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飞机牵引车结构及动力传动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飞机牵引车的结构和动力传动系统的发展历程。无杆牵引方式采用各种先进的联机装置.促进了整车结构和工作姿态的变革;牵引车动力传动方式经历了机械、液力、电力及混合动力的发展过程;应用液压驱动混合动力技术。展望了飞机牵引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液驱混合动力是重型汽车节能环保的重要方法之一,以码头牵引车为样车进行液驱混合动力的设计计算分析。首先根据码头牵引车工作特性和驾驶循环特点,在满足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条件下,建立了基于CAN总线并联式液压混合码头牵引车驱动系统;然后对码头牵引车主要部件,包括动力耦合装置、泵/马达、蓄能器、再生制动系统等主要部件进行了参数匹配;最后建立仿真试验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样车计算正确,节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混合动力牵引车动力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匹配不合理,导致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差,无法达到混合动力车设计的初衷,笔者利用ADVISOR混合动力系统仿真软件对某型号串联式混合动力牵引车进行建模仿真,经过多次仿真得出最佳动力系统匹配方案,为企业开发新产品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牵引车牵引飞机的运动过程中,其制动行为是通过牵引车独立制动来完成的,主要用于低速推出牵引和轻载中速维护牵引工况。针对未来飞机牵引滑行的高速重载新特征,仅靠牵引车实施制动能否满足牵引系统制动性能需要重新评估。为此,文中考虑了由飞机和牵引车联合制动的新模式,即由飞机主起落架机轮刹车系统和牵引车轮刹车系统同时制动,通过分配制动力来实现牵引车-飞机系统的制动行为。建立了飞机牵引滑行时制动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以B737-200型飞机和TBL-180型牵引车为例,分析对比了牵引车单独制动和牵引车-飞机联合制动两种模式下的系统制动性能和制动安全性。结果表明:牵引车-飞机联合制动时的制动性能远优于牵引车单独制动时的制动性能,是飞机高速牵引滑行时紧急制动的优选模式;在安全性方面,牵引车-飞机联合制动时的前起落架横向载荷也远小于牵引车单独制动,会为飞机前起落架结构保留更大的横向冲击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5.
混合动力牵引车蓄电池快速充电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混合动力牵引车用铅酸蓄电池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的去极化措施,确定了混合动力牵引车用蓄电池的工作区间,提出了铅酸蓄电池在不同SOC下的快速充电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HEV)的概念、类型和原理,并对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动力耦合方式做了简单描述;根据驱动系统电机的个数,即双电机和单电机,对比分析了每种混动模式的驱动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重点讨论了P2模式下驱动系统的结构形式;并总结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未来混合动力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车辆相比传统车辆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燃料利用率和减少尾气排放。以串联混合动力牵引车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为研究内容,进行了能量回收系统总体设计,且在MATLAB/SIMULINK运行环境下对混合动力系统中的控制策略进行建模,针对牵引车的参数,在ADVISOR混合动力仿真软件环境下对整车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结果是电池SOC值在设定的合理范围,电机在合理工作区,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域附近,尾气排放控制符合国家标准。控制策略达到了设计要求,在某型号牵引车上的成功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产业政策为基点,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和结构特点,提出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我国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国际上发达国家混合动力发展及市场情况,并对我国发展混合动力及加大市场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机械传动》2015,(4):175-181
动力耦合系统是并联型和混联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介绍了动力耦合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从技术发展历程、结构和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等方面对三种主要动力耦合系统(齿轮式机械动力耦合系统、电磁式动力耦合系统和液压混合动力耦合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展望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系统发展的趋势:控制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结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是新型节能环保型车辆。阐述混合动力汽车各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及控制策略的不同结构型式: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对这3种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