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荣兴 《建筑安全》2022,37(4):27-32
城市平交路口立交化改造常选用下穿隧道的方案,此类隧道施工具有埋深浅、断面大和施工坍塌风险高的特点.文章结合南海大道下穿隧道施工案例,系统总结了大管棚、CRD法在超浅埋超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技术.提出在综合采取大管棚、CRD法等隧道暗挖技术措施的前提下,超浅埋超大断面暗挖隧道下穿城市主干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五里店地铁车站属特大断面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具有埋深较浅、断面较大、地质状况复杂的特点,地铁车站的开挖引起的隧道围岩的扰动和地表沉降,对隧道和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保证车站施工的安全,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运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对浅埋暗挖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工法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围...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某地铁超大断面暗挖车站工程实例,介绍了敏感环境下超浅埋、超大断面地铁暗挖车站施工过程遇到的技术难点,总结了暗挖施工过程中解决关键性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为相关地铁暗挖车站施工提供工程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城市地铁发展很快,大断面暗挖车站越来越多,城市轨道交通多处于繁华市区,暗挖车站通常不具备直接进车站施工的条件。结合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大石坝站施工通道正挑顶进入车站主体的工程实践,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分析模型,研究了超大断面暗挖车站施工通道进车站主体挑顶施工技术,论证了正挑顶施工中所采取的上下台阶开挖、加强支护措施,解决了地铁超大断面隧道交叉段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大、安全风险高等难点,对同类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铁逐渐成为人们平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现阶段地铁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暗挖法技术可行性非常强,实施起来也比较高效便捷,施工安全性也非常高。超大断面浅埋段暗挖技术相对薄弱,如何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和社会不良事件的发生,结合重庆地铁四号线头塘站超大断面浅埋段施工情况予以总结,为超大断面浅埋暗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浅埋暗挖超大断面地铁车站隧道开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五路口车站工程实际情况,在分析传统双侧壁导坑法存在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台阶分部临时支撑法”和“台阶临时支撑+部分双侧壁法”两种改进的施工方法。通过对双侧壁导坑法和两种改进施工方法的数值模拟,分析隧道施工中位移的控制效果,确定了适合本工程浅埋暗挖超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新方法(台阶临时支撑+部分双侧壁法),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丰富和完善了浅埋暗挖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钟方杰 《土工基础》2009,23(3):8-10
基于一个地铁车站超浅埋暗挖隧道的工程实例,着重从保证工程安全、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角度介绍了超浅埋暗挖隧道的计算方法、设计手段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浅埋地表修建暗挖大断面连续变截面矩形隧道,保证隧道围岩及地表建筑物安全,是隧道施工的难题。以深圳地铁8号线盐田港西站B出入口暗挖段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对CRD施工方法进行模拟分析,系统研究了变截面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变化规律,并对地表沉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RD法能够较好地控制浅埋暗挖大断面连续变截面矩形隧道围岩变形,保证隧道围岩及地表安全。  相似文献   

9.
方华永 《城市建筑》2023,(13):191-193+215
大断面超浅埋隧道的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大断面合理应用超浅埋隧道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文章以长沙地铁某车站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为例,讨论了大断面暗挖隧道支护导洞连接板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隧道采用双侧壁6个导洞施工,工作面多,交叉工序多,隧道每榀型钢总长度达186m,型钢安装量大,且确保各导洞之间的型钢连接板连接质量并能有效连接是初支的一个难点和控制点。  相似文献   

10.
浅埋暗挖超大跨平顶直墙隧道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工程下穿区内东西向干道中一路段,受现况道路及市政管线限制,采用浅埋暗挖单跨平顶直墙结构,隧道结构净跨12.25m,开挖跨度14.95m,单跨如此大跨度暗挖平顶直墙隧道在北京地区尚属首例.本文对本浅埋暗挖超大跨平顶直墙隧道相关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大跨隧道施工中的施工力学原理对浅埋大跨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了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大跨隧道施工中地层变形机理及分部开挖位移控制分析方法.利用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分析了地层预加固机理,以国内常用的管棚预加固技术为例,提出了利用混合物理论中体积分数概念来定量分析加固效果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大跨隧道临时初期支护拆除、二次衬砌施工过程荷载转移原理、施工控制技术及数值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应用实例.研究结果有助于确定浅埋暗挖大跨隧道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浅埋暗挖大跨度变截面隧道开挖变形问题,以西安地铁6号线隧道区间段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基于浅埋暗挖原理施工的大跨度变截面隧道土层的开挖变形规律,通过对隧道区间段两种施工开挖方法的比选,确定了中洞台阶法的施工方法,并优化了施工参数,为浅埋暗挖大跨度变截面隧道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地铁10号线芍药居车站东南出入口隧道下穿太阳宫大街工程为例,详细分析超浅埋及软流塑地层条件下,浅埋暗挖隧道穿越道路与管线工程的特点、难点及影响沉降的因素;介绍采用隧道断面由大跨变小跨、地层变位的分部与分阶段控制、分段前进式超前深孔注浆等一系列施工技术,并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安全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畏  潘彪 《山西建筑》2010,36(4):294-29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地铁车站超大断面暗挖隧道六部开挖施工方法,并进行了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表明采取方法恰当,地表无沉降,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积累了暗挖隧道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四车道公路隧道在国内建设较少,可供参考的设计、施工经验匮乏.结合龙头山隧道双向分离式八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深入分析该隧道浅埋段的特点及施工难点,详细介绍了在隧道浅埋段发生的几次坍塌的原因,针对坍塌原因采取了针对性处理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隧道断面大、极扁平,稳定性差、注浆效果差及广东持续多雨气候等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等进行优化,最后总结了超大断面隧道浅埋段设计与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6.
王远  郭亮 《建筑》2011,(6):71-72,75
本文介绍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劳动路站~玉祥门站区间浅埋暗挖黄土隧道穿越F3地裂缝段施工方法及采取的措施,隧道F3地裂缝段施工中采用了超前降水、超前小导管注浆固结地层、监控量测以及台阶法与CRD法转换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浅埋暗挖黄土区间隧道穿越F3地裂缝的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7.
从济南市新建港沟隧道工程实际出发,针对隧道大跨度、大开挖面、低扁平率等情况,采用数值分析的手段,并结合现场实测,对浅埋小间距情况下超大断面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及衬砌结构的行为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能较好地满足超大断面隧道浅埋小间距段施工,其结果可为类似超大断面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某浅埋暗挖城市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双侧壁导坑法在小净距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可行性。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该施工方法下地铁车站的位移和塑性区时空演化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关规范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Ⅳ级围岩条件下小净距大断面隧道使用该工法施工时所引起的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及塑性区发展均在允许范围之内,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实例取自广州轨道交通五号线浅埋暗挖段工程实例中G形隧道断面,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CD工法、全断面开挖法和分步开挖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结合工程监测数据,分析对比不同施工阶段的竖向位移、竖向应力和塑性区,结合隧道围岩关键点变形曲线,利用此曲线可以较好的为浅埋暗挖隧道选取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20.
对大跨大断面隧道,特别是在浅埋且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往往设置若干临时支撑,待到施作二次衬砌前,拆除临时支撑工序成为影响围岩稳定与初支受力的重要环节。以乌蒙山2号隧道出口四线车站隧道浅埋段为例,通过现场实际施工,对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方法减小甚至消除拆撑带来的结构体系受力转换风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