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对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为核心装置的供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按燃料电池价格8×104元/kW进行测算,设备购置费回收期为25.1 a,项目不具备经济性。当燃料电池价格降至合理水平,按1×104元/kW进行测算,设备购置费回收期可缩短至11.1 a,项目具备一定经济性。对于燃料电池供能系统,在能源价格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影响系统经济性的主要因素为燃料电池价格。  相似文献   

2.
某酒店供热面积约10. 1×10~4m~2,房间末端装置为风机盘管,采用市政热网集中供热。在距酒店仅1. 5 km处有污水处理厂,考虑将污水厂排水作为低温热源加以利用,采用污水源热泵机组替代市政热源。将市政集中供热系统作为比较对象,采用差额静态投资回收期作为评价指标,评价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经济性。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设备材料造价为607×10~4元,供暖期运行费用为222. 25×10~4元/a。热价取34元/m~2时,市政集中供热系统的年热费为343. 4×10~4元/a,供热介质循环泵年电费为10. 47×10~4元/a。可计算得到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差额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 61 a,经济性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地区某园区燃气分布式能源站(以燃气轮机作为原动机)为例,提出采用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以下简称吸收式冷水机组)、电制冷机组对燃气轮机进气(空气)进行冷却,对两种制冷设备进行选型与造价测算。以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全年100%负荷率(指发电功率的负荷率)条件下,测算燃气轮机进气冷却前后的燃气轮机耗气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输出电功率、余热锅炉蒸汽产量。计算采用两种制冷设备时的项目收益与静态投资回收期,确定最佳制冷设备。吸收式冷水机组、电制冷机组的造价分别为420×10~4、350×10~4元,典型年项目收益分别为45. 43×10~4、213. 45×10~4元,静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9. 24、1. 64 a。采用电制冷机组冷却燃气轮机进气,经济性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分析多联机空调系统、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区别、供冷舒适性。结合工程实例,对两种空调系统的造价、运行费用进行计算。由于多联机空调系统采用直接膨胀式末端装置,与末端装置以冷水作为换热介质的热泵空调系统相比,末端装置的送风温度、含湿量均更低,但对人员热舒适性影响很小。对于工程实例,多联机空调系统的造价为343.78×10~4元,年运行费用为24.03×10~4元/a。热泵空调系统的造价为225.28×10~4元,年运行费用为39.54×10~4元/a。与热泵空调系统相比,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差额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64 a。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商业综合体供能系统余热回收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利用热泵机组,供暖期回收排烟余热制备生活热水、消除白色烟羽,供冷期回收冷水机组冷却水余热制备生活热水,过渡期联合空气换热器制备生活热水。改造后,供能系统新增设备购置费为108.3×10^(4)元,年制备生活热水费用可减少44.09×10^(4)元/a,项目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为2.46 a,经济性良好。改造后,燃气锅炉烟气脱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某座大型调压站,紧邻港口、海鲜市场及冷链物流集散地,在原调压支路、天然气压缩支路的基础上增设天然气膨胀发电支路、制冰支路,利用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制冰,除满足厂站自身用电需求外,还提供海鲜市场及冷链物流所需冰块。介绍高压管网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系统流程、主要设备配置,分析工艺操作弹性,进行发电方案比选,计算系统的增量静态投资回收期。高压管网天然气压力能利用系统在满足下游管网正常用气需求的同时,综合天然气压力能发电、制冰技术和压缩天然气工艺,具有良好的操作弹性。选取并网上网的电力方案。天然气膨胀发电支路、制冰支路的设备造价为4 110×10~4元,系统年效益为1 246. 46×10~4元/a,系统年运行成本为53. 25×10~4元/a,增量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 44 a,经济性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将燃气内燃机热电联供系统(CHP)与热湿独立处理空调系统(采用固体除湿转轮)组成复合空调系统.供冷期,利用燃气内燃机余热再生除湿转轮.供暖期,利用燃气内燃机余热加热新风与供暖.针对上海某超市建筑,使用动态仿真方法对常规分供系统(采用热湿联合处理,配置电制冷机、燃气锅炉)、复合空调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静态投资回收期、二...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提出利用蒸汽引射器(以下简称引射器)对2台额定发电能力为660MW的发电机组进行余热回收,采用中压缸抽汽,引射低压缸排汽,提高低压缸排汽品位,实现对热网回水的逐级升温。对热电联供系统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进行分析。针对典型供暖期,对热电联供系统供暖期总耗煤量、供热耗煤量、发电耗煤量进行测算。将规模相当的热电分供系统(采用传统燃煤锅炉房供热,燃煤电厂发电)作为比较对象,测算热电联供系统的节煤量,热电联供系统供暖期节煤量为87. 32×10~4t。  相似文献   

9.
SOFC热电联供系统热电性能调节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提出了两种热电性能调节方法,调节方法1控制电池操作温度和燃料利用率不变,调节方法2控制电池操作电压和操作温度不变.采用参数分析法研究了不同调节方法对系统热、电综合性能的影响.两种调节方法适用于建筑物热电联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需求侧的热、电输出特性,考虑系统的综合性能,选择最佳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某医院对生活热水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采用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发电设备为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对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量、静态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两项指标均不理想,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燃料电池的发展,燃料电池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高温燃料电池,可以在提供电能的同时对外提供热能。本文以SOFC/GT系统的热电比(对外提供的热能和电能的比)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燃气轮机等部件的计算模型,计算出不同参数对燃料电池热电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流密度、入口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能对系统热电比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由清华大学江亿等编著的《建筑节能技术与实践丛书》——《天然气热电冷联供技术及应用》,于2008年5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http://www.cabp.com.cn)出版发行。该书介绍了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形式、主要部件以及模拟模型。对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的优化配置与运行、系统的节能和经济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清华大学节能示范楼、奥运园区等国内典型工程实例,分别对燃气内燃机联供系统和斯特林联供系统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天然气驱动的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的形式和特点,比较分析了使用天然气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与常规冷热电分供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指出联供系统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一次能源20%~30%。燃气内燃机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回收期比燃气轮机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回收期短,但能源利用率较低。文章从经济性角度 (回收期)分析了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对冷热电联供系统推广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及其在冷热电联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德宏 《暖通空调》2003,33(1):91-93,102
分析了燃料电池的原理和主要特点,认为磷酸燃料电池(PAFC)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民用燃料电池;焙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最有希望的商业化的燃料电池,以上燃料电池以热电联户方式运行时总效率可达80%以上,又环境污染小。简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流程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热电联供系统因节能环保、调节灵活等特点而应用广泛,但关于家用的微型热电联供(Micro-CHP)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参考课题组与意大利联合研发的Micro-CHP样机,综合考虑节能性、经济性、环保性等评价指标,建立了该系统的容量配置优化模型。随后以上海某家庭住户为对象,应用该优化模型及MATLAB软件进行求解,得到了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及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建设单位: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吉林省能源交通总公司。建设规模:安装2×300 MW 热电机组,新建2×1025 t/h 循环流化床锅炉、管网等,可实现上网电量33×10~8kW·h/a,供热面积为1200×10~4m~2。总造价:30×10~8元。建设期:2007年—2010年。  相似文献   

17.
燃气内燃发电机热电冷联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燃气内燃发电机三联供系统的工作原理及3种系统形式,着重阐述了热电一体式联供系统,提出了发展燃气热电冷联供遇到的问题和对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学校建筑能耗大,实际负荷预测难的问题,以北京市某高校新校区目前能源供应方式为基准方案,通过供暖季的现场实测,分析出学校的实际负荷,基于供暖季逐时热电负荷特点,提出热电联供方案,并确定了系统的最佳配置和运行方案,通过建立能源转换图和分析计算,得出系统优化后运行费用节约11.8%,一次能源节约率为12.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 356.82 t,增益投资回收期为2.7 a。因此,热电联供系统应用在学校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燃气锅炉房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制定经济性、节能减排评价内容。结合工程实例,对两种供热方案(方案1: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方案2:燃气锅炉房供热系统)的经济性、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当系统寿命取15 a时,方案1、2的费用年值分别为194.87×10^(4)、235.49×10^(4)元/a,说明方案1的经济性更好。供热系统净现值与系统造价、年运行费用负相关,与一次性收费、热费正相关。相同条件下,方案1的净现值大于方案2,说明方案1的投资效益更好。受政策影响,一次性收费、热费不会出现较大波动。提高供热系统净现值应从降低系统造价、年运行费用入手。方案1的折算标准煤耗量比方案2低87%,主要得益于对市政污水余热的利用。方案1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方案2分别低43.8%、45.0%、72.8%,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前广州将建成6个天然气为燃料的电力联产工程。如下:(1)黄埔电厂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2×40万k W级;(2)花都汽车城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2×40万k W级;(3)华电广州增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2×60万k W;(4)开发区永和保利协鑫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工程二期:1×18万k W;(5)增城旺隆电厂"煤改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2×39万k W天然气热电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