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埋暗挖法是地下过街通道施工常采用的一种工法,而在长三角粉砂软土地区地下过街通道采用浅埋暗挖施工工法的较少。针对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站物业6号出入口地下过街通道浅埋暗挖施工,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施工工法、预加固方式2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浅埋暗挖过街通道开挖变形特征并得出几点结论,对于软土地区浅埋暗挖过街通道施工开挖变形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曲线顶管法施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明挖法施工地铁车站一般有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等问题,为了解决目前地铁车站施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开挖施工技术—曲线顶管法,该工法施工车站从开挖到结构全部采用非开挖技术在地下完成。本文针对该工法的施工过程和曲线顶管施工设备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五里店地铁车站属特大断面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具有埋深较浅、断面较大、地质状况复杂的特点,地铁车站的开挖引起的隧道围岩的扰动和地表沉降,对隧道和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保证车站施工的安全,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运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对浅埋暗挖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工法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围...  相似文献   

4.
市建委与市政总公司于1999年12月1日召开了永安里地铁车站“超浅埋暗挖双层平顶过街通道施工技术”专家鉴定会,经过与会专家评委反复论证,一致认为首次应用于双层平顶暗挖过街通道工程的施工技术是技术先进、效果明显、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施工工法,并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5.
该文依托重庆地铁金山寺车站工程,提出了设计的双侧壁导坑法在Ⅲ~Ⅳ级围岩施工存在的问题,在车站开挖工法初步增选了三台阶法、保留核心土法,对车站开挖三种工法建立弹塑性有限元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三种开挖工法的围岩位移分析结果,再经过工法比选,提出了一种安全合理的工法,即保留核心土法,从而指导车站的开挖施工,解决了双侧壁导坑法在Ⅲ~Ⅳ级围岩施工存在的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内沈阳某地铁暗挖车站工程,全面介绍了国内第一次引进的韩国NTR工法修建地铁车站施工技术;分析了该工法与国内传统暗挖工法的区别及其优缺点,讨论了该工法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SMW 工法”在上海地铁车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子林 《特种结构》2004,21(4):70-72
地铁车站全部采用SMW工法建造围护结构在国内是很少见的,本文结合上海地铁M8线嫩江路车站的工程实践,对这种围护结构在设计和施工方面作初步总结和分析,以推广该工法在类似深基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吕晓涛 《建筑施工》2014,(11):1197-1199
在特大城市建设中,地铁沿线不可避免地遇有开挖深大基坑的工程。为了确保既有地铁车站的安全,有必要对深大基坑开挖方案进行比选。以上海世博B片区央企总部基地地下空间工程为例,研究了邻近地铁车站的深大基坑开挖对基坑本身和地铁车站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开挖方案的不同结果,为施工提供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车站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高速发展,在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时,往往会遇到旁边就是运营中车站的情况.作者以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紧邻车站变形为目的,对实际的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张杨路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时新旧两车站间距、源头变形、土体弹性模量三个因素对在运营车站变形的影响,从而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站PBA工法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种新兴的地铁暗挖施工方法--PBA工法为研究对象,利用适合模拟地下工程开挖全过程的FLAC软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对PBA工法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得到了PBA工法施工过程中土体的扰动情况、车站结构的内力转换和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完成后车站结构的位移,对PBA工法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以下结论:(1)PBA工法施工全过程中,站厅层(地下一层)的开挖应该得到足够重视;(2)PBA工法形成的结构顶拱受力较大,应予以重视.这些规律可以为地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于松  许抒 《建筑施工》2008,30(5):352-355
上海正处在地铁建设高峰期,新建地铁与已建正在运营的地铁换乘共站,往往是新站和老站紧贴共墙,为了保证新建车站基坑开挖和运营中老车站的稳定,新基坑开挖必须对车站单侧卸载工况下的变形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老车站单侧卸载工况下有限元变形模拟分析,提出了控制单侧卸载变形的施工措施,并指出共墙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以逆作法为首选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姚燕明  王毅  叶蓉 《施工技术》2022,(7):35-38,43
地铁车站与既有的城市地下过街通道进行互联互通,可以充分整合地下空间资源,将独立的地下空间形成有机整体,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东门口站位于市区中心,为地下3层岛式车站,既有的日新街地下过街通道位于车站东端,距离车站7.5~10.0m,车站地下1层、地下2层与地下通道进行连接,可以方便乘客出行.连...  相似文献   

13.
富水地层中深基坑开挖降水施工难度大,提出适宜该环境的深基坑降水施工工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青岛富水地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介绍了富水深基坑固定式井管自动降水施工方法.针对该工程的资料数据,阐述降水方案、井管布置、降水施工运行等,最后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验证降水工法的有效性.该工法不仅成功降低该基坑施工过程中地层承压水水头,减小降水影响,同时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MJS工法在邻近地铁车站的深基坑中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邻近地铁车站的超深基坑工程建设中,由于周边环境复杂,如何进一步降低对周边土层及上部结构扰动的影响是诸多工程的难题。以上海某邻近地铁车站超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情况,选用MJS工法对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转角与车站连接处进行高压旋喷强加固措施,并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降低对地下结构的破坏。通过现场数据监测,MJS工法比传统工法有更强的优越性,能够达到对周边结构及土体的加固,同时减小扰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地铁的建设与发展,传统的建造工法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由于洞桩法结合了一些工法的优势,因此该方法在地铁建设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广州地铁11号线天河东地铁车站洞桩法主要环节施工工序,并详细介绍了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具体的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6.
目前北京处于地铁建设高峰期,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常规地铁站施工由于受环境约束,均采用围护桩护壁,墙体采用单侧支模施工工艺。而地铁望京东站墙体模板施工中,采用了有地铁特色的双侧墙体模板体系,为明挖地铁车站大放坡开挖工法提供了后续保障,为其他高、厚墙体模板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深、大、密集型基坑施工安全和对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管道)、地铁车站与区间隧道等环境保护的难题。以上海轨道交通某地铁车站为例,通过TRD工法、MJS工法以及新型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顺利解决了深层地下水的隔断及对周边环境的隔离保护问题,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深层隔水、加固及环境保护方式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曾德光  朱悦明 《市政技术》2006,24(5):321-322,348
介绍了南京地铁1号线珠江路站采用SMW工法作围护结构,其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19.45m,创造了SMW工法在我国深基坑工程应用中开挖最深的记录,为我国基坑工程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经验和资料。该工法对于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站厅、站台双层车站结构形式和类似的深基坑工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地铁7号线桥湾站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不同洞桩法(PBA工法)施工对地表沉降和初支受力的影响,以确定PBA工法施工地铁车站的最优方案。研究分析表明:开挖1层导洞的施工方法能控制地表沉降且地表影响范围较小,但开挖车站底部时的隆起较大;开挖双层导洞的顶拱初期支护弯曲应力稍大;导洞开挖阶段和扣拱阶段占地表总沉降量的90%左右,其他阶段引起的沉降较小。  相似文献   

20.
软土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技术问题,本文依据上海地铁二号线江苏路车站的工程实例,对如何利用土体的时空效应开挖基坑,以及施工中如何针对环境要求采取辅助工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