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姬松茸胞外多糖AbEXP1-a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姬松茸胞外多糖AbEXP1-a的免疫调节活性,采用昆明种小鼠以腹腔注射方式给药,对免疫器官质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指数、鸡红细胞作免疫源的溶血素含量、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酶标记染色、2,4-二硝基氟苯诱发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等指标进行检测.给药剂量分别为每千克体重5 mg1、0 mg、30 mg.结果表明:多糖AbEXP1-a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即可以全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多糖AbEXP1-a的最适作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 mg.  相似文献   

2.
测得竹荪多糖DNI由木糖、甘露糖、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木糖:甘露糖:葡萄糖=0.88:1:0.28。与文献[1-3]相比是一种未见报导的新我粮。红外光谱证明为β型糖苷键连结,经高磺酸氧化,Smith降解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分析,证明DNI是以β(1→3)连接的甘露糖残基为主链骨干,并具有少量β(1→6)的侧链和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为动物模型,高、中、低剂量(1.5、0.5、0.25g/kg)海洋多糖灌胃35d,观察其对模型小鼠校正廓清指数、足趾厚度差、体质量增长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半数溶血值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多糖高、中剂量组小鼠校正廓清指数、足趾厚度差、半数溶血值、NK细胞活性显著提高,各给药组间体质量增长率无显著差异;多糖高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升高。因此,此新型海洋多糖组方具有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珊瑚菌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糖组分RFPF2A,并研究其化学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采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Sephacryl G-25和S-400 High-resolution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经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核磁共振等谱图分析确定多糖的结构组成,并测定RFPF2A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亚铁离子金属螯合能力和总还原力。结果表明:RFPF2A分子质量为9.87×10~2kDa,由β-(1,6)-D-吡喃葡萄糖、α-(1,2,6)-D-吡喃半乳糖和β-(1,4)-D-吡喃甘露糖组合而成,摩尔比为n(葡萄糖)∶n(半乳糖)∶n(甘露糖)=1∶0.15∶0.26。当多糖质量浓度为5 mg/mL时,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60%,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达74.47%,亚铁离子金属螯合能力达61.82%,还原力吸光值达1.506。因此,RFPF2A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并表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苦瓜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是一种传统药食同源瓜果 ,通过沸水提取、醇析、脱蛋白和透析 ,从鲜苦瓜中分离出多糖粗品 ,粗品经sephadexG 1 0 0柱层析纯化 ,硫酸 酚法鉴定出多糖部位 ,收集单一峰组分得一苦瓜多糖样品 ,分子量约 80 0 0 ,并利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对该多糖中的成分单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苦瓜水溶性多糖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 ,其百分组成分别为 2 4 0 3% ,1 6 47% ,6 7% ,2 4 84% ,2 7 94% ,红外光谱显示该多糖有 881cm 1 吸收峰 ,提示含有 β D 吡喃糖苷键 ,可能是一活性多糖  相似文献   

6.
对发酵罐制得的马勃状硬皮马勃胞外多糖(EPS)进行分离纯化,并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勃状硬皮马勃EPS分离纯化得到两个组分Fr-I和Fr-II,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27 500和4 820;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两组分均为α-吡喃型甘露糖苷酸性杂多糖;气相/质谱(GC/MS)测定表明,两组分所含单糖为鼠李糖、核糖、木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醛酸;SEC/MALLS测定表明,两种EPS分散性很低,在水溶液中以球形构象存在,是一种高度紧密的杆状多糖聚集体;抗氧化测定表明,EPS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2.65%;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41.32%,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马勃状硬皮马勃EPS构效关系研究及其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南极磷虾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极磷虾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将高、中、低剂量(400、200、50mg/kg)全脂型虾油组(WKO)和磷脂型虾油组(PKO)每日灌胃1次。4周后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血浆IL-2、INF-γ水平。与空白组相比,高剂量PKO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升高;低、高剂量WKO组小鼠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中、高低剂量WKO组和低、中剂量PKO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提高;低、高剂量WKO组和中剂量PKO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提高;3个剂量WKO组和低剂量PKO组小鼠血浆IL-2水平显著升高;低、高剂量WKO组和中剂量PKO组小鼠INF-γ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酶法降解六糖基白头翁皂苷,结合硅胶柱层析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白头翁总皂苷经氯仿-甲醇洗脱,得到白头翁皂苷化合物1(六糖基白头翁皂苷);利用酶法转化白头翁皂苷化合物1,产物经氯仿-甲醇洗脱,得到白头翁皂苷化合物2。分离得到的两个化合物经HPLC检测纯度达到95%。利用核磁共振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定白头翁皂苷化合物1结构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即六糖基白头翁皂苷),白头翁皂苷化合物2结构为常春藤皂苷元3-O-L-吡喃鼠李糖基-(1→2)-L-吡喃阿拉伯糖苷。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黑木耳粗多糖的水提醇沉提取工艺,并分析了其抑菌活性和单糖组分.通过热水浸提法提取粗多糖,利用牛津杯法测定了该粗多糖的抑菌活性.粗多糖经过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S-400进行纯化处理得到单一组分AAP80-3a,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单糖组分.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7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h,提取数4次.抑菌实验显示AAP80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而对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黑曲霉等均无明显抑菌效果.单糖组分分析得出:AAP80-3a主要含有D-葡萄糖,并含有D-甘露糖、D-半乳糖,摩尔比为1∶0.26∶0.15.  相似文献   

10.
对生物酶法转化西洋参多糖的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寡糖,并对其进行鉴定。西洋参多糖的酶解产物经Sevage法除蛋白、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2个组分PP-1、PP-2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5×10~4和6.7×10~3,其中PP-2为酶降解寡糖。HPLC法对PP-2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P-2为均一的寡糖,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红外光谱对PP-2的结构进行鉴定,表明PP-2为主链由α-D-(1→4)和α-D-(1→6)吡喃葡萄糖构成的葡聚糖。  相似文献   

11.
当归多糖预防小鼠急性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纯化当归多糖对小鼠急性四氯化碳性肝毒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四氯化碳(CCl4)灌胃法造模,给药组分别先经口给予不同剂量纯化当归多糖(ASP)100,200mg·kg-1·d-1(10d)进行预防.观察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肝脏指数变化,测定血糖及肝糖原含量.以苯胺羟化酶(ANH)反映CYP2E1活性;以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反映抗氧化功能的改变.结果表明:与CCl4模型组相比,当归多糖两个剂量组均明显抑制了CCl4所致小鼠GOT、GPT的升高;且大剂量组减轻了CCl4所致的血糖及肝糖原的下降程度.ASP亦部分恢复了CSH、SOD和MDA水平的异常改变,但对CCl4所引起的CYP2E1活性的显著降低无影响.同时,ASP明显恢复了CCl4导致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当归多糖能有效预防小鼠急性四氯化碳性肝毒效应.  相似文献   

12.
选取1822 g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共4组,剂量组连续14 d分别以0.12、0.23、0.70 g/(kg·BW)低聚木糖灌胃,对照组用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收集0、7、14 d小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菌落数量及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正丁酸和异丁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可以促进小鼠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并抑制肠道中可能致病菌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在摄入0.23 g/(kg·BW)条件下,对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作用最强,对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生长作用最强;增加低聚木糖的摄入剂量,可以提高对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低聚木糖能够促进小鼠肠道代谢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总量.灌胃14 d,乙酸含量在0.70 g/(kg·BW)剂量组中达到最高值131.2μmol/g;丙酸和丁酸含量在0.23 g/(kg·BW)剂量组中达到最高值1.57μmol/g和16.73μmol/g.  相似文献   

13.
研究翼茎羊耳菊(Inula pterocaula)根部三萜类化学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材料、Rp-18反向材料和硅胶进行化合物分离,利用现代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从中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1)、赤藓糖醇(2)、乌苏酸(3)、齐墩果酸(4)、2β,3β,23α-三羟基-28-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6)、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7)、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苷(8)、2β-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23,28-二齐墩果酸(9)、3-O-β-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醛基-23-羟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O-β-D-吡喃葡萄糖-19α-羟基-乌苏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1),3-O-α-L-吡喃阿拉伯糖-20,19,24-三羟基乌苏酸(12).以上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该研究结果可为翼茎羊耳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甾醇油酸酯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植物甾醇油酸酯(PSO)对S_(180)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以S180荷瘤小鼠为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植物甾醇油酸酯PSO1(10mg·kg-1·d-1)、PSO2(50mg·kg-1·d-1)和环磷酰胺(20mg·kg-1·d-1),进行免疫学指标测定。与S_(180)荷瘤小鼠模型组比较,PSO能显著增加荷瘤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p<0.05或p<0.01),效果优于环磷酰胺(Cy)药物对照组;PSO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DTH)的作用明显(p<0.05或p<0.01),但效果不如环磷酰胺(Cy);PSO虽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脾细胞抗体生成能力,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PSO对荷瘤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影响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甾醇油酸酯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香菇多糖和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食用菌多糖在抗菌方面的开发和应用,采用菌丝体发酵法,制得金针菇和香菇胞外多糖,采用热水浸提结合微波预处理法,提取香菇菌柄多糖,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然后采用滤纸片法测试金针菇胞外多糖、香菇胞外多糖和香菇菌柄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香菇菌柄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预处理3mm(处理过程中微波炉的功率为480w)、料液比为1:30(g:mL)、浸提时间为1.5h和浸提温度为96℃.在8.5mg/mL的浓度下,金针菇胞外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无抑制作用;在4.8mg/mL的浓度下,香菇胞外多糖和香菇菌柄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抑制活性.香菇胞外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5、4.8、4.8mg/mL;香菇菌柄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4、4.8、4.8mg/mL.不同浓度的香菇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球念球菌的抑制活性不同;香菇胞外多糖和香菇菌柄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球念球菌的抑制活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作为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装置,针对有机负荷(OLR)对厌氧活性污泥发酵生物制氢系统运行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在水力停留时间(HRT)8 h,(35±1)℃,进水COD质量浓度6000 mg/L,即OLR为18 kg/(m3.d)的条件下运行,厌氧活性污泥发酵产氢系统达到稳定时的平均产氢量为10.96 L/d,比OLR 12 kg/(m3.d)条件下提高了19.3%,比OLR 6 kg/(m3.d)条件下提高了52.3%.当进水COD质量浓度达到8000 mg/L,即OLR为24 kg/(m3.d)时,pH、ALK分别从大于4.1和250 mg/L的水平,迅速下降到3.7和5 mg/L以下,而ORP则从-350 mV急速上升到-210 mV以上.表明厌氧活性污泥微生物已无法承受有机负荷提高造成的环境变化,其活性受到严重抑制,反应器产氢能力急剧下降,系统的产酸发酵类型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从红薯叶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和结构,为红薯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通过正丁醇-三氯乙酸(体积比为20∶1)除蛋白、透析法除小分子杂质后,经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得到了精制多糖IBL(I).通过凝胶过滤法、薄层层析(TLC)、气相色谱(GC)、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等分析手段初步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红薯叶多糖IBL(I)为均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2.63×104,其单糖组成为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其物质的量的比为0.47∶0.35∶0.18.IBL(I)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其结构中存在β型糖苷键.  相似文献   

18.
多菌种复合发酵对灵芝菌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红曲霉、红茶菌以及红茶菌分离菌株(K1,K2,K3)与鹿角灵芝菌复合发酵后对灵芝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发酵液胞外多糖.结果显示,红曲霉与鹿角灵芝菌复合发酵后,灵芝菌胞外多糖产量增加15%;红茶菌分离菌株单菌发酵时自身产胞外多糖的能力按大小排列为K2>K1>K3,其中,红茶菌分离菌株K1表现为促进鹿角灵芝胞外多糖的产生;K2,K3以及红茶菌复合菌株则对灵芝菌发酵中菌丝体总量及胞外多糖的产生有竞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茶多酚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致雄性生殖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Ⅰ空白对照组、Ⅱ辐射对照组、Ⅲ~Ⅵ茶多酚实验组.其中Ⅲ~Ⅵ茶多酚实验组上午分别给予5mg kg1d1、10 mg kg1d1、20 mg kg1d1、40 mg kg1d1的茶多酚灌胃1次,Ⅰ空白对照组与Ⅱ辐射对照组分别给予10 ml kg1d1的生理盐水灌胃.Ⅱ~Ⅵ组实验动物均在下午接受3 h的UVB照射.小鼠处理14d后,处死并分别测各组生殖腺重量,睾丸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睾丸组织切片观察曲细精管变化.结果:与Ⅰ空白对照组相比,Ⅱ辐射对照组小鼠体重和生殖腺重量明显降低(P<0.05),睾丸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睾丸生精上皮排列疏松,生精细胞脱落至管腔.与辐射对照组相比,随着茶多酚剂量的增加,Ⅲ~Ⅵ茶多酚实验组小鼠体重和生殖腺重量明显增加(P<0.05),睾丸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增加(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睾丸生精细胞排列越来越致密.UVB辐射能够造成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损伤,而茶多酚是一种高效的辐射防护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对受UVB辐射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各脏器和生精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皱皮木瓜粗提物齐墩果酸、熊果酸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制作用,研究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力的促进作用。采用昆明种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接种H22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Cy)组及给药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迟发型超敏反应(DTH)、NK细胞活性、SOD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环磷酰胺的抑瘤率达到48.53%(P<0.01),三种剂量组低、中、高:75mg/kg.d、150mg/kg.d、300mg/kg.d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2.94%、20.59%、26.47%(P<0.05);迟发超敏反应增强;NK细胞活性不明显;SOD活性提高。实验结果表明,皱皮木瓜提取物在一定剂量下能增强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