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目前喀斯特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岩性、基岩裸露率等专题因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非喀斯特区和喀斯特区分别采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解译出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分布图。并根据土壤允许流失量和土壤抗蚀年限,利用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指数(SEPDI)对贵州省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进行评价,为喀斯特区土壤侵蚀防治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为47 831.73 km2,以轻度侵蚀为主,侵蚀模数为341 t/(km2·a),SEPDI为2.52,潜在危险等级较高。贵州25.3%行政村的SEPDI位于2~3之间,其中六盘水、黔西南市和毕节市危险度最高,建议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纳入SEPDI指标而非单从水土流失强弱等级进行治理,特别加强对SEPDI高但水土流失等级弱的区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以GIS为支撑,选取三峡库区湖北段为研究区,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与抗蚀年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和分级评价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并根据生成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分布图,探讨不同高程、坡度、土壤等侵蚀背景条件下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空间分布特点。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以无险型和轻险型为主,占总面积的96.27%,主要分布在巴东南部、兴山北部和夷陵区东南部;危险型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分布于山丘中上部;极险型和毁坏型面积很小,零星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的荒岭坡地上。综合不同侵蚀背景分析表明,200~500 m高程带危险度最大,35°坡度带侵蚀程度最严重,石灰土和紫色土地区土壤侵蚀危险度指数SEPDI值最高。  相似文献   

3.
豫西黄河流域不同地质环境土壤侵蚀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永乐 《人民黄河》2002,24(2):30-32
豫西黄河流域土壤侵蚀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补级源之一。其土壤侵蚀规律受地质环境-区域地质、地貌及地表岩性的控制,呈现出不同的侵蚀特征,其中处于地壳隆起上升区,地表岩性疏松,垂直裂隙及大孔 隙发育的黄土丘陵区侵蚀严重;而处于隆起上升区,地表岩性坚硬的基岩山地以及处于地壳沉降区的阶地平原区侵蚀相对较弱。红土丘陵区因地表央性较黄土抗侵蚀能力强,属中等侵蚀区。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根据2000年和2005年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综合运用GIS技术,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研究区5 a间土壤侵蚀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侵蚀面积呈减少趋势,但局部区域侵蚀有所加剧;侵蚀景观尺度的格局特征表现为低异质性、低破碎化和规则化的变化趋势;整体上低强度的土壤侵蚀多表现为斑块数减少和平均斑块面积的增加,边缘规则化。而高强度土壤侵蚀则相反。5 a间研究区土壤侵蚀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土壤侵蚀整体状况有所好转,但处于边治理、边破坏的状态。研究结果对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榜沙河流域降水、地形、土壤、植被等土壤侵蚀因子调查,划分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范围,结合淤积调查,分析土壤侵蚀特征。榜沙河流域土壤侵蚀(从高到低排序),绝对侵蚀量上:漳河流域龙川河流域榜沙河主流上游区榜沙河主流中下游区;相对侵蚀程度上:榜沙河主流中下游区漳河流域龙川河流域榜沙河主流上游区。东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榜沙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土壤侵蚀总体表现为南低北高、西低东高。  相似文献   

6.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利用抗蚀年限法评价泰安市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并对泰安市各县(市、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等级面积和危险度指数进行分析,为泰安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合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黄河中游流域年雨量主要集中于秋季,又多是暴雨,加上全区广覆质地疏松,抗侵蚀性强度低的黄土,因而成为黄河流域泥沙的主要补给源。此外,山区基岩风化与重力侵蚀也产生大量的推移质沉积物。然而,不论黄土与基岩,其侵蚀规律乃受区域地质、地貌与岩石特性的控制。如近代隆起或上升区,岩石松软或抗蚀强度低,则侵蚀严重;反之则侵蚀轻微。  相似文献   

8.
豫西黄河流域土壤侵蚀环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西黄河流域是黄河泥沙的产区之一.通过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地质环境及形态类型的调查,分析了研究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地质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地质环境特征,主要考虑地形地貌类型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将研究区土壤侵蚀环境类型划分为基岩山地丘陵侵蚀、黄土塬梁峁丘陵侵蚀、河谷侵蚀三类.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王益区固沟保塬等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GIS)方法,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分析了2000年和2019年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规律,揭示了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聚集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王益区林草地面积大幅增加,高覆盖度(>75%)面积增加了16.51 km2。②王益区土壤侵蚀状况明显好转。2000年和2019年土壤侵蚀面积分别高达全区面积的70.92%和55.84%;土壤侵蚀强度结构由中度侵蚀>强烈侵蚀>轻度侵蚀>极强烈侵蚀转化为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③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全局Moran’ I指数在0.5左右,侵蚀热点区的分布由大片连续分布转化为局部集中的零散分布;侵蚀热点主要分布在(15°,25°]坡度区间,西南和东南部地区尤为明显。研究成果可为王益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及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三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的基础上,此次科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核对,较为准确地摸清了全国土壤侵蚀的现状。我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56.92万km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5.70万km2。此次考察的重点是水力侵蚀区,与1985年开展的第一次普查成果和1995年开展的第二次普查成果相比,全国水力侵蚀面积减少,强度减少。三次普查全国水力侵蚀面积分别为179.42万km2、164.88万km2和161.22万km2。强度以上水蚀面积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年间,各强度级别的侵蚀面积中,强烈级减少29.7%,极强烈级减少35.0%,剧烈级减少43.0%。总体而言,我国水土流失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此次重点考察的水蚀区水土流失面积138万km2,占考察区面积的26.6%,占考察区山丘面积的63%。我国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二是水土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45.2亿t,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400多吨/(平方公里.年),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  相似文献   

11.
高校节水潜力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校是城市公共用水大户之一,高校节水对缓解和解决城市水危机有着巨大的作用.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对其节水现状和节水潜力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节水对策,为高校节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潜吸式扰沙船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潜吸式扰沙船创造性地组合机械设备,潜吸搅动抽扬扰沙,实现最大限度、最远距离的泥沙输移,扰沙能力最大化,扰沙效果扩大化;在扰沙河段形成连续扰沙深槽,防洪效益明显;具有挖深大、抽沙效率高、抽沙量大、出沙量稳定、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等特点,开辟了清淤、抽沙、放淤的新方式,应用前景广阔,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势流体与N-S流体的应用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金云  陈健云 《人民长江》2009,40(20):27-31
随着我国西部输水工程的发展,流-固耦合模型的抗震分析问题日益严重。对于流-固耦合模型,若可以认为流体是无粘、无漩、无热转换、微可压缩流体,且流体域的边界运动很小,则选择基于势的亚音速公式计算更有效,因为这种流体建模仅仅包括一个节点未知量-速度势,否则要用基于N-S流体的流-固耦合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实例验证这两种流-固耦合模型的应用范围和有效性。计算结果显示:在满足基于势的亚音速公式假定情况下,选用势流体和选用N-S流体,其计算结果一致,且与基于N-S方程的模型相比,选择基于势的亚音速公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estimated the potential water supply in Taiwan based on hydrologic and water resource data sets pertaining to 233 rainfall stations, 145 stage stations and 109 reservoir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potential water supply estimates and predicted water demand indicated a slight water shortage, even though Taiwan normally receives a large amount of rainfall. This predicted water shortage likely occurred due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in Taiwan.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conservation of forests and paddy field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base flow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reservoirs in Taiwan.  相似文献   

15.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over a period of nine years from Helliniko Station (Athens, Greece) are used to produce daily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PET) series. A multipliative model describes the periodic and stochastic components of the series where Fourier aproximations of two- or three-harmonic periodic components and a first-order autoregressive one are employed, respectively. The assessment of adequacy of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a) the correlogram and (b) the spectrum of a white noise process. The model is further used to generate daily PET values. Generated and historical data show remarkable affinity in average arithmetic mea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skewness coefficient and their standard deviation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对白城市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该地区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变水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合理开发可使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安徽省现状用水及节水指标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用水水平及总体用水效率.不同用水户的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并初步估算了可预见节水条件下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阜蒙县水资源状况的初步分析,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醒人们时刻增强节水、爱水、惜水意识,保证阜蒙县水资源有效合理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稳步推进的节水工作需求,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基本规律,分析京津冀地区各行业用水过程及影响因素,从取用节水和资源节水两方面计算存量用水的极限节水潜力.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取用节水潜力和资源节水潜力分别为11.44亿和6.36亿m3,分别占区域总用水量的5.4%和3.0%,节水潜力有限;由分行业分析可知,农业取...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全球水电发展现状,分析各国水电市场开发潜力,指导水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将全球划分为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中亚和南亚、东亚及环太平洋地区六大区域,阐述全球各区域水电发展现状,以及重点国家水电开发情况和发展目标,结合各国水力资源和开发情况,分析全球水电市场开发潜力。结果表明:全球水电总装机容量总体持续增加,但年度增量呈下降趋势;非洲、南亚及东南亚地区未来水电开发潜力较大,就技术层面分析,印度尼西亚、秘鲁、刚果(金)、塔吉克斯坦、尼泊尔、安哥拉、缅甸、玻利维亚等国未来水电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