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涛  衷水平  钟文  吴星琳 《金属矿山》2021,50(4):207-214
综述了从锌浸出渣中回收银的工艺与研究现状,简述了各方法的原理以及银的最新回收技术.浸出渣中银的赋存状态、银含量高低、物料处理的难易程度不同,锌浸出渣中银回收的方法也不同,主要包括:浮选法、浸出法、火法、选冶联合法及溶剂冶金与微生物浸出等新兴技术.浮选法因低成本、工艺简单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选矿行业;浸出法是先利用氰化物、氯...  相似文献   

2.
湿法炼锌企业每年产生大量锌浸出渣,直接渣场堆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矿产资源浪费。开展浸出渣中银经济高效回收工艺研究对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某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银嵌布粒度细、银赋存形态复杂且水溶锌含量高。为回收浸出渣中的有价金属银,降低水溶锌对含银矿物浮选的不利影响,开展水浸-分段硫化浮选回收银工艺研究。结果显示:水浸后锌浸出率达38.3%,银品位提升至205g/t,水浸-浮选试验银精矿回收率相较于直接浮选可提高8%,再通过快速浮选-两粗两精一扫的闭路浮选工艺获得银精矿1#银品位为4128.19g/t、银回收率62.17%,银精矿2#银品位为1101.56g/t、银回收率18.19%。XRD、EPMA及EDS分析结果表明,银精矿中银主要分布于石膏、硫酸铅、铁酸锌及闪锌矿等矿物中。  相似文献   

3.
采用硝酸浸出失效催化剂提取其中金属银,研究了失效催化剂粒度、硝酸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洗涤次数等因素对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失效催化剂粒度对银浸出率影响显著,增加洗涤次数有利于提高银的浸出率.通过实验,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为:硝酸用量为失效催化剂质量的70%、浸出温度65℃、浸出时间3h、催化剂粒度为0.125 ~0.18 mm、搅拌洗涤3次.在此条件下,银的浸出率为99.52%,浸出渣含银0.072%.综合实验结果表明,从失效催化剂到海绵银产品,银的直收率达到99.27%.  相似文献   

4.
国内某大型银多金属矿,由于矿石性质的变化,导致银浮选指标和浸出率都发生了改变。为了查明影响银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使用光学显微镜、矿物自动分析仪(MLA)、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矿石中银的赋存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银主要赋存在辉银矿、银黝铜矿、深红银矿中,分别占64.19%、22.25%、10.37%,且银矿物与方铅矿等硫化物的共生关系紧密。银矿物主要以粒间银、包裹银的形式产出,分别占73.88%、22.27%,其中,包裹部分以脉石包裹为主,占13.47%。银矿物的粒度总体较细,集中在20~75μm,20μm以下部分占22.36%;尤其是20μm以下脉石包裹部分占6.81%,这部分银易损失到浮选尾矿中。矿石中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嵌布粒度较细,共生紧密,在磨矿过程中难以完全单体解离。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在保证银的选矿回收率、氰化浸出率,兼顾对铅、锌、硫进行综合回收情况下,建议首先通过银铅锌硫混合浮选后再分离的工艺获得银铅锌精矿和硫精矿,然后对银铅锌精矿进行再磨氰化浸出。  相似文献   

5.
铁锰氧化物由于其胶体成因特征,在自然体系中是多种有价金属,如金、银、铜、镍、钴、钨、锡、铅等的载体矿物。褐铁矿和硬锰矿等天然铁锰复合氧化矿物所负载的有价金属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难以用物理方法解离或暴露于表面而被浸出,这些有价金属的回收提取一直是选冶技术共性难题。以云南北衙铁金多金属矿氧化带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自动定量分析(MLA)、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天然铁锰氧化矿物负载金、银的差异和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金、银的赋存状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矿石中79%的金为游离金,以明金形式存在于褐铁矿的溶蚀孔洞中,褐铁矿中金粒结晶后边缘形成或大或小至极微细收缩孔隙,这些溶蚀孔及结晶收缩孔为氰化浸出金银提供过液通道。矿石中82%的银赋存于硬锰矿中,这部分银主要进入硬锰矿晶格中的大尺度隧道结构中,少数银以螺状硫银矿形式存在于褐铁矿溶蚀孔洞中。为此,北衙氧化矿的选冶研究摒弃"金细则细磨"的常规思维,根据矿物磁性和金、银赋存状态差异,提出分流分选新理念,在粗磨条件下,分出磁铁精矿、褐铁精矿和非磁三股矿物流,在富银含锰的褐铁精矿中采用弱酸体系中选择性还原解离硬锰矿中银,在控制pH值抑制褐铁矿溶解的前提下,还原释放锰矿物晶体结构中的银离子,实现银的化学解离。该研究成果揭示了氧化带金、银的赋存规律,成因机制以及影响金、银冶金提取的深层次的矿物学因素,为氧化矿金银的选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浙江省新昌银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其对选冶指标的影响。该矿石含有7种银矿物及8种含银矿物。在磨矿过程中,自然银极易泥化,造成浮选困难。矿石中相当数量的银赋存于黄钾铁矾、硬锰矿、褐铁矿中。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于这些矿物中的银不仅浮选难以回收,而且也难以浸出。假如矿石中含有十分微细的银矿物或易于泥化的含银脉石矿物,在评价银的实收率指标时,需要将矿物鉴定资料与化学物相分析结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锰银矿在我国的分布及赋存状态,目前处理锰银矿的火法及湿法还原浸出等工艺及研究进展,并探讨了锰银矿浸出方法的发展趋势.综合比较了各种还原浸出方法的优缺点,湿法浸出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和应用背景.寻找高效、环保的还原剂及浸出工艺是其今后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分离锰银氧化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分离锰银氧化矿工艺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当控制锰浸出率96%时,银的浸出损失率小于2%;浸锰渣采用氰化法提银,NaCN用量1 kg/t渣、浸出时间3 h时,银浸出率大于93.41%;浸锰-氰化两步浸出银的回收率大于91.54%;锰与银被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9.
金银共伴生矿物是重要的贵金属资源,其高效综合利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本文以云南某金银铁共伴生矿氰化尾渣为研究对象,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铁锰氧化物、尤其是铅硬锰矿中,直接氰化浸出的方式难以获得良好的浸出效果,只有通过破坏包裹矿物的晶体结构才能得到有效回收;通过系统研究,提出了尾矿“酸浸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技术路线,获得了良好的工艺指标,金、银浸出率分别为55.73%和75.35%,有效回收尾矿中的金和银,对该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对复杂难处理金银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少博  沈强华  朱云  陈雯 《矿冶》2013,22(3):51-53
某厂高温高酸锌浸出渣含银401.6 g/t、锌3.37%、铅20.41%、硫12.52%.分析浸出渣的性质和银的物相,研究用硫化钠预处理渣,加入丁基黑药和乙硫氮组合药剂来提高银浮选指标.锌的浸出渣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及三次扫选流程,得到了银品位为2017.45 g/t、银回收率达到78.44%的银精矿.  相似文献   

11.
选冶联合流程回收云南某硫精矿中铋和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某硫精矿含铋0.36%、含银16.1g/t。含铋矿物种类较多,有辉铋矿、辉铅铋矿、铋华、自然铋等,银多赋存在铋矿物中,铋矿物性脆易碎,多以微细粒形式存在;硫矿物主要是磁黄铁矿、其次是黄铁矿。为从该硫精矿中回收有价元素铋、银,进行了选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经弱磁选—高梯度强磁选除磁黄铁矿,非磁性产品按0.043mm分级,-0.043 mm粒级在浸出剂BJ用量为150 kg/t、盐酸浓度为3 mol/L、氯化钠用量为150 kg/t、液固比为3、浸出时间为2.5 h条件下常温浸出,获得了铋浸出率为95.67%、银浸出率为88.08%,对试样铋回收率为73.14%、银回收率为66.34%,浸渣铋、银品位分别降至0.13%、13.7 g/t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山东某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金矿中金的品位为5.20 g/t,为查明该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运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以及MLA等大型先进的仪器对该金矿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91.22%的金赋存于自然金中;另有8.37%的金赋存于碲金矿、碲铜金矿、碲金银矿以及碲银矿(含Au)中,由于这些碲化物在氰化浸出的过程中难以被浸出,所以通过氰化浸出回收这部分金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氰化浸出的矿石中存在有害杂质铜时,则浸出效率低,氰化物消耗多,成本高。氰化之前,一般可预先选出部分铜,浮选尾矿用氰化法回收黄金。本文论述了采用二段浸出和脱除部分可溶性盐类离子后再进行一段浸出两种新工艺的试验。两种新工艺均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溶液中铜、铁等有害离子对氰化的不良影响。加快了金、银的溶解速度,提高了金、银的浸出效率.二段浸出比常规一段浸出的金、银浸出率分别提高了1.3%和8.83%。脱除部分可溶性盐类离子后进行一段浸出比常规一段浸出的金、银浸出率分别提高了1.1%和8.33%。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铜矿床中的伴生金(银)绝大部分呈独立矿物相产出,主要形成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及自然银等矿物,这些金(银)矿物主宴以微细粒(一般为5—30μm)状产于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及磁黄铁矿等载体矿物中,配分结果表明,分配于黄铜矿中的金一般为20—60%,分配于黄铁矿中的金则占40—80%。根据金(银)的赋存状态,结合近几年的选矿技术发展水平,本文总结提出了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伊朗某高品位金矿石属石英脉型含金氧化矿石,金品位4. 81 g/t,银具有综合回收价值。金主要为裸露及半裸露金,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等。为确定该金矿石绿色环保浸出工艺,进行无氰环保提金剂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 074 mm 85%、无氰环保提金剂XJ-2用量5 kg/t、石灰用量6 kg/t、浸出浓度30%、搅拌浸出时间48 h的条件下,贵液金浸出率94. 04%、银浸出率88. 29%,尾渣金品位较低,获得了良好的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含7.71%Pb、12.56%Zn和380g/tAg的Bolkardag矿石,主要为氧化矿,但也含有少量硫化矿。硫酸浸出后再用氰化法提银,这种工艺已被用于处理含自然银,黝铜矿-砷黝铜矿和方铅矿(含有银矿物)的矿石。本文研究了KCN浓度、保护碱用量、矿浆浓度和温度、以及更换溶液等因素对银氰化浸出率的影响。最佳的氰化条件是:浸出时间56h、KCN浓度0.3%,CaO浓度0.06%、粒度—0.075mm、矿浆温度20±2℃、浸出第1h后更换1/2的溶液。在这些条件下银的回收率可达83.3%。KCN和CaO的耗量分别为5.40kg/t和28.9kg/t。  相似文献   

17.
黄铁矿制酸烧渣含金、银、铜、铅和锌等有价金属,通过焙烧深度脱硫,焙砂细磨,氯化浸出,回收其中的金、银、铜、铅和锌.确定最佳焙烧时间和温度,浸出时间、温度、液固比、氯离子浓度、磨矿粒度等,并进行浸出渣再浸,以及浸出液多方案回收金银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氯化浸出金属回收率高,废水经处理后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洪田银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矿石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小型可选性研究,采用了先混合浮选含银硫化矿物,然后,再细磨浸出的浮选-浸出联合流程。试验研究获得:浮选精矿银品位10500g/t、银的回收率达到69.02%。浮选精矿再磨-浸出后银的浸出率达90%的指标。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及能耗低等优点,为现场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湿法炼锌浸出渣中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湿法炼锌浸出渣中银的赋存状态。指出在湿法冶炼过程中化学反应导致银矿物相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辉银矿、银黝铜矿已不复存在,新生成的含银矿物相主要有NeO—铜蓝、NeO—硫化银混合相。还论述了银在矿物相中的分布特性及相转变的机理,提出了新看法。文中提供了银状态方面的一些重要图片和数据。银回收率不仅与选矿过程相关,还与焙烧、酸浸过程有关,因此应对湿法冶炼全过程进行最佳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张少博  陈雯  沈强华 《矿冶》2014,23(2):70-72
以锌浸出渣为原料进行了直接氰化浸出银的试验,银浸出率为32%。对该渣浮选得到的铅银精矿进行硫脲浸出条件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浸出参数,获得了84%的银浸出率。为类似的原料和银精矿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