的热舒适性,其中背部供暖方式对改善人体热舒适的效果更好。在环境温度为12.5℃,对人体背部辐射功率为300 W时,TSV可达0.05;环境温度为14.5℃时,对人体背部辐射功率为200 W时,TSV也可达到-0.2。节能计算分析表明,偏冷环境下局部辐射供暖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在人数一定的情况下,房间面积越大,由于环境温度降低而减小的供热量也越大,节能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高铁客站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及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关注了室内热湿环境状况、影响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的渗透风及室内末端方式等因素。从车站室内热湿环境状况来看,仍需结合高铁客站人员活动特点进一步研究适宜的热舒适需求参数;从渗透风影响情况来看,仍需对高铁客站的渗透风量与人员需求新风量之间的关系及调控方法等进行研究;从室内末端方式来看,喷口送风方式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可借助辐射末端等改善高大空间的室内冬夏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重庆地区住宅冬季主要供暖方式-壁挂式空调的供暖效果进行实测分析,供暖期间房间内温度分层和新风不足现象明显。针对居民在壁挂式空调供暖期间开窗通风的使用行为习惯对供暖舒适性和能耗的影响,笔者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重庆地区住宅冬季壁挂式空调供暖与通风协同运行解决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其可行性。该结果可为该地区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个性化座位供暖系统通过提高人体周围的微环境温度,可以显著提高人的热感觉和热舒适水平,研究个性化座位供暖的微环境以及人体热舒适性。通过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室内温度(11℃、13℃、15℃)下个性化座位供暖营造的微环境主体温度特征及其对下半身外表温度的影响,并结合主观热舒适性问卷调查评价微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室内,在一定的室内温度下,采用个性化座位供暖装置即可使人体热舒适达到较高水平,相较于传统空调器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为热源,薄型地暖系统为供暖末端,搭建试验台进行系统蓄热过程测试.实验数据表明:地暖末端升温较快,供水温度设定45℃,地面温度2h内从17℃升高到适宜供暖的30℃.随地暖末端混凝土层温度和热泵供水温度的升高,地暖末端的蓄热能力先增加后降低并趋于稳定.变频空气源热泵机组具备良好的供热调节性能,随着地暖末端混凝土层温度升高,机组供热量能够自动从100%向30.7%调节,维持供水温度稳定在45℃,避免了地面温度波动,保证了供暖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集中供暖系统末端调控与建筑热过程的耦合分析角度,浅析供暖末端室温调节机理及其与空调系统末端调控的内在差异,并对供暖系统在不同末端调节策略的运行数据进行了实测,分析了末端调控模式下的室温响应速率、系统热惯性作用时域以及不同调节参数、随机干扰的影响,进而在末端调控目标、时间尺度以及与源端统筹"调适"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与设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方地区高大厂房的供暖特点,简述了单独使用散热器这种传统供暖形式的特点及不足;又结合目前存在的4种末端散热装置,介绍了它们在高大厂房供暖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根据热风供暖的特点阐述高大空间采暖机组在高大厂房供暖使用过程中的优势,从而提出散热器值班采暖配合高大空间采暖机组相结合的供暖系统形式;通过工程实例对高大厂房的热负荷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及系统的初投资等作了分析说明,提出在设计高大厂房供暖系统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