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针对以平台为中心的传统防空作战存在的局限性,建立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中舰空导弹网络化协同反导杀伤区空域模型。结合舰空导弹武器系\杀伤区的概念,利用解析方法,建立了单舰制导条件下的舰空导弹杀伤区边界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协同制导条件下编队杀伤区边界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舰空导弹网络化协同反导作战能有效扩展整个编队内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协同反导杀伤区空域面积,发挥编队协同反导的作战优势,可为指挥员防空作战的队形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反辐射导弹与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效果,建立了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模型,在反辐射导弹对舰艇防空雷达的毁伤概率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模型,分别仿真了在不同情况下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效果;在导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对反辐射导弹和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作战效果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辐射导弹与常规反舰导弹协同使用能够提高整体作战效果,并减轻载机负荷。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反辐射导弹在反舰作战中与常规反舰导弹的协同运用效果,建立了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模型,在反辐射导弹对舰艇防空雷达的毁伤概率研究基础上,建立反辐射导弹对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的毁伤模型,仿真在不同情况下反辐射导弹的毁伤效果,并在导弹总数一定的情况下,对反辐射导弹和常规反舰导弹协同反舰的优化使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降低舰艇对导弹的发现和抗击能力,提高常规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和增强其反舰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舰空导弹网络系统的作战特点,分析了信息协同下舰艇编队之间的信息流,对协同网络中火力单元节点的战场感知能力、制导覆盖能力和火力打击能力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基于信息协同条件下的舰空导弹网络化反导模型。通过算例评估了舰空导弹网络化系统的反导能力,为信息条件下的编队防空反导问题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协同制导作战需求、制导方式进行了分析,然后依据当前装备能力及作战系统实现的难易程度,描述了协同制导作战系统结构,阐述了舰空导弹协同制导作战过程,最后分析了影响制导交接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化条件下舰空导弹协同制导对作战效能的提升问题,从舰空导弹火力通道工作过程的分析入手,根据协同的"聚合"和"互补"特性以及协同制导技术的发展水平,将协同制导分成了联合制导和接力制导两类。通过对不同协同制导方式下舰空导弹作战效能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平台联合制导可降低制导误差,提高单发导弹的杀伤概率;而多平台接力制导的实现将增大对目标的拦截纵深。协同制导对舰空导弹作战效能的提升在战术上需要编队灵活确定编队队形和间距,在技术上需要发展空中中继制导平台,提高舰空导弹飞行速度并保证数据传输精度。  相似文献   

7.
美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反导作战流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海上舰艇编队防空反导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阐述了海上反导防御体系和舰空导弹探测制导方式, 通过描述和图示分析了美国海军标准-2、改进型海麻雀、拉姆三种典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反导作战流程.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空中目标突防性能的不断提高,给防空作战带了极大的挑战,同时对作为海上防空作战主要武器的舰空导弹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说明了影响舰空导弹作战效能的多种因素,其中舰空导弹的战斗部特性和引信特性是影响舰空导弹作战效能的两个重要因素.分析了舰空导弹战斗部的特性,总结了舰空导弹的引信特性、工作原理、分类以及结构.讨论了舰空导弹的引战配合特性以及影响舰空导弹引战配合特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箔条幕防御反舰导弹的原理论证与作战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运用箔条云对导弹末制导雷达的遮蔽效应和质心效应干扰机理,提出了使用箔条幕防御反舰导弹的新方法,通过作战需求分析,论证了箔条幕防御反舰导弹的可行性和获得干扰成功的战术技术条件,并对箔条幕干扰的布放决策及舰艇规避机动决策方案进行了动态仿真寻优,给出了箔条幕防御反舰导弹的战术使用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编队区域防空导弹防线拦截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区域防空群的作战需求和区域舰空导弹的作战使用特点,给出了舰空导弹飞行直线距离的求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导弹对任意航路捷径目标的最大拦截次数模型、导弹对任意航路捷径目标的射击时间模型及目标在导弹发射区内的逗留时间模型,从而得到区域舰空导弹随机服务系统的系统参数.通过求解区域舰空导弹服务系统的状态平衡方程,得到了编队区域防空群舰空导弹防线对目标的拦截效能评估模型,并结合一定的战术想定,对编队区域防空群舰空导弹防线的拦截效能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1.
箔条干扰是舰艇防御反舰导弹攻击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抗箔条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雷达回波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放大雷达回波信号的局部细节,从而实现对舰艇和箔条假目标的识别和区分,确保导弹对真实目标进行跟踪和攻击.  相似文献   

12.
箔条假目标干扰极化识别与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箔条干扰是影响雷达命中精度的重要因素,但常规抗箔条假目标干扰方法不适用于对海跟踪雷达使用。鉴于箔条假目标干扰和舰船目标有明显不同的去极化特性,对箔条假目标干扰的极化识别与抑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定义极化比为干扰鉴别量,分析并优化设计了箔条假目标干扰极化识别与抑制方案,为研究高性能的对海跟踪雷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根据质心式箔条对雷达干扰的作用机理和脉冲压缩多普勒体制雷达的信号处理原理,分析了脉冲压缩多普勒末制导雷达对抗质心式箔条干扰的优势,并对质心式箔条干扰下的导引头在目标识别和跟踪两方面所采用的对抗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基于特定空中平台实施箔条冲淡干扰的可行性,通过建立箔条云团散射截面模型、目标、导弹及箔条云团的运动模型、末制导雷达搜索模型和雷达目标捕获模型,建立了完善的基于空中平台箔条冲淡干扰仿真模拟方法,通过仿真进行了实现,得到了一些结论,对于研究箔条冲淡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动态搜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末制导雷达搜索模型的建立是反舰导弹捕捉概率计算过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分析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搜索过程特点的基础上,将末制导雷达的搜索过程细化为扫描波束的运动过程,分为随着导弹一起的平移运动和扫描波束自身的转动,建立了末制导雷达动态搜索过程的数学模型。以捕鲸叉导弹的末制导雷达搜索过程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分析舰空导弹对空中目标射击时弹着点散布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单发导弹命中概率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仿真,找出了战斗部毁伤半径以及射击误差与命中概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通过采用先进的制导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舰空导弹命中概率的结论,为提高舰空导弹武器的战斗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空舰导弹俯冲弹道螺旋机动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采用传统飞行弹道的空舰导弹在遭遇远程空舰导弹拦截时突防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将降高段弹道改进为螺旋机动俯冲弹道的方案。分析了带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制导律的设计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螺旋机动变结构制导律。该制导律不仅能引导空舰导弹实现螺旋机动俯冲弹道,而且能保证空舰导弹在降高段的末端稳定地过渡到低空巡航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螺旋机动变结构制导律显著地提高了空舰导弹针对远程舰空导弹的突防概率。  相似文献   

18.
对舰空导弹转火射击的概念、原则、时间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在对转火射击条件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舰空导弹转火射击次数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了舰空导弹转火射击次数,具体研究了转火射击能力,对舰空导弹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反舰导弹对由预警雷达和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组成的现代化反导系统的突防概率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探测概率和拦截概率的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反舰导弹的RCS对生存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缩反舰导弹的RCS可以显著降低反舰导弹被探测的概率,从而可以缩短舰空导弹的发射区远界,缩短反导的作战准备时间,提高反舰导弹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