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概述医疗数字x射线概况及发展趋势。与传统屏片成像相比,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有许多优点,包括:射线计量小、图像信息量大、提高诊断质量、减少重拍、影像可通过网络传输、减少冲洗加工污染等,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迅速发展。据统计,2008年全球图像管理与通信系统(PACS)采用率已达64%,几家著名影像工业公司都大力开发数字医疗射线成像相关产品,本文详加介绍。我国的医疗数字X射线成像也在迅速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完全取代传统的屏片成像还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杨继忠 《影像技术》2012,24(3):22-23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影像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超声成像、CT、MIR,继而是放射性核素扫描成像、DSA和数字X线成像技术等逐步兴起及普遍应用,影像诊断技术发生了深刻的革命。这对如何做好基层医院影像诊断工作必将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影像诊断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影像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成像方式生成的数字虚拟影像已广泛地应用于影视、动漫、游戏和虚拟现实等现代流行媒体当中。虽然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虚拟出来的虚拟影像是完全人工设置的结果,但是其追求目标却始终没有离开逼真地模拟自然界中光影规律和质感效果。能够影响虚拟影像是否真实的因素很多,比如模型的象形、动画的流畅或者材质的设置等,但是在众多因素中,影像渲染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卤化银胶片与CCD的细部分辨能力中国乐凯胶片公司(保定071054)唐志健电子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卤化银胶片既是冲击又是促进。卤化银胶片集影像俘获和影像显示于一身,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影像质量好。电于成像尽管价格昂贵,但由于成像迅速,便于存储、处理和传送...  相似文献   

5.
《影像技术》是由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中国感光学会和天津远大感光材料公司共同主办的技术性期刊,创办于1989年。本刊主要报导国内外影像技术方面的发展状况,数字成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材料,以及医学类、传统感光材料和各种新型影像记录系统的应用技术。读者对象是数码影像行业中的专业人士、相关院校的师生,以及广大的数码、影像技术爱好者。主要栏目有:印刷制版、医学影像、数码影像、遥感与航空摄影、微缩成像与特种照相、工业射线照相、打印与输出、经营管理与市场调研等,并辟有海外藏中国书画作品供书画爱好者欣赏。  相似文献   

6.
1化学感光成像与数字成像1.1成像材料分类成像材料主要分为四大类(如表1所示),感光材料只是其中的一类,但它是应用最广、最成熟的。因此,影像材料与科学的发展,应该是在确保感光材料研究的领先与优势地位条件下,根据中国国情,追踪并逐步拓广、延伸其它成像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数字成像技术蓬勃发展、产品日新月异,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底片拍照与传统的冲扩模式,传统银盐成像技术与数字成像技术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胶片影像可以应用激光等曝光的数码扩印机进行冲扩;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影像可以采用传统卤化银相纸进行终端影像输出。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影像服务市场利润空间大。数码影像产业链中处在不同环节的商家已经不满足在本领域的成就,纷纷借助他人的先进技术、通过多种技术融合将触角伸向利润更高的影像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8.
刘灵志 《影视技术》2005,(5):38-44,6
顾名思义,成像器件就是成像设备中捕获光学图像的元件。在成像系统中,成像器件位于光学系统成像面的位置上(图1),景物通过镜头在成像面上形成光学影像。在曝光期间,处于成像面上的成像器件完成对光学影像的捕获:对摄影机来说,处于成像面的是银盐胶片,曝光期间银盐胶片发生了光化学反应,光学影像在银盐中形成银的潜影;对于摄像机来说,处于成像面的是固态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数字X线影像是随着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rues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及远程放射学Teleradiography)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各种各样用以数字放射成像的探测器技术被广泛采用,本文介绍了一种颇具发展前景的高品质X线成像装置。  相似文献   

10.
正《影像技术》杂志是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中国感光学会和天津远大感光材料公司共同主办的技术性期刊,也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感光学会的会刊。本刊主要报导国内外影像技术方面的发展状况,数字成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材料,以及医学类、传统感光材料和各种新型影像记录系统的应用技术。◆栏目设置:综述与发展、印刷制版、医学影像、数码影像、遥感与航空摄影、微缩成像与特种照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使用的两种非银成像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CR系统的特点,较系统地叙述了应用于CR系统的两种非银成像材料-IR成像板和医用干式影像胶片,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结构,成像原理,持性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汪永明 《影像技术》2008,20(1):10-13
随着直接数字射线照相DDR、计算机射线照相CR、成像版IP等新成像技术在医学成像界的逐步推广应用,传统的X线胶片,包括各种感兰片、感绿片、CT片等的市场已逐步被这些新成像系统产品所占据,在我国的大城市,有些医院(如上海瑞金医院)已经把X线成像的相关工作,包括:照相、诊断、交流、存档、检索、教学、研究全部数字化,不使用胶片了;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卫生保健全面改善的实际需要和支付水平,以及传统医用X线胶片和成像设备的较低价格,胶片仍然还在广泛使用,因此我国最近几年的医用X线胶片的消费量还是在逐步增长,而且预计今后还要继续增长。本文以海关的进出口数据和对医院就诊人数的统计,进行全面分析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太赫兹波所具有的无损性以及大量生物分子在太赫兹频段的指纹特性,使其在医学成像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太赫兹的医学成像技术手段,其次分别介绍了太赫兹在离体、活体组织中成像的研究现状。生物组织中的水会对太赫兹波产生强吸收,使得成像对比度受限。目前,为了减少组织中的水对成像的影响,针对离体组织的太赫兹成像大多需要进行切片、脱水等预处理,活体中的成像则主要应用在浅表组织。文章重点介绍了活体成像中有望提高太赫兹成像对比度的纳米粒子造影剂,最后对太赫兹医学成像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骏 《影像技术》2010,22(3):50-53
医学影像学历经百年,终于从解剖结构为成像基础的传统医学影像学发展到了建立在一细胞、分子结构和功能为基础的分子影像学时代,这代表了医学影像学的未来,将对现代和未来医学模式产生划时代的影响。本文扼要介绍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分子影像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展望其在未来的光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王骏 《影像技术》2009,21(5):55-58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5次全国学术大会于2007年10月在上海召开,与会代表近600人,发表论文800余篇,内容涵盖医学影像技术的各个领域,如:数字成像,CT成像,MR成像,医学工程、影像质量控制和管理等等。大会主题是: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本文据此提出几个有关当前医学影像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以羧酸银作为银源的感光材料(称为干银材料Dry silver)在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由于干银材料具有加工简便,无污染且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医学成像、缩微等。因而围绕改进和提高干银材料的应用性能所开展的研究也成为国际感光科学界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先进的干银胶片有机物的结构剖析所得到的数据,并结合相关资料报道的信息,讨论干银材料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华 《计测技术》2005,25(6):5-8
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具有一些引进胶片成像技术所不具备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几种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技术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并就其综合性能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两种常见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应用情况;对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脉冲式医用超声成像系统的模糊函数由于存在周期性的速度模糊和距离模糊,影响了图像的质量和分辨力。本文借鉴噪声雷达理论,证明了随机调相连续波信号具有最优的模糊函数特性,并据此提出了随机调相医用超声成像系统的设计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克服速度模糊和距离模糊,提高图像质量和分辨力,设计新一代医用超声成像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进展,分析了CT(计算机断层射线摄影)、DSA(数字减影技术)、MRI(磁共振成像)、SPECT(单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以及各种超声成像技术等新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作者强调应提高医务人员的修养,把这些先进技术和基本诊断方法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乍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骏 《影像技术》2005,(1):7-11
随着医学数码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大量引进各种现代化的先进医学数码影像装备和相关的技术,并且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近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会议就着重研究这一方面的课题,尤其是计算机X线摄影CR和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PACS等,本文对大会上发表的论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